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福音使團


1989年,盧斯‧布什(Luis Bush)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二屆「洛桑福音會議」中提出了「10/40之窗」,隨後彼得‧魏格納博士(Peter Wagner)回應這個看見,呼籲眾教會為未得之民禱告。從那時起,神興起了多個禱告運動,有數千萬信徒委身其中。 開始時,華人教會因為資料不足,難以具體推動和參與。於是神感動范張秀明師母,有負擔要出版一本為全球未得之民代禱的中文資料。1999年11月,隨著第一本《宣教日引》誕生(內容主要編譯自《Global Prayer Digest》),華人教會也有份參與在這個代禱行列中了。


這項從1989年就開始的全球性為未得之民禱告運動,
將原本在當時仍有差不多1萬2千多個未得群體的數目,
截至今日已減少到7千餘個了!


宣教日引簡介

成長記錄


從1999年開始,《宣教日引》就像一株一直在成長的樹,
從種子發芽、幼苗生長、枝幹蔓延,都蒙神的恩澤。
在此我們透過文字記錄了《宣教日引》的成長故事,
邀請您一起來囘顧神的帶領,一同數算神的恩典。
從1999年開始,《宣教日引》就像一株一直在成長的樹, 從種子發芽、幼苗生長、枝幹蔓延,都蒙神的恩澤。 在此我們透過文字記錄了《宣教日引》的成長故事, 邀請您一起來囘顧神的帶領,一同數算神的恩典。

事迹回顧

  • 1999.11

    范張秀明師母創刊《宣教日引》在美國出版單月導行本3,000本

  • 2000.08

    在美國、新、馬、澳發行季刊

  • 2000.09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在香港發行(至2015.12)

  • 2001.01

    「晨曦會」在臺灣發行(至2014.3)

  • 2001.03

    「協傳培訓中心」 在馬來西亞發行簡體版(至2019.04)

  • 2001.05

    陳啟棠長老師母負責加拿大發行(至2016.12)

  • 2002.08

    「緬甸福音協傳會」出版傈僳譯本(至2009.08)

  • 2004.03

    「澳門基督教城市宣教擴展中心」在澳門發行(至 2007.12)

  • 2007.01

    使用聖經原文解經資料(TODAY’S WORD by A. J. Moen, Ph. D)

  • 2007.07

    「加拿大大使命中心」成為夥伴(至2013.03)

  • 2009.03

    創啟地區1發行

  • 2012.04

    黃穎穎擔任主編

  • 2013.04

    「加拿大恩福協會」成為夥伴(至2016.12)

  • 2013.07

    創啟地區2發行

  • 2014.03

    「中華基督教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成為夥伴,
    負責臺灣發行和全球推廣

  • 2016.01

    「香港短宣中心」成為夥伴負責香港發行

  • 2016.01

    啟用APP手機版

  • 2016.04

    發行全彩版

  • 2016.09

    提供「華福大會」出席者《宣教日引》

  • 2016.12

    鄭永利加入,負責加拿大西岸發行(至2021)

  • 2016.12

    提供「北美華人差傳大會」出席者《宣教日引》

  • 2017.01

    「加拿大華福」成為夥伴負責加拿大發行

  • 2017.06

    啟用微信語音版

  • 2019.06

    林榮秀加入,成立東南亞辦事處,負責東南亞區發行

  • 2019.10

    推出PDF格式電子版、手機版

  • 2020.04

    啓用全新網站

  • 2020.10

    發行簡體全彩版

  • 2021.02

    推出每月主題禱告文幻燈片

  • 2021.05

    開始臺灣30分鐘線上禱告會

  • 2021.08

    啓用全新語音版APP、華語MP3

  • 2021.10

    增設粵語MP3

  • 2022.07

    陳梅蘭牧師加入,負責馬來西亞推廣

  • 2022.08

    開始東南亞區30分鐘綫上禱告會

  • 2023.4

    啓用華語兒童故事版podcast

  • 2023.07

    李以諾傳道加入,負責加拿大推廣
    開始加拿大/北美東部30分鐘線上禱告會

  • 2023.10

    啓用粵語兒童故事版podcast

  • 2024.04

    鄭德發加入擔任少年宣教日引《Z守望者》主編

范張秀明師母
宣教日引創刊人

1999-2012年擔任《宣教日引》主編,
目前為《宣教日引》顧問及美國晨曦會顧問。

宣教日引的開始

1 October 2019

領受負擔

1999年是我來美事奉10周年。當我思想神在這10年的奇妙作為時,發現神一直用禱告來引領祂的兒女在普世宣教上與祂同行。 1989年的六四運動,催生了同年12月柏林圍墻倒塌令蘇俄解體,我深信這是神垂聽了許多信徒在60年代開始,不停為鐵幕國家禱告的結果。接著,神使用Luis Bush在同年8月發表的「10/40之窗」,在1989-1999這10年,超5,000萬信徒委身為窗內的未得之民禱告。

21世紀,將會是宣教大豐收時刻,我的心在問:「華人信徒的禱告在那裡呢?」隨後神便開路,專注為未得族群禱告的「Global Prayer Digest」(簡稱GDP),允許我們翻譯成中文版。

