福音邊緣群體禱告系列

世界第二大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

世界第二大穆斯林國家
巴基斯坦

過了炎熱的夏天,巴基斯坦就會進入結婚季,幾乎每晚都聽得到婚宴會場放煙火的聲音。任何一個再偏僻樸實的小鎮上,都能找到一棟華麗的婚宴會場。受邀者參加婚禮前,要趕緊去採買新衣服,因為如果不穿戴得新簇體面,就是不給主婚人面子。招待桌也放著禮金簿,會將餽贈的金額記在上面,等你家有人結婚時,再回包你雙倍的禮金。婚禮有時是在戶外的大帳篷,腳下有地毯,重要的客人還可以坐沙發;簡單來說就是寶萊塢風。

編按:我們對巴基斯坦說有多陌生就有多陌生,一開始聽到這個地方,腦海中往往浮現:「啊──是不是以色列旁邊?砲彈跟難民很多的地方。」原來我們一直是「巴基斯坦」與「巴勒斯坦」傻傻分不清;前者在南亞,後者在中東。
巴基斯坦與鄰居印度因宗教衝突,在二戰後分家獨立,就一直是死對頭的關係。上一季的宣教日引介紹了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與一帶一路的現況;這個月我們則要跟隨臺灣的差會同工的腳步,進入巴基斯坦的人家,從日常生活中認識他們。作者曾問了我一句話:「你覺得在巴基斯坦,傳福音的對象應該是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穆斯林啊!」這個答案卻換來她意味深長的一笑:「有時候,基督徒是那個需要先領受福音的人!」

註:Frontier People Groups 福音邊緣群體,未得之民中福音率最低的群體。瀏覽更多關於 Frontier People Groups

1月2021

走進帳篷,大家就開始閒聊。聊什麼呢?不外乎是新人的生平、學經歷、主婚人是誰、兩個家族是什麼關係、誰介紹撮合的、新人家族有誰、賓客跟新人的關係、在場其他的人是誰誰誰……通常婚禮會延續好幾天,包括訂婚、新娘告別父母儀式、婚禮、婚宴,除了吃吃喝喝然後跳舞之外,這些關係話題也就會一直延續擴大,畢竟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門當戶對」。

你應該會發現,這裡有不少地方跟我們的文化還挺相近的!的確,對巴基斯坦人來說,家庭關係很重要,在我工作的機構裡,有許多人其實都是親戚關係。有次和同事聊天,隨口一問:「你跟太太是怎麼認識的呢?」他皺了皺眉頭,好像我問了個很呆的問題:「她是我遠房表妹,親戚嘛!」當他們提到「家族」,也比我們想像得還要龐大而且緊密。加上當地人仍然有南亞種姓文化的後遺症,雖然伊斯蘭教和英國殖民時代已然淡化其約束力,但社會還是存在明確的階級差異;有些家庭全家都有體面的工作、領高薪、可以到海外旅遊,有些家庭所有人都在有錢人家幫傭,無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念大學。因為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大家仍會在同一個階級中加深關係,無法打破隔閡。

門不當戶不對怎麼辦?

如果愛上了門不當戶不對的人怎麼辦?這種事不是沒有,但你需要先理解,在當地自由戀愛比例不如臺灣那麼高,女生出門都需要由爸爸或兄弟護花,結婚更是家長來幫兒女挑對象。若是自己找到心儀的對象,又有開明的爸媽覺得對象不錯,就會去牽線。但爸媽若是無法接受孩子自己找對象,很可能就會大發雷霆,尤其女方父母會遭人議論說這女兒沒有節操,害全家族蒙羞。實際上我就聽到幾個尋求庇護的女孩背後令人心碎的故事,是關於她們父母的「榮譽逼迫」,因為她們無法接受被安排的婚姻,結果父母感到被羞辱而無法饒恕子女。

努力生孩子,就怕被丈夫嫌棄

那麼結了個門當戶對的婚以後呢?我的確認識不少有好婆家、好老公的當地婦女,看起來很幸福知足,但也不盡如此。某次我趁連假去探訪另一個城市的醫院事工,接待我的護理師看起來精疲力竭,她說:「今天是超音波日,超級忙!」聽完她解釋,我才曉得在當地文化裡,身體的事是很隱晦的,所以許多婦女對於生理期、性徵、懷孕等事完全沒有概念,媽媽也不會教導。有些婦女每次超音波門診都來報到,仔細一問,這段期間也沒跟先生同房,但還盼著能生孩子。「有個太太今天還哭著說:『我如果不生孩子,真怕丈夫會不要我。』聽得我都動容了,想不到她其實已經有兩個孩子!但她卻說:『才兩個怎麼夠,我明明還可以生呀!』」護理師兩手一攤,每次超音波門診她都得面對數百位婦女,每週還三次。她的無奈並非覺得這些太太們很煩,而是難過她們不認識自己在神眼中的價值,被家族期待壓得喘不過氣來。

基督徒需要遇見耶穌

讀到這邊你或許會納悶:這不就是穆斯林世界常見的景況嗎?這就為什麼我們迫切地想要傳福音給他們啊!可惜我上面講的事,也發生在基督徒社群裡。在巴基斯坦,各種派別的穆斯林、錫克教、印度教、基督教徒都被這些家族關係、榮辱文化、階級等價值觀深深捆綁著。 巴基斯坦的基督徒比例雖然不高,但總人數還是占所有斯坦國家基督徒的七成。假如巴基斯坦的教會都積極參與宣教,可能會改變整個斯坦地區。但當地牧者們誠實地說:「要推動宣教,我們率先要學的是饒恕的功課。」當地教會中最普遍且強烈的聲音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向穆斯林傳福音?!穆斯林都這樣欺負我們,為什麼我們要愛他們?」

我不奇怪他們有這樣的想法,畢竟他們從小到大在學校和職場中,一直屬於少數群體,經歷了許多不平的待遇。每當社會發生基督徒遭到傷害的事件,就很容易掀起基督徒群體心裡仇恨的波瀾。他們大多整個家族都是基督徒,理所當然地繼承了這個信仰,成為身分證上註記的一個「宗教」。我所認識的本地基督徒,雖然每週去教會,會背誦詩歌、做很長的禱告,但讀過聖經明白福音的人卻寥寥無幾。或許這是為什麼巴基斯坦的基督徒家族,仍深受榮辱文化的影響難以饒恕使他們蒙羞受辱的家人;婦女也難以接納自己,將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能否為丈夫生育……這些都反映出一件事,可能他們不曾真實理解過福音的本質並經歷耶穌饒恕和無條件的愛。或許這正是巴基斯坦雖有教會、信徒,但一直無法向本地同胞傳福音的原因之一。

所以,有個臺灣朋友聽說我短宣期間是在基督教學校工作,便問我:「這樣不是很可惜嗎?難得可以住在穆斯林當中,卻沒有機會傳福音。」我一下子無法回答,但腦海中浮現出所認識的當地穆斯林和基督徒,深深覺得他們沒有太大的不同,都很親切友善,都一樣被耶穌看重,但都同受當地文化綑綁,都一樣需要福音。我們需要格外謹慎,在神偉大的救贖藍圖裡,我們無法定義怎麼做、做什麼才有宣教果效,更不該讓狹隘的定義侷限神的工作。

