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宣教課程「Kairos」的時候,對課程中一部畫面老舊的黑白短片印象深刻。裡面一位晚清中國人對著同樣戴瓜皮小帽、留著長長辮子、身穿長袍馬褂,卻有著西方深邃面孔的宣教士問道:「你們英國人認識福音多久了?」
「大概幾百年吧!」
「什麼?」
那位內心火熱的中國人,不可置信地脫口道:「為什麼你們現在才告訴我們福音呢?」
我想許多人初蒙主拯救時,都會有這種「相見恨晚」的心情。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內地會宣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和他第一批受洗歸信者倪永發的真實故事。
他們來得及聽見好消息嗎?
回想起來,兩百年前的中國人也是未得之民,還好宣教士們來了。
幸賴當時西方教會和差會傾注資源,差派大量的宣教士來到亞洲,使得福音在中國沿海、內地和西北傳開,然後這些地方開始有了群體歸主的浪潮、忠實的本地門徒及同工。
那麼,對今天的福音邊緣群體(FPG)而言,他們什麼時候,才會等到有人來告訴他們福音呢?
做預備人心的工作
這個月我們要展開行動,首先為FPG中31個人口最龐大的群體禱告。
盼望神在我們和普世教會中興起差派運動,打發收莊稼的人去到他們當中;也藉由聖徒們的禱告,預備他們的心,成為領受福音的好土。
當這些FPG家庭接受神在基督裡的祝福,他們將會影響很多小FPG群體,接受神的救恩。
他們需要「聽」神的話語
聖經,是宣教工作是否能扎穩根基的一項重要環節,指引著信仰的教義和應用。即使在沒有文字的群體裡,聖經也能透過口傳故事傳播。我們的主在地上生活的時候,也是說故事講譬喻的高手,身邊常常擁擠著想聽祂話語的人。而新約聖經就記載著許多主的故事。
這31個大FPG群體主要都是口傳社會。閱讀對於某些識字率低和教育未普及的群體,是件吃力陌生的事。對此我頗有感觸。過去我想向家中的印尼姊姊介紹耶穌(她頭一次離鄉背井,來到臺灣工作),可惜我們對彼此的語言都相當陌生。當時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如果身邊有印尼文聖經多好!
後來我如願以償取得一本印尼文的新約聖經,歡喜又忐忑地拿回家送印尼姐姐。過幾天後,她主動跟我交流感想,我才知道原來來自爪哇鄉下的她,很小就沒有讀書出去工作了,許多字不認得。她用「頭腦痛痛」四個字和燒腦的動作,向我表達看不懂的困擾。那時我才意識到,我們習慣「讀」聖經,但有些人必須用「聽」的,才吃得到生命的糧。
那天,有兩種感傷的距離,浮現於近在咫尺的兩個人和一位神中間。其中一種令人感傷的距離,就是一個福音未聞之民,他就來到你屋簷下了,你卻不知如何向他訴說神的故事。另一種讓人感傷的距離,就是他終於打開母語聖經了,卻無法閱讀。
像這種例子,母語的有聲聖經和影音福音資源就至關重要了!將有助他們完整地傾聽福音、理解和接受。對於心靈的更新及轉變有著關鍵作用。因為信心是從聽道來的,生命轉變來自於順服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