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張秀明師母
《宣教日引》創刊人
1999-2012年擔任《宣教日引》主編,
目前為《宣教日引》顧問及美國晨曦會顧問。
宣教日引的開始
1 October 2019
領受負擔
1999年是我來美事奉10周年。當我思想神在這10年的奇妙作為時,發現神一直用禱告來引領祂的兒女在普世宣教上與祂同行。 1989年的六四運動,催生了同年12月柏林圍墻倒塌令蘇俄解體,我深信這是神垂聽了許多信徒在60年代開始,不停為鐵幕國家禱告的結果。接著,神使用Luis Bush在同年8月發表的「10/40之窗」,在1989-1999這10年,超5,000萬信徒委身為窗內的未得之民禱告。
21世紀,將會是宣教大豐收時刻,我的心在問:「華人信徒的禱告在那裏呢?」隨後神便開路,專注為未得族群禱告的「Global Prayer Digest」(簡稱GDP),允許我們翻譯成中文版。
差點夭折
第一本《宣教日引》是在1999年11月由「國際福音協傳會」(簡稱PI)發行也是我當時服事的機構。後來機構決定搬遷及人事變動,我計畫在他們搬往華盛頓時離任。 2000年4月27日,PI因為沒有預算和人手來執行《宣教日引》事工(估計每年需7萬美金),便問我能否把這事工轉為范牧師牧會的教會事工一,以便可以繼續出版,否則就只能停刊了。 《宣教日引》還不足1歲,就要面對夭折。
蒙神引導
當時我向神求3個引導是否要繼續出版:一、我求神給我祂的話語;二、我求神讓范牧師的同意;三、我求神預備一個機構來接手。第二天,當我靈修讀經以後,照常閱讀當日的《荒漠甘泉》,內容是關於出埃及記6,說到當比撒列開始他的工作以後,因為明白是上主派給他的,便抱著無比信心奮勇向前,心裏充滿了喜樂的勇氣,直到會幕做成,讓上主住在其中。神的動作真快!果然給了我衪的話。接著當我與范牧師分享時,他也是全然支持和鼓勵。現在只剩下最後個,就是有機構願意接手。當時PI的前任會長區奮禮牧師的師母負負責的「萬民福音使團」,認為神交給他們出版兒童宣教材料的使命已經完成,準備要結束這個機構,而《宣教日引》的事工和他們最初領受的異象有關,於是董事會通過從2000年7月開始,《宣教日引》正式成為「萬民福音使團」事工。
8月開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及香港開始發行《宣教日引》;2001年,臺灣及加拿大也陸續加入。
神將宣教日引的危機變成祝福
更上層樓
2012年,我的心臟三個心瓣都需要更換和修補,另外還要面對搭橋和電融房顫的手術,身體需要休息,神就預備了遠在馬來西亞富有出版、設計及主編經驗的穎穎姊妹接手主編的工作。在她的負責下,《宣教日引》不論在內容、設計和各方面都豐富、出色和專業化起來。
2014年,穎穎聯繋了彭書睿弟兄,促成《宣教日引》和臺灣「中華基督教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成為事工夥伴,不只負責臺灣區的出版、發行和動員,也成為《宣教日引》全球推廣。從此,我們有了一個出版團隊。
2016年,《宣教日引》改為全彩色,並在許多重要宣教大會中,成為會場刊物之一。
當《宣教日引》進入20年時,在馬來西亞陪伴了我們20年的「協傳培訓中心」卻不能再繼續發行。經過多方禱告等候,神預備了林榮秀夫婦主動幫助成立「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使這事工不只沒有停止,還要更大拓展,大大激勵我們!
危機情誼
2015年,原著GPD通知我們可能要停刊,令我們擔憂,也開始思考日後如何自行搜集資料繼續出版。過程中,有發行夥伴懷疑我們能否勝任,我們自己也覺得在各方面的條件尚未足夠成熟。感謝神,當我們與GPD分享以後,他們了解中文版全球發行量在當時已達4萬本,為了支持《宣教日引》,他們決定繼續出版!這個危機讓我們經歷到主內事工夥伴間的扶持,是一種犧牲性的利他取決,這是何等的寶貴及稀少。神將危機轉化為寶貴的情誼,為這少見的祝福大大感恩。
宣教日引團隊特色
自負盈虧
《宣教日引》在各地的發行,萬民福音使團與當地機構是以夥伴形式合作:由美國供應每季內容,他們再加印當地資料和消息,並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在當地發行,成為各夥伴機構的祝福。
看重禱告
每週我們這個來自美國、臺灣和馬來西亞的出版團隊,會固定在網上一起同心為《宣教日引》當月主題地區、同工和事工需要彼此代禱和討論。很難想像我們大部分人都未曾見過面,卻可以一直這樣親密無間、坦誠分享自己的軟弱、彼此勉勵;又彼此接納扶持地同心事奉,這完全是因為每週一次的禱告,把我們緊緊連繫在一起。這是《宣教日引》事奉中很感恩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