本月,我們將為巴基斯坦禱告,無論是上教會的還是上清真寺的人,
他們都迫切需要靈裡的重生,活出屬天的價值觀,才能帶來群體的轉化。

巴基斯坦|賈特穆斯林
Jat Muslims

011月

戰鬥民族

西元七世紀,當阿拉伯人進入現在的巴基斯坦信德省與南部地區時,他們遇到的主要勢力就是賈特人。賈特人是最先改信伊斯蘭教的群體,很多人成為信德地區阿拉伯新政府的士兵。
之後賈特人向北遷徙至旁遮普省,轉為游牧生活,後來因灌溉技術的改善,賈特人開始進入農耕生活,歸信伊斯蘭教的人數也不斷加增。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賈特人,但巴基斯坦的賈特人都是穆斯林。 歷史上,賈特人擁有尚武精神,非常獨立,看重尊嚴勝過一切,反抗具有侵略性的外國勢力。過去即便王國傾覆,他們退居鄉間,仍成為擁有土地的貴族或腰間佩劍的地主,隨時會為保衛他們的村莊拔劍而戰。
但是,基督像羔羊一樣被牽到宰殺之地、掛在被世人唾棄的十字架上受刑罰這位神,是強壯、驕傲的人所不能認同的。賈特人非常需要一顆對福音謙卑、敞開的心。

代禱文

天父,求廢去賈特人屬血氣的聰明智慧,在十字架的愚拙中,看見基督不惜丟棄世人最看重的顏面,也要用性命將他們贖回的愛。求父神預備賈特人的心,領受神長闊高深的愛。「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求神使賈特人在聖靈光照中,意識到自己的罪性、軟弱,只有神的羔羊耶穌基督,能赦罪、拯救他們的靈性。求神預備大能的使者去接觸賈特社群,興起歸信浪潮與門徒造就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金沃爾穆斯林
Muslim Jhinwar People

021月

靠阿訇了解古蘭經

對很多宗教而言,人要「得救」,如透過一則長長的數學加減公式──用善行銷抵罪孽。金沃爾穆斯林也不例外,他們盼望在審判那日,自己的好行為多過壞行為。他們不明白聖經所說的:「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藉著在基督耶穌裡的救贖,就白白地得稱為義。」
大部分的金沃爾人住在印度,以船夫、漁夫為業,地位很低。而住在巴基斯坦的金沃爾人,則清一色為穆斯林。
金沃爾穆斯林不懂阿拉伯語,所以看不懂他們的宗教聖書古蘭經,只能依賴宗教領袖伊瑪目(Imam,又譯阿訇)或毛拉(Mullah)教導他們伊斯蘭信仰的教義。
他們很需要知道神愛他們,也需要有人能將聖經內容用旁遮普語講給他們聽。 敞開的心。

代禱文

天父,求賜給金沃爾穆斯林對真理的饑渴,吸引他們來到主面前。求神差派宣教士接觸他們,有機會進入金沃爾家庭,帶領整個大家族歸向基督。禱告他們有生生不息的家庭歸主運動,能在巴基斯坦形成有影響力的基督群體,成為穆斯林歸主的典範與見證。「神有豐富的憐憫,因著他愛我們的大愛,竟在我們因過犯而死了的時候,使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可見你們得救是本乎恩。」禱告金沃爾穆斯林相信神白白的恩典,靈性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坎博人
Kamboh People

031月

我的祖先是貴族

如果你擁有王族血統,可能心裡或多或少會引以為傲。坎博人是古波斯王族的後裔,以勇氣、慷慨、積極精神而出名。典籍裡描述他們的祖先舉止優雅、氣質高貴、有智慧。或許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他們從不與其他群體通婚。
巴基斯坦的坎博人是穆斯林,當中沒有基督信徒,也還沒有完整的旁遮普語聖經。巴國以伊斯蘭教立國,非常敵視福音,正常情況下,坎博人幾乎沒有聽聞救主的機會。但我們今天就要做一件突破性的事──開始為他們禱告!宣教士們告訴我們,當他們服事的群體、地區在《宣教日引》上被關注代禱時,他們的事工開始有突破,新信徒開始出現。耶穌也告訴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18:1)。
希望坎博人快快成為天國寶座前萬民中的一份子。

代禱文

天父,我們同心為坎博人禱告,求聖靈軟化他們的心,成為好土,預備聽聞福音。懇求主差派工人進到巴基斯坦,接觸坎博人家庭,與之建立深厚互信的關係,引領家庭和周邊鄰舍接受耶穌,成為一同追求、敬拜神的強壯群體,在巴基斯坦這個穆斯林大國堅穩站立,作光作鹽。求神使用他們積極進取的個性,在傳福音的事上得到許多突破,成為快齒打糧的器具。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與巴基斯坦|喀什米爾穆斯林
Muslim Kashmiris

041月

刀光劍影的南亞火藥庫

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喀什米爾,原本是人間天堂,印巴分治後則成為高度緊張的區域,目前被接鄰的三個國家: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割據。
簡單來說,巴基斯坦想接收這個以穆斯林人民占主體的地區,但當時的喀什米爾君主是印度教徒,便向印度求援,條件是喀什米爾雖成為印屬領土,但擁有一國兩制的自治權。此後,印巴為了接收喀什米爾展開數次惡戰,至今仍重兵集結在各自掌控的喀什米爾領域。
印度雖掌握了喀什米爾大部分的土地,但其中居民都是穆斯林,常有獨立及叛亂;其中的拉達克(Ladakh)則是西藏流亡政府與佛教藏人的小天地。
喀什米爾人主要是務農、飼養綿羊、山羊和犛牛。喀什米爾(Cashmere)這種十分輕柔保暖的高價羊絨,就來自此處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寒地區。
大部分喀什米爾人是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他們認為改信基督教是錯的,因此基督信徒常遭受迫害。

代禱文

天父,求使喀什米爾穆斯林有與耶穌基督相遇的機會,主的真平安降臨到他們心中,使喀什米爾人認出主就是他們靈裡所尋求的真神,願意不計代價地跟隨和平之君。求主差派使者進到喀什米爾,興起福音運動的浪潮。禱告主賜下喜樂與堅忍給福音工人與歸信者,使他們在逼迫與動盪中靠主剛強站立,忠心持守到底,在喀什米爾將主的道快快傳開來。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卡特里穆斯林
Muslim Khatri

051月

商貿力一流

卡特里人起源於印度的商人種姓,他們當中不乏商貿者、會計師,精於計算,幾乎壟斷了旁遮普與阿富汗大部分地區的貿易,也是英治印度時期的民政官,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只接受婆羅門的食物與水。
卡特里人集中在旁遮普地區。印巴分家後,把旁遮普也分成兩半,東邊歸印度,西邊歸巴基斯坦。印度的卡特里人信奉印度教與錫克教註,巴基斯坦的卡特里人約有110萬人,則是穆斯林。
巴基斯坦的卡特里穆斯林多數為中產階級,以經商、裁縫為業。他們僅在群體內部通婚。目前在卡特里穆斯林中沒有已知的耶穌跟隨者,也還沒有西旁遮普語的完整聖經,宣教組織為他們開發了一些影音、文字的福音資源,但非常需要求神預備宣教士去接觸他們。
註:錫克教是由卡特里人創立的。

代禱文

天父,讓精於計算代價的卡特里穆斯林,被耶穌基督不計代價的十字架的愛觸動。懇求聖靈為卡特里穆斯林預備可聽的耳、謙卑柔軟的心,使他們願意聆聽耶穌基督(爾撒)的故事,在永生神的愛中完全敞開。神的愛與救贖的奧祕要超越卡特里穆斯林所知的科學、經驗、理性、宗教教導、文化傳統,降伏卡特里穆斯林的心。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中的,都屬耶和華。」卡特里穆斯林屬於神,單單要歸向創造主。求神打發工人向他們訴說神的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科賈人
Khoja People

061月

誰是穆罕默德繼承人?

