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為穆斯林禱告

殷勤待客 拉近關係

本月當我們在穆斯林齋戒月期間, 用30天為他們禱告時,
期待文章中所描述各種不同穆斯林文化中的
待客之道能帶給你啟發。
如果你身邊有穆斯林,
可以透過接受他們的款待拉近彼此的關係;
也可以學習他們熱情待客的精神,
把耶穌的愛和救贖與他們分享。
5月2020 整理 黃穎穎

我寫這篇文章時,剛從訪宣回來,聽到兩個關於穆斯林接待客人的故事:

故事 1

有一個短宣隊學習主耶穌差派72個門徒的榜樣(太10:7-15),操練去到短宣目的地時,不安排任何住宿,憑信心看當地有哪家人願意接待他們,他們就去留宿,並與主人分享福音。

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會有人肯打開門接待3個陌生人住到自己的家嗎?尤其那是一個治安不太好的國家。然而,他們去的是一個穆斯林地區,而穆斯林向來有美好的待客文化,就真的有一個家庭願意打開家門接待他們,並且願意與他們敞開地分享。

那個晚上,享用了女主人預備的豐富晚餐,大家邊吃水果邊聊天,很自然聊到各自的信仰。一開始純粹是彼此交流,過程中聖靈感動其中一個短宣隊員說:「你所相信的是父母傳承給你的宗教;我所相信的卻是我親身經歷的神。」這句話觸動了主人,當他聽到短宣隊員經歷神的見證,感到有點震驚。接著他們有機會討論了兩個問題:一、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第二,聖經是上帝的話,我們要閱讀並遵行神的話。

雖然主人沒有立刻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但是他的伊斯蘭信仰已經動搖,他相信耶穌是與眾不同的先知、耶穌並沒有死,如今他在天上,並且還要再次回來;他也願意讀聖經,更多了解基督教信仰。

短宣隊員在這個家庭住了3天,臨走時主人還給了短宣隊員回程路費。

故事 2

他是一個美國人,在17、18歲時接觸到「10/40之窗」的宣教異象,開始對宣教有負擔,並尋求神對他的心意。那段時期,他常參與的一個宣教機構正準備在巴基斯坦展開穆斯林事工,但他很抗拒去巴基斯坦,也不想向穆斯林宣教,三番四次逃避這個呼召。然而,最終他還是順服聖靈的感動參加巴基斯坦短宣,到當地去看一看。當他去到巴基斯坦,馬上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在那次的短宣期間,他病得很嚴重,得到當地巴基斯坦人溫暖的接待和照顧,完全改變了他對穆斯林的感覺。

短宣以後他回到美國,從那時起他所做的事,無論是唸書或工作,或接受裝備,都是為了有一天要再回到巴基斯坦而做準備,就連找交往和結婚對像,也事先和她說明,自己一定要回去巴基斯坦長宣。

當一切準備就緒,他和妻子正要出發前往巴基斯坦時,卻發生了911事件,全部在巴基斯坦的外國人都要離開這個伊斯蘭國家,而他們卻千方百計要進去巴基斯坦,只是申請不到簽證。

神有美好安排,後來把他帶到印度,在向穆斯林宣教的事工上,被神大大使用。

兩個見證都始於穆斯林的接待。
穆斯林的好客能使人很容易聚在一起;
也為我們提供了與他們接觸和對話的機會,
何嘗不是一個美好的福音橋梁?

殷勤待客在伊斯蘭文化中是很重要、甚至是最核心的部分。對客人親切慷慨被視為是人對神應盡的義務;因此,許多穆斯林認為歡迎客人並尊榮他們,就是尊榮神並歡迎神。

按照伊斯蘭傳統,一個陌生人來到一個穆斯林的家中,可以享受3天的款待。在北非的沙漠地區,一個貝督因人(Bedouin)看到來自遠方的陌生人,他只要喊一聲「這是我的客人」,即有權款待這位陌生人。主人必須為客人準備一頓豐盛的飯,即使主人家庭很貧窮,也必須準備。今天,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仍然持守這傳統。在一些不發達國家,穆斯林 的生活條件很差,但他們一定會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客人。

阿拉伯穆斯林對訪問他們家庭的客人最常說的兩句話是:「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和「祝你在這裡一切平安。」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待客之道,但特徵都是慷慨和犧牲奉獻,不管自己多麼貧乏和不足,他們看重的是能與客人分享,並視為是一種榮幸。即使在齋戒月期間要專注禁食,但他們還是會費心思預備豐盛佳餚,以備日落之後可以與人分享。

我的教會有個單身的姐妹,
多年來她的穆斯林鄰居都會把煮好的
美味佳餚放在她門口,待她回家時可以享用。
她也經常關心鄰居的需要,
幫忙載送沒有交通工具的他們去辦一些事。