差點夭折

第一本《宣教日引》是在1999年11月由「國際福音協傳會」(簡稱PI)發行也是我當時服事的機構。後來機構決定搬遷及人事變動,我計畫在他們搬往華盛頓時離任。 2000年4月27日,PI因為沒有預算和人手來執行《宣教日引》事工(估計每年需7萬美金),便問我能否把這事工轉為范牧師牧會的教會事工一,以便可以繼續出版,否則就只能停刊了。 《宣教日引》還不足1歲,就要面對夭折。

蒙神引導

當時我向神求3個引導是否要繼續出版:一、我求神給我祂的話語;二、我求神讓范牧師的同意;三、我求神預備一個機構來接手。第二天,當我靈修讀經以後,照常閱讀當日的《荒漠甘泉》,內容是關於出埃及記6,說到當比撒列開始他的工作以後,因為明白是上主派給他的,便抱著無比信心奮勇向前,心裡充滿了喜樂的勇氣,直到會幕做成,讓上主住在其中。神的動作真快!果然給了我衪的話。接著當我與范牧師分享時,他也是全然支持和鼓勵。現在只剩下最後個,就是有機構願意接手。當時PI的前任會長區奮禮牧師的師母負負責的「萬民福音使團」,認為神交給他們出版兒童宣教材料的使命已經完成,準備要結束這個機構,而《宣教日引》的事工和他們最初領受的異象有關,於是董事會通過從2000年7月開始,《宣教日引》正式成為「萬民福音使團」事工。

8月開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及香港開始發行《宣教日引》;2001年,臺灣及加拿大也陸續加入。

神將宣教日引的危機變成祝福

更上層樓

2012年,我的心臟三個心瓣都需要更換和修補,另外還要面對搭橋和電融房顫的手術,身體需要休息,神就預備了遠在馬來西亞富有出版、設計及主編經驗的穎穎姊妹接手主編的工作。在她的負責下,《宣教日引》不論在內容、設計和各方面都豐富、出色和專業化起來。

2014年,穎穎聯繋了彭書睿弟兄,促成《宣教日引》和臺灣「中華基督教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成為事工夥伴,不只負責臺灣區的出版、發行和動員,也成為《宣教日引》全球推廣。從此,我們有了一個出版團隊。

2016年,《宣教日引》改為全彩色,並在許多重要宣教大會中,成為會場刊物之一。

當《宣教日引》進入20年時,在馬來西亞陪伴了我們20年的「協傳培訓中心」卻不能再繼續發行。經過多方禱告等候,神預備了林榮秀夫婦主動幫助成立「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使這事工不只沒有停止,還要更大拓展,大大激勵我們!

危機情誼

2015年,原著GPD通知我們可能要停刊,令我們擔憂,也開始思考日後如何自行搜集資料繼續出版。過程中,有發行夥伴懷疑我們能否勝任,我們自己也覺得在各方面的條件尚未足夠成熟。感謝神,當我們與GPD分享以後,他們了解中文版全球發行量在當時已達4萬本,為了支持《宣教日引》,他們決定繼續出版!這個危機讓我們經歷到主內事工夥伴間的扶持,是一種犧牲性的利他取決,這是何等的寶貴及稀少。神將危機轉化為寶貴的情誼,為這少見的祝福大大感恩。

宣教日引團隊特色

自負盈虧

《宣教日引》在各地的發行,萬民福音使團與當地機構是以夥伴形式合作:由美國供應每季內容,他們再加印當地資料和消息,並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在當地發行,成為各夥伴機構的祝福。

看重禱告

每週我們這個來自美國、臺灣和馬來西亞的出版團隊,會固定在網上一起同心為《宣教日引》當月主題地區、同工和事工需要彼此代禱和討論。很難想像我們大部分人都未曾見過面,卻可以一直這樣親密無間、坦誠分享自己的軟弱、彼此勉勵;又彼此接納扶持地同心事奉,這完全是因為每週一次的禱告,把我們緊緊連繫在一起。這是《宣教日引》事奉中很感恩的一環。

黃穎穎
宣教日引主編

2012年開始擔任《宣教日引》主編,目前在馬來西亞神學院進修。

因為是編者,我成了領受最多的人

1 January 2020

1999年11月,《宣教日引》創刊。
2000年8月,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與澳門加入發行的行列。
2003年,我加入馬來西亞發行《宣教日引》的機構,
負責動員馬來西亞教會使用《宣教日引》為未得之民禱告。
這是我踏入宣教代禱事奉的開始。
2011年11月,我編寫《365宣教靈修日引》,再多走了一小步。

2012年,《宣教日引》創刊人和主編范師母(Esther Fan)因為健康緣故需放下服事,
當時我勉為其難接下主編一職,沒想到這多走的一小步,竟讓我走向了一趟豐富的信仰之旅。

范師母從一開始就不是要找一個接替編務工作的人,
她要找的是一個接棒人,於是她朝這個方向禱告求主預備。
因此,當我接下《宣教日引》的服事時,就很清楚神不是要我編一本禱告刊物,
而是要我成為一個禱告的人。神安排了范師母和後來加入的魏一恒牧師來陪伴我,每個星期和我一起禱告。
這些年兩位屬靈長輩把禱告的生命一點一點傳承給我,
包括對神的信心、對神話語的渴慕和順服、忠心委身在代禱服事中等等。

在我編第一期《宣教日引》時,神就先幫我處理兩件很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過去我曾多次問:「禱告對宣教真有實際作用嗎?」原來這答案是要在禱告的行動中得到。當我寫第一則禱文時,就明白了為宣教禱告,其實是神要透過我的禱告,和我分享祂愛萬族萬民的心事,像親密的朋友在共同關心著一件事。從此我很確定神聽每一個禱告,因為這本來就是祂的心意!