巴基斯坦的科賈人名義上是穆斯林群體,但又分門別類,相當複雜。有些人的宗教混雜了印度教,有些人是遜尼派或什葉派。什葉派的科賈穆斯林,多數是七伊瑪目宗(又稱伊斯瑪儀派,Nizari Ismailis)的尼扎里派(Nizari)信徒,只有少數跟隨主流的十二伊瑪目宗。這些派別對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人、伊斯蘭教的領導人各有認定。
科賈人不僅在宗教上有歧見,在巴基斯坦各地也說不同語言。因此,需要多種語言的宣教士和福音資源來接觸、造就他們。
在旁遮普省與信德省的卡拉奇(Karachi,又譯喀拉蚩)比較容易遇見他們,後者是巴國最大的城市。
科賈穆斯林中沒有已知的基督跟隨者,是福音未觸、未得的群體,需要求主興起宣教士走向他們。

代禱文

天父,為忠心跟隨穆罕默德及其繼承人教導的科賈人禱告,願他們有機會聽見耶穌基督的福音,被主的教導吸引。求神打開科賈人屬靈的眼睛,認出你是獨一的永生神,不再隨從地上屬世屬人的宗教教導,而來跟從基督從天上來的教導。科賈人要明白一件事:「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求神預備多語言的福音資源,有效地接觸科賈人。祝福宣教士與巴國的信徒能找到合適的策略、機會向科賈人傳揚神的愛與救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庫姆哈爾穆斯林
Muslim Kumhar

071月

捏陶達人

《宣教日引》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巴基斯坦與印度雖然交惡,但彼此有著難以切割的深厚淵源,畢竟在印巴分家前,他們數個世紀都同住在南亞大陸。
「庫姆哈爾」的意思是「陶匠」,和多數南亞大陸的穆斯林一樣,他們的祖先在伊斯蘭教傳入前,都是印度教徒,以陶匠、做陶器生意為業。印巴分家後,庫姆哈爾的穆斯林集中住在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二大穆斯林國家,福音閉塞,庫姆哈爾穆斯林能拿到福音單張、收聽福音電視廣播、從基督徒那裡聽見耶穌的機率微乎其微。基督徒需要積極和有創意地主動製造機會接近這群人,例如透過商業與他們建立關係。
求神為庫姆哈爾人能興起第一個歸主運動來鋪路。

代禱文

天父,禱告巴基斯坦的庫姆哈爾穆斯林能接觸到福音資源。祈求有教會認領這個群體,為他們持續代禱,並與宣教機構合力差派工人去到他們中間為主預備道路,以創意、有果效的方式帶領他們認識神的羔羊。「但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陶匠;我們都是你親手所造的。」求神使庫姆哈爾陶匠接觸福音時,能因為工作經驗,而深刻理解造物主創造他們、欣賞他們、愛護他們、拯救他們、看顧他們的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洛哈爾穆斯林
Muslim Lohar

081月

巡遊村莊修鐵器

洛哈人是鐵匠,在各村莊間移動,以幫人修理和製作犁、鍬、鋤頭等農具為業。所以即便有宣教士想向他們傳福音,也很難與他們建立關係、保持聯繫。
雖然宣教組織已製作他們適用的影音基督教資源,但洛哈爾穆斯林中還是沒有耶穌的跟隨者。因有以下幾個原因:社會封閉,低識字率,幾乎沒有宣教士;另外,除了首都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和其他幾個大城市的居民,其他人很難有接觸網路的機會。
要得著洛哈爾穆斯林非常不易,需要有願意犧牲自己舒適生活、習慣背包客(Backpacker)生活的人,與洛哈爾家庭一同旅居各地,向他們講述聖經故事。或是求神讓他們在停留的村莊,能遇見福音使者。

代禱文

天父,讓洛哈爾穆斯林在四處周遊討生活的時候,能遇見熱心接待他們的基督徒家庭,或與他們同行一段路的基督徒旅伴。禱告他們人生的旅程中,能像前往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人一樣,「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當他們聽見神的故事、見證時,心裡能火熱不已。當福音使者來到他們身邊時,求主開洛哈爾穆斯林迷糊的眼睛,醒悟是榮耀主親自造訪他們的生命,對福音做出積極回應。求主也使用得救的洛哈爾家庭,在各村莊把人們引到救主面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瑪奇穆斯林
Muslim Macchi

091月

需要一扇福音大門

想像一下如果你出生在瑪奇穆斯林家庭,你的同胞有兩百多萬人,當中沒有一個已知的基督跟隨者。你一生所聽到的都是穆罕默德的教導,你必須背誦古蘭經經文,儘管你並不懂古阿拉伯語,不明白其中意思。你從小被教導如何贏取「阿拉」的喜悅與眷祐。如果外人想和你談論耶穌,你心中違背阿拉的警鈴就會大作。這就是巴基斯坦瑪奇人的世界。
巴基斯坦的瑪奇人雖是穆斯林,卻也遵行一些印度教風俗,因為印巴還沒分家前,穆斯林與印度教徒長期共居在南亞大陸。印度西北部也有瑪奇人,多是印度教徒。
「瑪奇」的意思是魚,這個群體過去是作漁夫的。他們與耶穌基督之間有重重障礙,除了自身對福音的抗拒,巴基斯坦政府也不會簽發宣教士的簽證。但是我們可以禱告,求神打開一扇無人能關的福音之門。

代禱文

天父,求主施行拯救,為瑪奇人打破銅門、砍斷鐵栓,釋放他們脫離伊斯蘭勢力的禁錮,為瑪奇人敞開一扇無人能關的得救大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禱告主親自施行拯救,奪回這些被擄的瑪奇人。禱告他們的家庭一同領受救恩,彼此扶持堅固,充滿雲彩般的見證,吸引其他家庭歸向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梅瓦提穆斯林
Muslim Mewati