如此彼此關心和互相幫助的情誼,
把兩個不同信仰和種族的生命拉近了,
也讓神的愛在尋常生活中涓涓流淌到枯乾的心靈中,
期待有一天能滋潤他們的生命。

如果你身邊有穆斯林,
可以透過接受他們的款待拉近彼此的關係;
也可以學習他們熱情待客的精神,
把耶穌的愛和救贖與他們分享。

4月24日至5月23日內容轉自《2019為穆斯林世界禱告30天》,蒙30天國際中文組允許使用,謹此致謝!
若要使用今年的30天齋戒月禱告手冊與全球基督徒同步禱告,請參閱www.pray30days.org向各區分銷處訂購。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08天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015月

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UAE〉)因石油財富而舉世聞名以前,是以古老的海潛採珠技藝著稱。每年的5月至9月期間,傳統帆船載著男人駛入波斯灣採集珍珠,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一天當中潛水多達50次之多。
當季的獲利在分給船長及船員之後,多數潛水伕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作為危險又艱鉅工作的報酬。
儘管很窮,但阿聯酋人仍然以熱情好客為傲,他們可以不問緣由就招待陌生人住宿、供應飲食,至少3天以上。
過去40年來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此地的社會景觀,潛水採珠幾乎消失殆盡,然而慷慨待客的文化依舊堅持著。裝飾華美的接待室(客廳)總是保持整齊,隨時可以接待過客。他們通常會預備棗子、堅果、咖啡、茶和精心烹調的菜餚來招待客人。
如今他們生活富裕,更能夠奢華地招待賓客,阿聯酋人住在摩登世界裡最高級的住宅中,享受著祖父母輩作夢都不敢想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屬靈生活依然貧窮。
在海蚌中發現珍珠的機率只有千分之一,但阿聯酋人信主耶穌的比率比這個更低,大約低於5萬分之一。阿聯酋人可能仍要冒著一切的危險尋找一顆貴重的「珍珠」,一顆將會改變他們生命、永恆的珠寶。

代禱文

天父,阿聯酋人不知道天國好像珍珠一樣貴重,求主向他們彰顯你的一切美善計畫,使他們願意不計代價追求上帝的國度。禱告為數不多的本地信主者能夠剛強壯膽與家人和朋友分享赴宴;也禱告更多居住在當地的外籍基督徒,能有機會向阿聯酋人分享福音。禱告阿聯酋能成為這個地區的光與祝福。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天國又好比商人尋找好的珍珠,
發現一顆貴重的珍珠,
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
買下這顆珍珠。

太13:45-46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09天
土耳其
Turkey

025月

我走過一條骯髒的土耳其街道,進入一間乾淨的公寓。我的朋友用親吻和微笑迎接我。我到她的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鞋子,免得把泥土帶進來弄髒了她的家。我沒有隨身帶著拖鞋來,所以女主人拿出她特地為客人預備的拖鞋給我穿,然後領我進到專門招待客人的會客室,讓我坐在一個合適的位子上。
一位年長的伯母坐在最尊榮的位子上,這是離門和通風裝置最遠的座位。我上前問候她,親吻她的手並用我的頭輕觸她的手,以此表示對她的尊敬。女主人的女兒給我科隆香水,倒在我掬起的手中清洗我的手。
她們端給我土耳其咖啡、附帶一杯水和一片土耳其甜點,有時候女主人也會招待我喝土耳其茶,配著鹹的或甜的餅乾。在特別的場合裡,她也會邀請我全家人一起吃早餐,可以悠閒地吃,有很多時間聊天和喝不完的茶。
我們談論著她失業的兒子,還有衰弱的婆婆。她說「阿拉若願意」(Insha’Allah),他們就會得到供應,至於阿拉是否關注這些事情,她卻一點信心也沒有。她很熱切地接受了我要奉爾撒的名為她禱告的提議,只是很驚訝我指的是當下!

代禱文

天父,潔淨的重要性反映出人深切期望得到神的接納,求聖靈光照土耳其人,使他們知道主耶穌一次流出寶血能徹底洗淨人,並且靠著主耶穌的公義,我們被上帝無條件的接納。為近來土耳其政經情勢動盪失穩禱告,求主使感到恐懼與不安的人民能夠遇見賜平安的主。求主賜給這個國家的執政者有智慧和愛民的心,也讓這國家能夠有更多宗教的自由。為土耳其的信徒禱告,求主使用他們邀請主耶穌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彼得對他說:「你絕對不可以洗我的腳!」
耶穌回答他:「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
西門.彼得對他說:「主啊,不僅是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

耶穌對他說:「凡洗過澡的人不需要再洗,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 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約13:8-10

所以,弟兄們,既然我們靠著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既然我們有一位偉大祭司治理上帝的家,
那麼,我們該用誠心和充足的信心,同已蒙潔淨、無虧的良心,
和清水洗淨了的身體來親近上帝。

來10:19-22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0天
吉布提的阿法爾人:沙漠中的駱駝乳
Afar of Djibouti