第二件事:神讓我從范師母身上看到謙卑的榜樣,從一開始就清楚提醒我——在服事中不要驕傲,就算只是沾沾自喜也不行。 (這段經歷我寫在2013年秋季編輯心語)

在《宣教日引》事奉的這些年,我越來越清楚,不是神需要我為祂做什麼,而是神希望透過我成為一個代禱者,將許多屬靈福氣傾注於我:

  1.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幫助我完全相信祂。從相信神掌管我的身體,到相信神掌管我的生命;從相信神掌管我個人的事情,到相信神掌管世界的局勢。
  2.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渴慕聖靈,並經歷聖靈的觸摸,有時是安慰,有時是提醒,也有責備和勸勉,還有感動我為某人某事代禱。聖靈的聲音不大,不一定很激動,卻很清晰。我漸漸熟悉聖靈的工作,並經歷聖靈的更新和能力。
  3.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經歷禱告蒙應允,親眼見證好些人生命的改變,使我知道再大的困難、再糟糕的關係、再無可救藥的軟弱,再巨大的福音挑戰,大能的神都能改變。
  4.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在好多次慌亂無助的危機中經歷衪的同在。我感覺被安慰、被支持、被擁抱,這些經歷使我與神的關係更進深。
  5.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認識衪不是如我過去想的那樣冷酷,我開始相信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會恰到好處,神的恩典夠用。我不再像刺渭一樣提防神、懷疑神、刺痛神。我明白了與神的關係最適合的態度就是柔和謙卑。聖靈也常常用一首歌、一句話、一個禱詞柔軟我的心,使我敏感神的愛。
  6.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面對內心的黑暗。有時我的禱告是為了尋求方向、幫助、安慰、能力,但無論我求什麼,神的回應都是引導我審視內心的黑暗和軟弱。我意識到 神很看重事奉者的聖潔生命,我需要時刻看見自己內心最黑暗的部分,並向神認罪。
  7.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操練順服的生命,從簡單的順服學起,到需要付代價的順服,再到令我感到 作難的順服。無論怎樣的順服功課,只要我不抵擋聖靈,注意保持柔軟的心,很快就會發現順服其實是為我帶來祝福。
  8.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經歷彼此代禱的能力,清楚代禱的必要性,便不敢像以往那樣,草率地對待別人的代禱要求。
  9. 成為一個代禱者,神讓我經歷當屬神的群體一起禱告時,就是屬靈戰場上最有利的武器。聖經的得救觀念是關乎群體,神的心意就是要屬衪的人連結在一起。因此穩定的教會生活和有固定一起禱告的同伴很重要,《宣教日引》的同工就是如此操練。我們每個星期會固定在一起禱告,這些年發生了很多事,當我們一起禱告時神都一一開路。原著Global Prayer Digest曾考慮停刊,後來為了中文版的需要,繼續這項事工到今天。加拿大、臺灣、香港和馬來西亞陸續面臨無人發行的困境,今天全部地區不只持續發行,而且發行量在拓展中,經費也足夠。美國的同工都已到了退休年齡,機構面臨無人服事考慮關閉的決定,今天不只還在運作,同工們經過健康的大挑戰,大部分還留在崗位中,神也預備不同的義工幫忙。中國的發行從一開始就很不安全,今天的情勢更嚴峻,但從來沒有一期是無法發行的。

我成為《宣教日引》主編7年,在每一期的「編者心語」中,我都會記錄下那3個月與神相交的點滴,這7年從來沒有一期是空白的。我發覺神給我的屬靈祝福,都是《宣教日引》使用的聖經原文解經資料(Today’s Word)裡的內容,我因為是編者,結果成了領受最多的人。

我多麼感恩、多麼受激勵!這些屬靈經歷何等珍貴,而神在我還不知道時,就為我預備了。

魏一恒牧師
萬民福音使團總幹事

2015年蒙主呼召放下工作全職事奉,繼續在北美基督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學位。目前在三藩市真光浸信會牧會。

參與這榮耀的事奉

1 April 2020

雖然現代的資訊發達,世界上仍然有許多與世界失聯的角落。主耶穌宣告福音要傳到地極,《宣教日引》的目標就是提醒神的兒女特別為不為人知、被人忽略的未得之民禱告。然而現在我們時間有限,每天收到太多的信息,常常無法消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只讀與自己有關,或自己有興趣的信息,其他的訊息就擱在一邊了。

在北美的教會,不可否認是非常蒙福的。我們可以自由地敬拜真神,沒有什麽逼迫,加上舒適的生活,或許『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就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吧!