101月

改教的拉吉普特人

如果你問一個梅瓦提人他的宗教信仰,他會回答你:「我們是穆斯林族群。」某程度來說確實沒錯,但他們的先祖原本是印度教徒。這就是南亞大陸許多群體有趣的地方,他們與印度教有息息相關的過去。
梅瓦提人是改信伊斯蘭教的印度拉吉普特人。先祖屬於印度教種姓制度中第二階層的剎帝利(統治者與戰士),王國座落於古印度北方的梅瓦特(Mewat)地區,在蒙兀兒帝國入侵、統治的過程中,成為穆斯林。
照理說,穆斯林沒有種姓的階級意識,然而,種姓制度仍或多或少滲透了南亞群體的自我認識中。梅瓦提人可能會驕傲地告訴你:「我們來自拉吉普特人。」一個地位顯赫的群體、王公戰士的身分。在梅瓦提穆斯林的信仰中也能窺見印度教傳統。
梅瓦提語本來是北印地語及拉賈斯坦方言的變體,1947年印巴分治後,梅瓦提人使它聽起來更像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試圖用這個方式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代禱文

天父,我們雖然找不到改變梅瓦提人信仰的機會,也找不到接觸他們的途徑,但我們憑信心來到父面前,求父差派大能的使者進入梅瓦提群體中,為主預備道路。梅瓦提人過去曾被伊斯蘭信仰改變,他們需要聖靈的更新改變,認識基督耶穌,歸向愛他們的天父。求神賜給梅瓦提人新心,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梅瓦提人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神必將聖靈放在他們裡面。為梅瓦提人樂意成為天父的孩子禱告,以神為他們的榮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米拉西穆斯林
Muslim Mirasi

111月

舞者、民謠家、婚禮歌手

艾莎(Aisha)是個舞者,她的弟弟易思馬(Ismail)是她的伴奏樂手。她們和很多米拉西小孩一樣,很早就需要承擔家計,在集市、穆斯林慶典或街頭表演,也受雇於婚禮歌唱。他們沒有辦法上學,也沒有所謂的童年。
米拉西人是穆斯林群體,名字源於阿拉伯語,有產業、遺產或繼承的意思,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是個表演群體。米拉西人沒有受過教育,但音樂和舞蹈天分是他們獨特的資產,許多人是民謠歌手、舞蹈家、樂手、演藝人員。他們好似中國古代的名伶戲子,上層家庭多半看不起他們,卻需要他們的才華為樂。
巴基斯坦的米拉西人有199萬人,100%是穆斯林,很多人會雙語:官方的烏爾都語,以及西旁遮普語。印度也有極少數的米拉西人,當中有印度教徒及錫克教徒,但也是沒有人成為神的孩子。

代禱文

天父,為米拉西穆斯林得著耶穌基督作他們的產業,成為至高神的孩子禱告。「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做後嗣。」禱告他們因信耶穌基督,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就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經歷選民的福分,並祝福萬族萬民歸向主。為米拉西穆斯林能遇見福音使者,認識上帝的救恩禱告。祈求得救的米拉西基督徒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榜樣,並讓神來使用他們的表演藝術天分,宣揚主的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莫奇穆斯林
Muslim Mochi

121月

在惡臭中誕生美麗皮革

莫奇的意思是「將皮革折疊起來」,傳統上他們是皮革工人,以製作皮鞋和馬鞍而聞名。有人認為,莫奇人是印度製革的查馬爾人(Chamar)中,成為穆斯林的人。通常查馬爾人與莫奇人合作無間,一個宰動物、預備生皮,一個做製革的後製工作。
由於印度教將處理動物死屍的製革人,視為汙穢不潔的賤民,所以莫奇人地位非常低下。
為何人們這麼輕視製革人?路過製革工廠的人,都無法忍受薰天的臭氣,而傳統的製革人不僅成天與動物屍臭為伍,還得犧牲健康,浸在用動物屎尿作鞣劑的及腰池子中,把皮革踩軟。他們身上長年散發著無法消除的排泄物味道,所以遠避人群。
製革業在印度被打壓,但在巴基斯坦卻相當蓬勃,因為當地畜牧業發達、沒有種姓歧視與禁止殺牛的命令。但莫奇人還是過得不好,缺乏受教育的機會,人均識字率不到15%,追不上皮革工業化,貧窮度日。他們100%是遜尼穆斯林,是未被福音接觸的群體,需要機會聽到福音,被全能神無限的愛觸摸。

代禱文

天父,莫奇人在許多人眼中是不潔的,求主讓基督使者願意走向他們,讓莫奇人經歷神的關愛、憐憫、重視與接納。「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向他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求讓莫奇人有一顆謙卑尋求主的心,經歷到耶穌主動伸出手、奇妙莫名的愛。讓莫奇人知道他們可以用本相來到主面前,主樂意觸摸、潔淨他們。感謝恩主,在世界看為不配的我們身上顯明祢的慈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蒙兀兒人(莫臥兒人)
Mughals

131月

蒙古人征服了印度?

鼎鼎大名的蒙兀兒人以軍事成就聞名。蒙兀兒一詞是波斯語「蒙古」的近音,印度人用它來稱呼這群入侵者。
還記得歷史課本裡,說到成吉思汗大軍橫掃中亞嗎?他們征服波斯、土耳其後,深受波斯文化影響,通婚過程中,這群中亞蒙古人改信了伊斯蘭教;之後,帖木兒大帝的曾孫巴布爾南下侵略印度,建立了壽命長達四世紀的蒙兀兒帝國,疆域幾乎覆蓋了整個南亞大陸與阿富汗。現今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阿富汗都有蒙兀兒人的蹤跡。
巴基斯坦的蒙兀兒人全是穆斯林,說烏爾都語,依舊受人尊敬。他們傾向近親通婚。蒙兀兒人如今不再是戰士,而是農民,或在公職崗位工作。很多人受過教育。已婚婦女穿戴戒指、鼻環、耳環、趾環、手鐲等琳琅滿目的首飾,盡可能展示自己與夫家的「價值」。
在全世界最敵視基督徒國家之一的巴基斯坦,人們很難取得福音資源,蒙兀兒人是其中一個很難被福音觸及的群體。

代禱文

天父,為勇敢的蒙兀兒人禱告,能像勇士大衛一樣愛慕永生神,在神面前有一顆單純柔軟的心,倚靠仰望主。蒙兀兒人要說:「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 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讓蒙兀兒人能無畏他人眼光,敬拜讚美神,將自己的生命、家庭、社群完全獻給神,如同古時的大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穆薩里人
Mussali People

141月

抬不起頭的人

你能夠想像自己的姓氏或種族名字,被當成嘲諷人的術語?巴基斯坦的穆薩里人卻從小就要面對這些輕視。
穆薩里人是巴基斯坦的清潔工,負責打掃環境衛生、清潔廁所。他們是印巴分治後,沒有搬去印度的印度教徒,在社會壓力中雖然改教成為穆斯林, 但地位卻非常低下。
巴基斯坦雖是穆斯林國家,人們依舊帶著低層人的刻板印象看待穆薩里人,畢竟綑綁南亞大陸數千年的種姓制度,在人身上所貼的三六九等的標籤,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穆薩里人對自己的生活及收入很不滿意,但沒人能告訴他們生命如何才能有新的改變。他們的伊斯蘭信仰,摻雜了印度教。他們需要知道主樂意任何人來到祂面前,即使是約翰福音四章裡那個受藐視的撒瑪利亞女人,以及穆薩里人!這世上有一位神愛他們,正在等候他們回家。有誰能去告訴他們呢?

代禱文

天父,求修正我們每個人的眼光,把從神而來的愛放在我們心中,使我們可以尊榮、欣賞每個不一樣的族群、軟弱的人,我們也如此為巴基斯坦與南亞的社會禱告,願你光照人心中的歧視偏見,打破種姓制度所遺留的桎梏。求神預備穆薩里人有謙卑柔和的心,願意尋求基督,經歷重生與改變。祝福穆薩里人建立屬神的價值與自我認同,被神修復醫治,成為軟弱者的安慰。求神興起福音使者,給他們熱情和異象,把福音、教育、醫療和職業訓練帶給穆薩里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莫麗爾‧普什圖人
Maliar Pashtun

151月

最好的朋友與最難纏的敵人

假使你是普什圖人的朋友,他們會是你最講義氣的朋友;假如你是普什圖的仇人,他們會是你最難纏的敵人。作風強悍勇敢的普什圖人,就是如此愛恨分明,連蘇聯和英國軍隊都吃盡他們的苦頭! 普什圖人的身分認同有四個要素:血緣、伊斯蘭教、普什圖瓦利(Pashtunwali,生活守則)、語言。
「普什圖瓦利」對他們生命的塑造及影響力,大過伊斯蘭教義,教導了他們行事為人的準則,使他們將榮譽尊嚴看得比性命重要;對待朋友與客人如同家人;有仇必報,絕不手軟……
普什圖人溫柔的一面不單只對朋友,家人是他們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雖然他們生活條件艱辛,卻不認為孩子多是負擔。一位有八個孩子的普什圖爸爸說: 「我覺得很溫馨。家人就是我生命的力量,我寧可少吃一點,也想維持大家庭。」
莫麗爾人是普什圖部族。普什圖人固守傳統,抵抗現代文明,也很反對基督教,認為它是西方人的宗教。

代禱文

天父,讓福音信息觸動這群強悍民族的內心,使他們信服基督不在乎人的言語,乃在於聖靈的大能。祈求了解人心、溫柔的聖靈,按著每個普什圖人的需要、性情,來引導他們卸下驕傲、心防,與永生神相遇。「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成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憫,現在卻蒙了憐憫。」盼望有宣教士能去帶領莫麗爾普什圖人進到神的大家庭,感到溫暖滿足,並讓莫麗爾人帶領許許多多普什圖人成為屬靈的家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北普什圖人
Northern Pashtuns

161月

家園成為犯罪溫床

普什圖老人責備阿富汗北部一個年輕的農夫:「你應該停止種罌粟,重新種麥子。政府給了你好麥種。這個國家需要麥子!」但年輕人正把罌粟根莖上的粘液刮進製作鴉片用的塑膠容器裡,邊回答道:「才不!種罌粟我可以賺三倍的錢。」
普什圖人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最大的群體,也是世界最大的穆斯林部落社會,至少有30個主要部落,及無數的小部落、氏族。普什圖人的家園坐落在兩國邊境,充斥著塔利班恐怖組織、販毒、走私、難民等問題。有很多原因使他們很難停止種植罌粟;不幸的是,這意味著毒品交易氾濫,衍生許多悲慘的後果。
普什圖人是遜尼穆斯林,成為基督徒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公開的作見證,會使他們的生命或家族置於危險中。別忘了,普什圖人的報復行動,是絕不手軟甚至會持續好幾代的,背叛者通常不會有好下場。

代禱文

天父,懇求呼召、預備敬虔忠心的福音使者,生活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北普什圖人當中,活出基督的生命,使北普什圖人看見不一樣的生活、價值觀、行事準則,被神的恩典、恩慈、美善的屬性吸引,而開始思考「改變」,想要過不一樣的生活,願意追隨耶穌的教導。禱告屬神的文化進到北普什圖人的社會、家庭,帶來美好的轉變更新。禱告北普什圖人敬畏神,遠離罪惡,擁抱神的道。祈求更多的宣教工人在教育、商業、醫療保健等專業領域,服事普什圖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印度|卡薩卜人
Qassab People

171月

清真式屠宰法

穆斯林慶賀齋戒月結束後的70天,就是「宰牲節」(忠孝節、古爾邦節),巴基斯坦到處洋溢著熱鬧氣氛,清真寺掛上各色小燈泡妝點。大家會在這天宰殺牛或羊、駱駝、雞歡慶。
這些獻祭的動物不能隨便宰,一定得用清真式屠宰法註才合標準。而且因為巴基斯坦受過種姓制度的影響,屠宰工作通常也由特定的群體來處理。卡薩卜人就是以屠夫為業的群體,平時在市集宰賣動物,到了宰牲節就會去許多人家中幫忙宰動物,相當忙碌。有些卡薩卜人則是城裡的勞動者。
卡薩卜群體嚴格奉行伊斯蘭生活方式,不願意聽有關聖經和基督的故事。
註:清真(Halal),意即受真主許可。符合古蘭經命令:被宰殺的動物是活的;刀具鋒利、手法俐落,減少動物痛苦;放血;下刀時誦讀真主的名。

代禱文

天父,讓卡薩卜人對福音有敞開的心、可聽的耳。求主使他們能夠聽見看見聖經、福音的內容,認識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明白救主耶穌基督就是父神為他們預備的完美無瑕疵的羔羊。「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祈求卡薩卜人明白動物祭牲無法除罪,只有主耶穌基督的寶血能潔淨他們的生命。當福音、聖經衝擊他們從小接受的古蘭經教導時,求神除去卡薩卜人心中的抵擋,使他們領受神的光照。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薩伊德人
Sayyid People

181月

穆罕默德的後代

如果你在網上搜索「薩伊德人」的圖片,很可能找到的是表情肅穆、留著一大把白鬍子、戴著白色裹頭巾的穆斯林神職人員。
薩伊德人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孟加拉最大的穆斯林群體之一,保守估計有數千萬人,是個極大的族群。巴基斯坦是擁有最多薩伊德人的地方。
薩伊德人的血統要追溯到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兒。他們是100%的穆斯林,不管在什葉派或遜尼派中,都是地位顯赫、受人崇敬的群體。
薩伊德人中有很多政客、專業人士和宗教領袖。在穆斯林中,他們享有最高的社會地位和聲譽,而且伊斯蘭教根深蒂固扎根在他們生命中,因此他們很難看到自己需要一位救主。

代禱文

天父,讓受人尊敬的巴基斯坦薩伊德人能遇見那最大的夫子耶穌基督,被生命的道觸摸。「耶穌下到迦百農……在安息日教訓眾人。眾人很稀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柄的人,不像文士。」求神讓有智慧的薩伊德人被天國的真理吸引,並且明白不能依靠自己的義進入神的國,而謙卑地來尋求基督。祝福這群虔誠的穆斯林,將如同保羅、夜訪基督的文士尼哥底母、尊貴的議士約瑟,渴慕神的國,成為造就基督門徒的領袖。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信德莫哈拿人(米爾莫哈拿人)
Sindhi Mohana People(Mir Bahana)