自從我在美國信主以後,每每聽到宣教的信息,常抱著兩種矛盾的情緒:一個是畏懼,害怕主要我放下一切到非洲去宣教(後來聽到許多基督徒也都有同樣的畏懼);另一方面從使徒行傳和許多宣教士的故事,感受到宣教是一個既榮耀又重要的差遣和使命。因為害神呼召我去宣教,過去我對為未得之民禱告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可能許多基督徒也抱著類似的態度。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參與過短宣和培訓,一直都在華人的群體當中服事,直到我參與《宣教日引》的團隊,才開始打開對未得之民、異文化和普世宣教的視野,也知道了除了本人走進宣教工場外,還可以成為禱告和推動者(Mobilizer)。從此,我不再把《宣教日引》放在一邊,我選擇在禱告中舉起聖潔的手,參與這一榮耀的事奉。

不久之後,主帶領我牧養教會,我開始思考如何把宣教的異象和《宣教日引》帶進教會。很快地我發現弟兄姐妹對宣教的信息相當冷漠,中國人固有「自掃門前雪」的觀念,在教會裡非常普遍。在教會參加禱告會的人本來就是少數,如果禱告會是為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未得之民禱告,更是難上加難。

感謝主,藉著《宣教日引》的事工和每個星期跨國的同工禱告會,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原來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角落,神感動祂的兒女為傳福音給萬國萬民和未得之民的事奉禱告。禱告和宣教都需要極大的信心,因為「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並且「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因此我鍥而不捨的分享,3年來教會的弟兄姐妹漸漸地開始按著《宣教日引》為未得之民禱告。

因著主的恩典,《宣教日引》走過20個年頭,讓華人教會可以藉著禱告還福音的債。比起當初遠渡重洋、適應不同語言、文化和惡劣的生活條件到中國的外國宣教士,我們所付出的真是微不足道,也是每個人都在能力範圍做得到的。盼望您選擇每天用幾分鐘時間,也邀請您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為未得之民禱告,也從每天的「原文靈修資料」中得到靈命的餵養!

林榮秀
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主任

2019年加入萬民福音使團在馬來西亞設立東南亞辦事處,負責《宣教日引》網絡媒介管理與推廣及憐憫關懷事工。

禱告的操練與傳承

1 July 2020

禱告的操練

2019起始,我在生活作息有一大轉變,在讀經禱告生活上更有了突破。我從來不是個生活規律的人,因此並沒有很好地操練讀經及靈修生活。然而隨著兒子進入小學一年級,我週間都需要在六點一刻起床,載了孩子上學後,七點半便抵達辦公室了。我開始固定用開 工前的清晨時間來讀經與靈修,按著讀《宣教日引》的資料,為未得之民代禱以及靈修。

2020年2月17日,看到馬太福音6:10節的經文 願你的國降臨。文中提到「國」(basileia)並非代表一個地方或國家,乃是指神的子民和王的關係。「禱告」連接了我們與神的關係,而每當我們為未得之民代禱之時,這些未得之民就與神連接上了!

去年的復活節是我父親洗禮的日子,那時他79歲。猶記得20多年前我 初信主時,非常積極地傳福音。我向父親講福音,直到有次他責備我,從此我就不敢再提了。過去十年,教會牧者常常提醒我要多為未信的家人及朋友禱告。感謝神,祂感動我年邁的父親願意接受主,讓他可以得到這份救恩,而我的母親也在同年的母親節洗禮歸入主的名下。這個確據堅定了我對禱告的信心!

禱告的傳承

我從事平面廣告設計,25歲便成立了廣告設計工作室。信主後我就開始尋求用設計恩賜服事神的契機,結果神使用我開始參與教會、機構、神學院等出版與設計工作。或許很多人是在我擺書攤賣屬靈書籍時,認識了我,因為我曾有5年時間任職馬來西亞協傳培訓中心的吉隆坡同工。回想起來,我早在2000年就參與了《宣教日引》馬來西亞簡體版的製作工作,奇妙的是,神讓我在20多年之後,有幸在「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擔任《宣教日引》東南亞推廣主任,負責宣傳及推廣宣教禱告,我太太淑玲則負責跟進教會讀者及行政工作。

在這一年的服事裡,當我們跟進訂閱者的名單時,發現其中不乏多年使用《宣教日引》、忠心擺上禱告的老牧者及弟兄姐妹。此時我不禁想起一位定期郵寄紙幣以支持此文字宣教事工的鍾弟兄,每每打開他的信箋,讀到那些鼓勵的話語時,總會倍感激勵與感動。我們也接到讀者來電告知,他的母親已經回天家了,讓我們停止郵寄《宣教日引》給她的母親。

我再次感謝多年來使用《宣教日引》,參與代禱靈修的弟兄姐妹們。我們也深知宣教禱告不只停留在上一代基督徒的身上,我們需要更多年輕的代禱勇士,我們需要將宣教禱告的使命傳遞給新一代的基督徒!

神的帶領

2020年《宣教日引》印刷本每季的全球發行量為21,600本,然而因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許多教會皆以網上崇拜形式進行,因此2020年第三季的發行量,暫時調整為17,000本。然而,神的意念卻高過人的意念,PDF電子版的登記人數卻在這段時間倍增。

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加速了網絡科技的普及化。繼2016年推出《宣教日引》APP之後,我們在2019年開始製作PDF電子版,並於今年4月啟動《宣教日引》新網站。網頁竣工之際適逢全球各地實行行動管制令,猶如連日乾旱中的及時雨,補上書籍寄發不易的缺口,盼望神使用它滋潤人心。新網站每日自動更新《宣教日引》文章,操作簡單,排版易讀,中文繁簡隨意轉換,希望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和身處偏遠地區的基督徒,參與為未得之民代禱的行列。

截至6月30日,根據Google Analytics的數據分析,《宣教日引》網頁讀者分別來自40個不同的國家。網頁的開啟雖使我們每年增加了開銷,然而我們希望可以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基督徒,都有機會使用這寶貴的宣教禱告中文資源。盼望教會可以繼續奉獻支持《宣教日引》網路事工。

感謝神,《宣教日引》20歲了!過去多年有許多為《宣教日引》進行文章翻譯、撰稿、策畫、郵寄與推廣的前輩們,謝謝你們為宣教禱告的文字事工奠下根基。感謝神當年使用范師母創刊《宣教日引》,2016年讓魏牧師扛下「萬民福音使團」總幹事的職分,成為我們的領導者。我深深感謝兩位屬靈長輩在我們服事道路上的帶領。雖然我們彼此相隔在太平洋的兩岸,但是每逢週三透過網路一起為未得之民代求,彼此守望關懷,是這個團隊不可或缺的團契生活,對我而言更是一種在禱告上的實際操練。願神在未來的20年,使用《宣教日引》的每一個同工,成為推動宣教禱告使命的傳承者,讓我們共同建立一群肩負宣教禱告使命的新世代基督徒!

願神在未來的20年,使用《宣教日引》的每一個同工,成為推動宣教禱告使命的傳承者,讓我們共同建立一群肩負宣教禱告使命的新世代基督徒!《宣教日引》是事工的傳承,更是禱告的傳承!

潘淑玲
宣教日引東南亞辦事處行政同工

2019年加入萬民福音使團協助設立東南亞辦事處,擔任行政同工。

這不僅是一份兼職

7 September 2021

2019年,因經濟的需要,我向上帝尋求一份兼職。當時心裡想有什麽兼職可以讓我在家做,同時可以照顧兩個孩子呢?神很快回應了我的禱告,禱告之後還不到一個星期,我得知「萬民福音使團」需要有人處理《宣教日引》在馬來西亞的行政工作。兩個月後我與范師母和魏牧師透過網上見面,與他們分享我的意願以及在宣教上的負擔。就這樣,我便加入《宣教日引》成為行政同工,負責聯系和跟進現有的馬來西亞讀者與教會。當時協傳已經停止《宣教日引》在新馬的發行,我一直以為馬來西亞其他的宣教機構將接手《宣教日引》新馬一帶的發行,直到穎穎告訴我或許就是由我和榮秀去成立機構推廣《宣教日引》。一開始我心裡極不願意。成立機構意味著我需要去承擔機構的運作,需要確保奉獻足夠一切的營運費用。我總有一個觀念,認為機構都是虧錢的,收到的奉獻不足,可能還會欠上一身債。我雖不願意,但我和榮秀還是把它放在禱告中,看神怎麽帶領。然而神把負擔放在榮秀心中,他很樂意參與這個服事,我們把這些掙紮與不確定交托給神。每當我向神禱告,坦誠我沒有信心,我擔心經費不足,我害怕承受財務上的壓力,每一次的禱告仿佛有聲音告訴我這一切不由我去愁煩。2019年7月,「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正式成立。奇妙的是從一開始的作難經過不斷的禱告,我欣然接受這個事實,帶著戰兢繼續服事。

一開始我以為這只不過是一份能滿足我在經濟需要的兼職,經過兩年的服事學習和經歷,神讓我看到祂要給的超過我所求所想!那份滿足並非來自於金錢,而是神自己。這服事讓我看到神的手在宣教上的工作,能夠與神同工是有福的。

見證(一)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4月《宣教日引》新網站正式啟用,許多無法索取《宣教日引》印刷本的國家透過此網站獲取未得之民的資料,參與宣教禱告的服事。一對在烏干達的宣教士夫婦說,他們在烏幹達宣教八年多,從一開始沒有正式的華人教會至今已有四間華人教會。宣教士夫婦正在剛起步的教會推動以禱告參與普世宣教。我看到神在烏干達興起禱告的精兵,這是極美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

見證(二)

2009年中國有肢體開始使用《宣教日引》,從起初的500冊至2018年達5,000冊,在全國聯絡範圍內派送。2018年他們面對環境的壓力,基於安全理由而停止印刷和派送印刷本。不但如此,《宣教日引》微信公眾號被封掉,app也無法找到下載的資源。感恩的是不久之後《宣教日引》推出了PDF電子版/手機版。同工告訴我雖然困難重重,禱告的火在國內至今依舊燃燒著,我看到神不斷興起人加入宣教禱告的行列。

見證(三)