191月

海上之王

你可能知道《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譯指環王)這本書與同名電影,或者看過漫畫《海賊王》(One Piece,又名航海王)。在巴基斯坦,有個群體則自稱「海王」(Mir Bahana),多以漁夫、船夫和水手為職業,他們是信德莫哈拿人。
他們很多人住在湖上的船屋中,例如人工湖曼恰爾湖(Lake Manchar),有些人在第一大城卡拉奇的阿拉伯海域的拖網漁船上工作。
由於巴基斯坦對福音封閉,信德莫哈拿人接觸不到福音,始終保持伊斯蘭教的信仰。他們就是偉大的宣教之父威廉‧克里所說的「沒有選擇餘地的群體」(No Choice People)。這一生,還沒聽過福音就走向地獄,別無選擇。這也是許多不惜付上昂貴代價,向封閉地區差派宣教士的機構所努力的目標:每個人一生至少都該有一次聽聞福音、作出選擇的機會。

代禱文

天父,在巴基斯坦信德莫哈拿人別無選擇的環境中,為他們開拓一條得救的道路,差遣福音使者來到信德莫哈拿人當中,好叫基督得著他們的心。求主觸摸這些漁夫的心,如同主過去觸摸了門徒彼得、約翰、安德烈和約翰的心;使「海王」能認識統管全宇宙的王、履海的主。「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裡;耶和華信實的神啊,你救贖了我。」禱告信德莫哈拿家庭將生命完全交託在主手中,信靠主而蒙福,向周邊鄰舍傳揚神的慈愛信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信德薩馬人
Sindhi Sama People

201月

與民間信仰分不開的穆斯林

信德這個字,意思是「住在印度河流域的人」。信德人最初都是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但隨著穆斯林軍隊來到南亞,許多人改信了伊斯蘭教。1947年印巴分家時,多數信德穆斯林搬到了以伊斯蘭教立國的巴基斯坦,信德印度教徒及錫克教徒則去到了印度。
巴國的信德薩馬人主要住在大城卡拉奇的周邊。這個群體的生活面貌多樣,取決於他們住在哪裡。農村的薩馬人種植小麥、水稻、棉花、甘蔗、水果和油菜,並飼養牲畜;城市的薩馬人則經商、行醫、執教、當律師。
他們不和其他群體通婚,表親結婚很常見,因此他們的家族關係相當緊密。鄉村薩馬人的伊斯蘭信仰結合了民間信仰、印度教習俗,因此他們並不那麼清楚真正的伊斯蘭教義。

代禱文

天父,不論信德薩馬人的地理分布或經濟狀況如何,求主讓他們都有管道能接觸到福音,並信靠救主。求父神賜給這個群體屬靈的饑渴,意識到唯有耶穌基督能帶來滿足。「凡投靠你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你庇護他們;又願那愛你名的人都靠你歡欣。」求神使信德薩馬人很快來投靠主,得著救恩的喜樂,並專一跟從神的教導,並讓周邊群體看見神與他們同在的確據,跟著敬畏耶和華神,切慕進到屬神的國度。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塔瑙里人
Tanaoli People

211月

哈札拉最好的劍士

在巴基斯坦北部,有非常多文化語言不同的傳統部落。生活環境的艱險,造就了他們強悍固執的個性。
東北部哈札拉(Hazara)山區裡,住著塔瑙里部落。上帝造他們,給了他們琥珀或灰藍色的眼睛,有些人的臉孔與義大利人一樣美麗,眼神卻像蒼鷹般銳利,時刻充滿戒意。他們謹慎地把守住山谷入口,高度排斥外來者進入。
山裡的塔瑙里人強壯、活躍,生活習慣樸素堅毅且自律。英軍與之打了多年的仗,認定這群人是軍事民族,戰鬥力不俗,劍術高超。事實上,他們居住的開伯爾‧普什圖省(Khyber Pakhtunkhwa)是普什圖人(見15、16日)的大本營,在文化、習俗、品格上,塔瑙里與頑強的普什圖部落相似。
塔瑙里人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並飼養綿羊、牛群和山羊來獲得肉、奶和毛皮。他們是遜尼派穆斯林。印德科語的聖經、福音資源很不齊全,也很難傳遞給他們,而且他們沒有網路。

代禱文

天父,求賜給我們接觸塔瑙里人的策略與機會。願祢的普世教會將不畏艱難,不計代價地向他們開展福音行動。帶領我們克服地理、語言、文化等障礙去得著他們,在祢沒有難成的事!求興起更多禱告者認領塔瑙里人,聖靈大大澆灌塔瑙里人,攻破他們心中抵擋福音的堡壘。「你的話一開啟就發出亮光,使愚蒙人通達。」求神為巴基斯坦塔瑙里人預備合適的母語聖經、福音資源,吸引塔瑙里家庭愛慕神的話語、一起查經分享,蒙聖靈更新心懷意念,行出主道。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塔爾漢穆斯林
Muslim Tarkhan People

221月

三軍健兒

「塔爾漢」這個古老的詞源自中亞,是軍事領袖或長官之意。塔爾漢人的三個最大分支和宗教信仰有關,分別是塔爾漢印度教徒、塔爾漢錫克教徒和塔爾漢穆斯林。現在巴基斯坦的塔爾漢穆斯林,主要是木匠和小地主。
塔爾漢人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們是優秀的戰士。過去十個世紀,他們參與過很多場戰爭。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軍中,塔爾漢人是英勇的突擊隊員,空軍和海軍也有他們勇敢的身影。印度寶萊塢大片《邊境》(Border),在描述1971年印巴知名的隆瓦拉戰役(Battle of Longewala)時,塑造了他們的英勇形象。
現今,受過教育的塔爾漢人進入專業領域工作,如醫藥、工程、會計和電腦資訊。無論他們從事哪個行業,都有很好的表現與成就。有些塔爾漢人去到阿拉伯國家工作,或移民英國、北美、澳洲。在英國的第三代塔爾漢移民,正漸漸失去自己的身分認同了。

代禱文

天父,賜給塔爾漢穆斯林屬靈的饑渴與對神敏銳的心,引導他們覺察神的呼喚、找到耶穌基督。求主打發宣教工人去到他們中間,直到這個群體建立本地教會、興起門徒運動,有能力向同胞傳福音。求神拆毀在塔爾漢穆斯林中抵擋福音的黑暗權勢,求主釋放塔爾漢穆斯林從仇敵權下歸向真神,並裝備這群勇敢無畏的人成為屬神的精兵,為主爭戰得人。求神使歐美的塔爾漢人有機會在開放國家遇見神,被歐美教會得著,並開始向巴基斯坦同胞宣教。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特里穆斯林
Muslim Teli People

231月

巴基斯坦最油轆轆的人

如果問我這種廚房菜鳥:「除了食材,作菜時煎煮炒炸不可或缺的東西是什麼?」我一定答錯。
你猜到了嗎?答案是「油」。數世紀以來,特里這個種姓群體,供應著南亞大陸上家家戶戶的食用油。傳說特里人發明了榨油工具,向農民買進芥菜籽和芝麻,壓榨分裝後,再賣給其他人。為了收購菜籽和賣油,他們常在各地奔波。
1947年印巴分家,特里人中的穆斯林多數搬到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部分的農村地區,少數的特里人仍然持續這古老的職業,不過普遍的狀況是,這項工作已被工廠裡的機器取代了,因此很多特里人在其他行業謀生,如農業和零售業。

代禱文

天父,祈求聖靈把父的愛厚厚澆灌在巴基斯坦特里穆斯林心裡,「到那日,亞述王的重擔必離開你的肩頭;他的軛必離開你的頸項;那軛也必因膏油的緣故毀壞。」求主使他們渴慕主,得著屬靈真自由,不再被黑暗挾制。神的真光照亮特里穆斯林家庭,賜給她們全家歸主的恩典。祝福他們如同哥尼流一家,有願意接待福音使者、認識主的敞開心靈。求聖靈使特里信徒用全心來愛神、尋求神,屬靈不斷長進,有為主作見證的智慧及勇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印度|巴迪‧拉吉普特人
Bhatti Rajputs

241月

逐漸蒼白的身分

當你的國家被擊破,你必須選擇死亡或改信其他宗教,你會怎麼做?這就是某些抵抗穆斯林的拉吉普特人,最後成為穆斯林的原因。許多人選擇了活著。
拉吉普特人原本都是印度教徒,是阻擋穆斯林侵略南亞大陸的屏障。然而數百年後,其中像巴迪這樣的大部落,就在入侵者統治下,改信了伊斯蘭教,與其說選擇了新的信仰,不如說是選擇了新的文化身分。這種改教不是個人性的,而是整個部落群體的身分轉換。
巴迪這個字,源於印地語的「徘徊」,是指從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
巴迪‧拉吉普特人在1947年遷到以穆斯林為主體的巴基斯坦,開始新的生活。如今他們成為小老百姓,在新身分與新職業中尋找價值感。
這個禾場逐漸成熟,等待收割,因為他們再一次來到身分轉換的抉擇路口,需要歸屬感和找到自身的價值。為這一次基督工人會接住巴迪‧拉吉普特人,不再錯過徘徊的他們禱告。

代禱文

天父,讓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巴迪‧拉吉普特人,在身分轉換的迷惘時刻遇見幫助他們的好牧人,帶領他們明白自己是天父的孩子,從父的心意眼光中,找到自己的身分、價值,以神作為生命安全感的來源。禱告巴迪‧拉吉普特人與神相遇,靈裡找到真正的歸屬感,並將這份愛告訴更多的拉吉普特群體,帶領眾人回到父神的家中。求神差派工人進到這個群體,賜給他們愛、智慧、見識和創新的方式來分享主的愛,在拉吉普特巴迪人中建立神的國度和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巴基斯坦|喬漢‧拉吉普特穆斯林
Muslim Chauhan Rajputs

251月

勇者鬥惡魔

巴基斯坦的422個群體中,高達414個是接觸不到福音的群體。這1.98億人是「缺乏足夠的基督跟隨者和資源,無法向自己群體傳福音的族群」。喬漢‧拉吉普特穆斯林是其中之一。
拉吉普特人原本都信奉印度教,認為他們是為了對抗惡魔而造的勇士。拉吉普特人是印度戰鬥力最強的群體,喬漢王朝更是四大拉吉普特王國之一,因此喬漢人自豪地視自己為印巴戰鬥王子,很多人使用古老的皇家頭銜,例如拉賈(Raja)、拉娜(Rana)、拉奧(Rao)和拉伊(Rai)。
他們相當看重勇敢,古老的拉吉普特格言說:「勇敢者的雙臂總是保護和扶持人們,無論何時何地,勇氣都受到所有人的尊崇。沒有什麼東西是勇氣得不到的。」
改信伊斯蘭教的喬漢人,多數在1947年遷到巴基斯坦定居。

代禱文

天父,耶穌為他們勇敢地走上十字架,這份超越死亡、無懼世人榮辱眼光的愛,將深深觸動喬漢‧拉吉普特穆斯林的心,明白這世上沒有一位高高在上的宗教神祇,會為人如此犧牲。「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如死之堅強,嫉妒如陰間之殘忍;所閃的光是火的閃光,是耶和華的烈焰。」祝福喬漢‧拉吉普特人能渴望與勇敢的耶穌基督,建立親密的盟約關係,一生順服主的吩咐,並帶領其他拉吉普特人認識神美好的約。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加登‧拉吉普特人
Jadon Rajputs

261月

如果時光倒流

「簡直不敢相信……」太陽底下兩個年輕人汗流浹背地把裝滿磚塊的獨輪車推到建築工地。
「不敢相信什麼?」辛格(Singh)問。
「我們本應該去學校學建築,現在卻在搬磚?如果時光倒流,我們可能都是大莊園領主耶,管理無數的地,是別人要幫我們造房子……」
辛格哼了一聲,打斷了朋友的話,道:「我更想做個建築師,告訴別人把磚放在哪兒!」
加登‧拉吉普特人是王族後代,現在為了生計、學費替人打各種短工。他們祖輩的田產及皇族頭銜,在印度獨立後都被廢除了,父輩言談間常會提起過去,那樣輝煌的歷史令年輕人既感自豪又被現實衝擊。
加登‧拉吉普特人是印度教徒,雖有完整的印地語聖經,以及豐富的福音資源,但認識基督的人寥寥無幾。

代禱文

天父,讓加登‧拉吉普特人遇見神,而得著新的盼望。使他們不再追念往昔的榮耀,而是在基督裡看見神永恆不朽的榮耀。「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被舉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榮耀的王是誰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華,在戰場上有能的耶和華。」祝福加登‧拉吉普特人經歷神為他們行新事,得救的人將把榮耀神當作新的生命標竿,在地上開拓神的國度。求主差派使者教導他們遵守神的吩咐,他們會積極踴躍地回應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庫毛尼‧拉吉普特印度教徒
Hindu Kumaoni Rajputs

271月

北方的祕境

雖然拉吉普特人在印度獨立後,失去了田產、王族頭銜,但有些人還是過得不錯,栽培兒女取得高學位,在社會有立 足之地。畢竟失勢的拉吉普特人仍是印度的先進階層,再沒落也是低種姓家庭望塵莫及的對象。
「你想認識在北阿坎德邦的庫毛尼‧拉吉普特男孩/女孩嗎?」隨手打開印度婚配網,映入眼簾的庫毛尼男孩、女孩,似乎個個是學霸,不乏各類碩士、MBA。 他們的家鄉在北阿坎德邦東半部的庫瑪翁(Kumaon),此地與尼泊爾、中國接壤,有空靈翠綠的山丘、皚皚的雪峰,山色變幻令人著迷,許多遊客為此地的日出景色 沉醉。
這裡的印度教充滿民間色彩,人們對神靈、附身交鬼司空見慣。城鎮有印地語教會,不過庫毛尼人的母語是庫毛尼語(Kumaoni)。宣教組織在此也有外展行動,但據了解,庫毛尼人不反對基督教,可是極少人回應福音。