一位視障的香港姐妹過去都是使用宣教日引app。2020年宣教日引app下架,她有一段時間無法獲取《宣教日引》資料。後來她向我索取《宣教日引》手機版,我心想她怎麽看《宣教日引》呢?原來她需要使用視像的voice over來收聽,她就這樣忠心地為宣教禱告。對她來說,PDF手機版並不比app來得方便,但她卻因為手機版使她能繼續禱告而雀躍。我看到神能使用任何人參與祂的宣教大業,身體上的缺陷無法攔阻人為宣教禱告。

我本身也是《宣教日引》讀者,神常常藉著手冊中的靈修部分向我說話,在過程中體會與神親密的互動。去年,我覺得自己在為未得之民的禱告很沒有負擔,覺得那些未得群體離我好遠、很陌生。我感到納悶,總是提不起勁,很想突破,卻不知從何下手。後來,穎穎邀請我參加宣教日引同工的禱告會。我再次覺得作難,因為又要另外撥出時間參加一個禱告會。可是,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催逼著我:「你不是沒有負擔為未得之民禱告嗎?去參與宣教日引的禱告會,說不定到年底你回頭看時,你將從中領受祝福。」最終我去了。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在我沒察覺的時候我漸漸投入,對未得之民的負擔,每周的禱告會分享有關這些群體的資料等等,使我更迫切地為他們禱告。2020年的尾聲,我回頭看,神教導我委身和忠心的擺上,我的心靈深處被神大大地滿足,我從中領受了神滿滿的祝福。回想我和榮秀接手《宣教日引》新馬一帶的發行工作時,我們都不確定所收到的奉獻是否足夠一切的運作與印刷費用。

我向神做了一個禱告,求神供應一切所需。當時心中浮現一個聲音,說:「我會負責。」感謝神,這一路走來我看到的是神感動弟兄姐妹奉獻,他們忠心定時的奉獻讓我看到我的確無需為這一切操心,因為神必負責到底,祂只要我在崗位上忠心。我不禁贊嘆神讓我這樣經歷祂,將一切的榮耀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

陳梅蘭牧師
宣教日引新馬推廣同工

2022年中加入萬民福音使團負責推廣《宣教日引》及推動「宣教日引禱告小組」。

當我們在一起的365天

1 Oct 2023

禱告的操練

光陰荏苒,不知不覺參與《宣教日引》的服事已一年。一年前,當我放下牧養服事,正在思考未來要怎樣生活時,神卻為我開了另一扇門,一個新的服事機會,即為未得之民禱告。世上的「未得之民」眾多,雖然我經常在禱告中記念這些未得群體,但對他們的認識甚是膚淺。在他們的世界裡,我感覺自己像個外星人。從《約書亞計劃》2022年的統計所知,全球的未得群體約7400個,佔了世界人口的42.5%,他們大部分生活在「10/40之窗」。如果我們每天都為一個未得群體禱告的話,起碼要用20年的時間來為所有的未得群體禱告。

當我們在一起的365天,令我感恩的是能夠以禱告來服事未得之民。而且能夠與一班同路人服事未得之民,這純粹是神的恩典與憐憫。過去一年,我到訪了不同宗派教會分享為未得之民禱告的異象,包括長老會、衛理公會、聖道堂、信義會等。感謝神,無論是教會或機構,我們肩負着共同的使命與誡命,即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28:18-20),以及要盡心、盡力地愛神,並愛人如己(太22:37-39)。

當我們在一起的365天,在新的團隊服事,我面對不少的挑戰與學習。從教會到機構,從牧養到宣教,從熟悉到陌生環境的適應,還有在線上網絡虛擬世界的禱告服事,讓我更加體會自己的不足、有限。各種挑戰正說明我們需要倚靠神。神對我的呼召是「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首先,我的任務是以神的話去服事教會,並傳遞宣教與禱告的異象,尤其是為未得之民禱告。

一次出差前往300公里以外的某城市。途中,我牙痛得厲害。證道幾個小時前,我還覺得渾身乏力,但就在我證道的時候,一股力量支撐着我,使我忘記了疼痛。在軟弱中,我經歷了神大能的同在,還有屬靈同伴的代禱與支持。在軟弱中,主的話更成為我及時的力量與幫助,如以賽亞書30:20-21所說:「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此外,我的任務是推動信徒為未得之民禱告。猶如叨雷(R.A.Torrey)所說:「這時代,我們最需要的是:禱告、多禱告,更多的禱告。」在此,我誠懇地邀請您加入《宣教日引30分鐘線上禱告會》,這個專為未得之民禱告的平台。

• 我們的使命是推動為未得之民禱告。

• 我們的目的是陪伴信徒委身成為宣教禱告的勇士及裝備信徒成為宣教禱告小組帶領人。

我們的禱告是盼望眾教會落實為未得之民禱告。祈願聖靈動工,使我們成為禱告的大軍。無論是實體禱告會,或是線上禱告會,神的同在比一切更重要。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那裡就有主在我們中間(太18:20)。

當我們在一起,說明了我們是主內一家,共享同樣的指望。賴特(N.T.Wright)說:「基督徒真實的盼望是紮根在耶穌的復活中,期盼祂更新萬有,戰勝一切墮落、敗壞以及死亡,又將祂的愛與恩典、力量與榮耀充滿整個宇宙。」「主是真葡萄樹,我們是枝子」(約15:5),讓我們紮根在基督裡,與主連結並彼此連結,一起為主和福音作見證。