代祷文

天父,求差派滿有聖靈能力、有佈道恩賜的忠心僕人向庫毛尼‧拉吉普特印度教徒傳福音,使他們認識天上大君王的權柄、威嚴、能力、榮耀,敬畏神,離棄偶像及迷信。也求神差派許多教師、牧者,帶庫毛尼‧拉吉普特信徒認識真道,打好信仰根基。祝福庫毛尼‧拉吉普特群體能快快興起福音及門徒運動。求加添能力給庫毛尼聖經翻譯員,使他們通達庫毛尼人的語言、文化,用精準流暢的語境、字句詮釋神的話,讓庫毛尼人容易理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拉托‧拉吉普特印度教徒
Hindu Rathore Rajputs

281月

太陽家族

印度的拉吉普特人約有一百個子群體,個個都有自身起源的神話傳說。其中拉托人宣稱自己是神話「太陽王朝」的後裔。
拉托人統治印度西部近八百年的時間,是種姓制度第二階的剎帝利(統治者及戰士)。現今多在公家單位和軍事領導部門供職,或進入現代化產業,普通一點的也是小商人。
拉托人有錢有權,鼓勵孩子追求高學歷。年輕人選擇包辦婚姻方式,先讓爸媽與媒人為他們物色對象,再從中挑選另一半。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婚姻能獲得爸媽的祝福與支持,不失為好方法。印度婚配網的種姓加區域篩選功能十分強大,方便挑選門當戶對的好人家。拉吉普特人期望把女兒嫁進地位高的家族,其中以拉賈斯坦邦的拉吉普特家族最受歡迎(此地過去是拉吉普特人的統治地)。
拉托人主要是印度教徒,穆斯林多數在印巴分家時遷到巴基斯坦。

代禱文

天父,求差派滿有聖靈能力、有佈道恩賜的忠心僕人向庫毛尼‧拉吉普特印度教徒傳福音,使他們認識天上大君王的權柄、威嚴、能力、榮耀,敬畏神,離棄偶像及迷信。也求神差派許多教師、牧者,帶庫毛尼‧拉吉普特信徒認識真道,打好信仰根基。祝福庫毛尼‧拉吉普特群體能快快興起福音及門徒運動。求加添能力給庫毛尼聖經翻譯員,使他們通達庫毛尼人的語言、文化,用精準流暢的語境、字句詮釋神的話,讓庫毛尼人容易理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拉瓦特‧拉吉普特人
Rawat Rajputs

291月

森林中的落難王子

拉瓦特是拉吉普特人眾多子群體之一,他們聲稱自己屬於喬漢人(第25日)的分支,是勇敢的喬漢國王普斯維拉三世(Prithviraj Chauhan)兄弟的後裔。
普斯維拉三世有多神勇呢?當年隨他征戰的宮廷詩人錢‧巴爾戴(Chand Bardai)筆下描述,普斯維拉聽音辨位就能射中目標。這個國王曾率領拉吉普特人擊退穆斯林大軍,但在隔年敵人捲土重來時被擊敗。他的兄弟在國家淪陷後逃往森林與丘陵地區,這支餘族在艱苦環境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被另稱為拉瓦特‧拉吉普特人。拉瓦特的意思是「王子」(來自Rajah一詞)。他們居住在中央邦,該邦多被森林覆蓋,相當自然幽靜。
拉瓦特人多半是擁有土地的農民。他們敬拜地方神明,對慈愛的永生神沒有概念。他們可以使用印度語聖經,也有電影《耶穌傳》和福音影音資源。

代禱文

天父,讓拉瓦特‧拉吉普特人有機會聽見天父的話語、領受父神的愛。求主預備許多合適的宣教工人,向他們展開福音工作。「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旦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旦河裡受他的洗。」聖靈預備拉瓦特‧拉吉普特人的心,聽見悔改赦罪的道時,能謙卑己心立刻轉向基督。求神使群體歸主浪潮發生,震動其他拉吉普特群體。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卡奇瓦哈‧拉吉普特人
Kachhwaha Rajputs

301月

英國人想種罌粟

多數人都認為卡奇瓦哈‧拉吉普特人是農人、養蜂者,屬於第四階層的首陀羅(農民、奴隸、工匠)。但英人統治印度後,卡奇瓦哈人因為種植罌粟的關係,能替英國人賺錢,所以得到英國人的喜愛。
當英國人開始針對種姓制度作官方調查及定義,卡奇瓦哈人對身家有了兩種新說法:他們是古神話英雄羅摩王子(Rama)的雙生子中的小兒子庫什(Kush)的後裔,與高種姓庫什瓦哈‧拉吉普特人(Kushwaha Rajputs)註的子群體,藉此抬高地位。
卡奇瓦哈人務農和養蜂。他們的孩子從大學畢業後,都取得了不錯的工作,在工程、醫藥、科學研究和公務員領域服務。
他們都是印度教徒,有印地語聖經和福音影音資源可使用,但最需要福音工人接觸他們。 註:祖先曾統治齋浦爾(Jaipur,現今拉賈斯坦邦的首府)。

代禱文

天父,儘管有聖經譯本、《耶穌傳》電影和基督教廣播,但卡奇瓦哈‧拉吉普特人沒有教會或信徒,求聖靈感動基督信徒、印度教會向他們傳福音,服事卡奇瓦哈‧拉吉普特家庭靈性的需要。盼望他們將意識到自己的靈性需要主的拯救,並以深刻的悔改與追隨來回應主。「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絕不飢餓;信我的,永不乾渴。」求神使卡奇瓦哈‧拉吉普特人在主裡找到真正的滿足,向周邊群體傳揚神的救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印度|卡內特‧拉吉普特人
Kanet Rajputs

311月

反改教法阻擋了福音

卡內特人稱自己是兩千年前山中王國統治者的後代。如今他們務農。
他們居住的喜馬偕爾邦,與中國的西藏自治區相鄰,全境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景色優美,以農業及旅遊業為經濟主體。首都西姆拉(Shimla)曾是英屬印度的夏都,許多英國人來此避暑。
卡內特人的耕種、服裝、生活方式都為了適應高海拔山區的地形和氣候。他們穿鮮艷的羊毛衣禦寒;栽種好生長的大麥、小麥、扁豆、玉米和土豆;養羊以獲得羊肉和羊毛,養牛以獲得乳製品。
2017年坎格瑞語(Kangri)新約聖經剛剛完成,也有電影《耶穌傳》、福音資源可使用。但是喜馬偕爾邦早在2007年就通過反改教法,若有「誘導」改信基督教的行為,將被視為違法,例如:建基督教學校、醫院或孤兒院,替人修理房屋以及關懷窮人。

代禱文

天父,懇求為喜馬偕爾邦的福音開路。禱告有福音使者、基督家庭願意住在卡內特‧拉吉普特人當中,建立關係,成為生活見證,觸發他們對基督產生好感與興趣。「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當地的法令、傳統、宗教都無法阻擋人來認識基督,神必修直崎嶇的道路,使卡內特‧拉吉普特人無論老小都要見神的救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