「萬民福音使團」很樂意服事眾教會,傳遞宣教的異象,以及推動宣教禱告的重要性。倘若貴教會欲安排講台服事,介紹《宣教日引》事工分享及舉行為未得之民的禱告會,歡迎與我們接洽。

讓我們為主興起,同心為未得之民禱告,見證神的慈愛和公義要在萬民中彰顯出來。以賽亞書61:11如此寫道:「田地怎樣使百穀發芽,園子怎樣使所種的發生,主耶和華必照樣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

宗旨

全球未得福音的群體都被記念,每一個未得之民都能認識和經歷基督的救恩。

使命

推動眾教會及信徒為未得之民禱告和關懷他們。
馬太福音24: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大使命的應驗必須建基在堅信神話語的懇切禱告和愛心關懷。

事工的方向

• 以禱告來守望未得之民:每天介紹一個未得之民,讓信徒認識他們的需要並為他們禱告。

• 以神的話來塑造眾信徒:每天分享一篇原文解經靈修,讓信徒明白神的心意並恒切禱告。

• 以行動來關懷未得群體:鼓勵信徒以行動關懷未得群體, 經歷宣教禱告是產生行動的事奉。

信仰宣言

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

我們相信聖父是全能、全知、全愛、全義的創造主及萬有的維持者。

我們相信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由童貞女受聖靈感孕而生,衪以無罪代替有罪,
藉著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作成救贖之功,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升到父神的右邊,
並將親自再臨,建立永恆的天國。

我們相信聖靈是三位一體真神的第三位,衪與聖父、聖子同質、同存、同權、同榮,
衪主要的工作是榮耀聖子耶穌,住在聖徒心中、引導、督責、賜力量,
使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我們相信全部新舊約聖經都是神無誤的默示,將神的旨意及拯教人類的計劃全部啟示出來,
是基督徒信仰及生活的最高神聖原則。

我們相信人是照著神的形像樣式被造的,在亞當裡墮落犯罪,全人類因而成為罪人,不能自救,
需要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並聖靈的重生,方能得救,得著新生命。

我們相信教會是一體的,由聖靈所重生的人組成,以基督為元首,
又接受主的大使命,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我們相信蒙救贖的人復活得永生,不信主的人復活被定罪。

宣教日引團隊

「萬民福音使團」1999年成立于美國。《宣教日引》由「萬民福音使團」籌劃與製作,團隊同工分別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和臺灣。同工們皆以義務或兼職的方式服事,分别負責翻譯、編輯、設計、行政及推廣等。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東南亞辦事處则成立於2019年。
《宣教日引》「每日未得之民代禱」資料過去20年是從英文原版Global Prayer Digest翻譯成中文再重新編撰,如今已經發展為由《宣教日引》編輯團隊與特約宣教筆兵撰寫,或與全球各地宣教機構合作共享資源。 「每日聖經原文靈修」則是從Hebrew Word Study by Skip Moen的Today's Word選取翻譯而成。翻譯好的文檔會經過整理、審閱、選題、編輯及校對,同時也編撰代禱地區專題導文和收集特約作者的宣教專欄。完成編輯後再交由設計團隊排版,完成的設計稿將發送至各地印刷與發行。
《宣教日引》繁體版由臺灣UMOT負責印制。 馬來西亞東南亞辦事處發行《宣教日引》 中文簡體版、網頁與語音APP管理更新、PDF電子版製作與發送。
我們在各地皆有同工負責推廣《宣教日引》,除了美國及馬來西亞,我們的發行夥伴還包括臺灣的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加拿大華福及新加坡福音自傳會,若你有意推動宣教禱告歡迎接洽。

賴木森牧師
Rev. James Lai

萬民福音使團董事會主席

現任福音自傳會(新加坡)主任。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道學碩士,並獲得美國西方神學 院宣教學(Intercultural Studies)博士學位。擁有超過四十年的布道、門訓、植堂、牧養及推動宣教事工的經驗。 宣教足跡遍滿世界各地,經常受邀主領差傳年會、差傳事工研討會、培靈會、布道會、教會領袖訓練會及教會退修會。

魏一恒牧師

萬民福音使團總幹事

生長於臺灣,到美國求學時接觸福音,畢業後在找工作期間由於屢受挫折而尋求、經歷神,因而歸信基督。在加州矽谷從事高科技工作逾三十年,並在教會中擔任長老,也參與宣教事奉,並在美福神學院完成聖經研究碩士。2015年蒙主呼召放下工作全職事奉,繼續在北美基督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學位。現在在三藩市真光浸信會牧會。

范張秀明師母
Esther Fan

宣教日引顧問/創刊人

成長於香港,畢業於伯特利神學院,1968-2000任職於國際福音協傳會,先後在香港教區負責基督教教育、扶貧及中國大陸福音工作和美國協傳會華人事工主任。現任職於萬民福音使團發行「宣教日引」,推動為未得之民禱告及聖經遊蹤中文課程與講座,同時擔任美國晨曦會福音戒毒事工行政同工。

黃穎穎

宣教日引主編

1992年畢業於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純美術系,曾任職中學美術教師十年。1999年開始參與文字事工,2003-2011年在「協傳培訓中心」擔任主編。2012年開始任職《宣教日引》主編至今,2024年馬來西亞神學院神學學士畢業。

ISA HSU

宣教日引責任編輯

臺灣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任職文字編輯及企劃。

張家恩
Joan Chang

宣教日引編輯

2018年畢業於臺灣中央大學化學系。在油畫材料研究領域打滾兩年後,於2021年加入臺灣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開始參與《宣教日引》文字事工。

鄭德發
Teeth

少年宣教日引主編

馬來西亞吉隆坡人。1994年於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系畢業,回馬即加入星洲日報兒童周刊部門,負責編寫,兼籌劃活動與營會,偶爾擔任寫作編輯的評審工作。2000年擔任《星星學堂》主編、故事作者。後期開始開始手操剪刀,開設社媒,剪輯影片、當故事導讀人。現任少年宣教日引《Z守望者》主編,同時也是《宣教日引》特約作者。

昭儀
Rita

宣教日引特約作者

臺灣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文字編輯 & EWI行政統籌

彭書睿
Ray Peng

宣教日引全球推廣義工

1976出生於臺灣台北,從小在學生福音工作的環境中長大也埋下胸懷普世大使命的種子。就學於東吳英文系時,全面參與學校團契與教會的服事,並在青年宣道大會中確立為主所用的心志。2002-2007年加入國際宣教機構OM的福音船「忠僕號」的事工。2012年開始擔任聯合差傳促進會秘書長,2018年初卸下秘書長職責轉換為理事長,成為華人教會宣教資源的聯結與動員者。

李以諾傳道
Ps. Enoch Lee

宣教日引加拿大推廣同工

馬來西亞東海岸關丹人。中文系畢業。後於台神及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分別修得道碩與神碩。在宣教、社會與歷史間來回探索。 2023年加入萬民福音使團,期待閲讀上帝在加拿大寫下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會如何指向那終極盼望。

謝冰兒
Maritza

宣教日引美國辦公室助理

1999開始與夫婿吳楒炯Sukin Hung擔任《宣教日引》全時間義工至今。

藍慧娟傳道
Ps. Vicky Lan

宣教日引北美推廣義工

世界餐福同工、東灣愛修基督教會傳道人、美國加州Blue Angel Financial Service執行長。2011年畢業於豐收神學院,從2010年開始在「教新移民學英文課」短講15分鐘,也參與跨教會的福音與宣教事工,教授Kairos課程,帶領短宣隊遠赴美國中部各校園、臺灣、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地。

陳梅蘭牧師

宣教日引新馬推廣同工

生長於馬來西亞, 高中時在異地求學而遇見主、歸向神。畢業後在金融機構任職。 曾在新加坡和臺灣接受神學裝備, 並獲得新加坡神學院之神學學士及教牧學博士, 以及中華福音神學院之道學碩士。三十多年來, 參與服事包括:牧養、教導與禱告, 而且積極推動宣教、植堂、佈道與門徒訓練。2022年中加入萬民福音使團負責推廣《宣教日引》及推動「宣教日引禱告小組」。

林榮秀

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主任

1990畢業於齊藤廣告設計學院,1995年開設廣告設計公司,1996年洗禮歸主,同時開始協助教會、宣教機構和神學院等設計網頁、宣傳刊物與書籍。2000年開始參與《宣教日引》馬來西亞簡體版設計工作。2003-2008年曾任協傳培訓中心吉隆坡辦事處主任。2019年在馬來西亞設立萬民福音使團東南亞辦事處,負責《宣教日引》網絡媒介管理與推廣及憐憫關懷事工。

潘淑玲

宣教日引東南亞辦事處行政同工

2004年畢業於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理科系環境科學士學位。2018年加入教會差傳部參與宣教服事。2019年加入萬民福音使團協助設立東南亞辦事處,擔任行政同工負責聯繋與跟進《宣教日引》教會訂戶及個人讀者相關事務。

林憶紜
Miuer Lin

宣教日引語音版策劃

臺灣花蓮人,銘傳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曾任電視新聞工作者、企業和NGO媒體公關。目前是兒童主日學老師、兒童宣教教育動員者,與同許多同路人一起集思廣益,帶著孩子們從小開始咀嚼大使命的滋味。

沈小嵐

宣教日引語音版粵語朗讀

當過電視編劇、雜誌主編,資深電臺DJ,負責清談節目,11年前轉為兼職。全職在宣教機構Network J飛躍網絡國際策劃布道會及聚會。為基督教新媒體網頁GoWentGone作者之一。

貝殼

宣教日引童心來禱告主持人

曾任故事島學習童樂園主持人、兒童聖誕音樂劇執行製作。目前是臺灣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兒童宣教教育同工、兒童主日學老師、童心來禱告節目主持人。

陳曉惠傳道

宣教日引馬來西亞推廣義工

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道學碩士),在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修讀神學碩士(主修宣教學)及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跨文化研究的部分課程)。難民禾場前線同工。

事工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