035月

用駱駝乳招待陌生人對阿法爾人(Afar)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了。通常他們會把駱駝乳盛在淺碟子裡,如果客人拒絕的話,是很沒有禮貌的事。
阿法爾人相當看重傳統,他們住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亞與埃塞俄比亞三角區域內的低地,酷熱和乾旱是族人日常生活的寫照,因此他們常常要將牛群從一個放牧地遷徙到另一個。 基本上阿法爾人是凶悍的戰士,令人害怕。他們是驕傲的穆斯林,幾個世紀以來堅定地捍衛自己的國家和文化。
自從多個國家的邊界將他們的領土分割之後,爆發了幾場戰爭,大約有160萬阿法爾人被邊緣化。乾旱及缺水將他們逼進少數幾個城市的貧民窟,在那裡這群過去自傲的牧人與戰士成了少數民族,和其他種族的人混居在一起。他們不再具有政治影響力和自主權。
幾十年前福音曾傳到阿法爾人當中,已經有阿法爾語聖經翻譯完成。然而,福音似乎並沒有進到人們的心裡。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間,神蹟奇事不斷發生,如今有一些阿法爾人已經追隨主耶穌。因著異夢與異象他們接受了信仰,同時偏見和部落主義卻也使得他們沒辦法在信徒當中過團契生活。信任需要時間培養,且要能認知到在上帝的家中大家是成為一體的。雖然新信徒經常受到家庭和政府的逼迫,他們仍勇敢地傳遞福音。

代禱文

天父,祈求幫助阿法爾穆斯林背景歸主者建立彼此信任關係,使他們的屬靈生命能夠在團契關係中成長。「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求主幫助每一個信徒能夠經歷聖靈所賜的合一,使合一的見證能夠祝福那些還沒有信主的人。求主幫助宣教工人能順利門訓初信者,給他們有亮光與智慧。依循傳統生活的阿法爾人需要有牧場與水源,求主供應他們所需。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
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和平彼此聯繫,
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
正如你們蒙召,
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

弗4:2-4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1天
中國的回族穆斯林
Hui Muslims in China

045月

全中國有超過1,050萬回族穆斯林,主要定居於西北。非回族的人應邀到回族朋友家作客,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也表示你得到他們的信任。
主人會給客人先遞上一盅具有回族特色的蓋碗茶。茶碗裡除了茶葉之外,還會加入其他東西,多達8樣,包括蜜餞和乾花,如紅棗、冰糖、菊花或玫瑰,這茶名叫「八寶茶」。
如果回民邀請客人到家裡用餐,主人通常不會與客人同席,反而是謙虛地站在一旁招待客人。回民絕不浪費食物,即使有屑屑掉在桌上,他們也會用手掃起來送進嘴裡吃掉。
有一次,我受邀參加一個回民朋友家裡的饗宴,眾人推我為「最尊榮的貴賓」,請我坐在餐桌正中央的位置。在一道道的佳餚送上來之後,最後一道端上桌的是一大盤肥雞,就放在我的面前。所有人都看著我說:「因為你是我們的貴賓,你一定得把雞屁股吃掉,否則我們不可以離開這家。」對一個外國人來說,這真是個超乎意料的經驗。

代禱文

天父,祈求幫助非常注重榮譽與羞恥的回族,能從害怕受羞辱和追求榮譽的包袱中得釋放。但願非常殷勤好客的回族可以認識主耶穌,願意接受主耶穌的邀請,進入神的家中。禱告基督工人能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
和平、忍耐、恩慈、良善、
信實、溫柔、節制。
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
是已經把肉體與肉體的
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我們若靠著聖靈而活,
也要靠著聖靈行事。
不要貪圖虛名,
彼此惹氣,互相嫉妒。

加5:22-26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2天
蘇丹馬薩利特人
The Masalit of Sudan

055月

我們花了幾個小時的車程,傍晚終於抵達一個介於蘇丹和乍得邊境,滿布塵埃的小鎮。街道上煙霧瀰漫但充滿笑聲,清真寺喚拜塔傳出的聲音穿過茅草屋頂。我們停在有矮牆環繞著的兩間小屋前面,滿懷期待和喜悅步入屋內。這是我們的家,已經好久沒回來了。
我們屬於馬薩利特族(Masalit),是達爾富最大也最貧窮的部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偏遠的福音未得之地之一。達爾富有800萬人口,是數十個穆斯林部族的家鄉。然而這塊土地歷經戰爭蹂躪,導致馬薩利特人四散到各地:有的人流亡西方變成難民,有的人勇敢地帶著大夢想,乘著小船橫越地中海;有的人往北到撒哈拉淘金,還有人遷移到非洲一些大城市的貧民窟。無論我們去到哪裡,都不會忘了自己是誰,我們的心緊緊繫著自己的家鄉和文化遺產,時刻都期盼返鄉的一天。
「Kinde!」(問候語)我們問候在樹蔭下乘涼的人群,他們非常驚喜,接著就慶祝我們的歸來!12年前我們離開故鄉時還是個小男孩,如今返鄉已經長大成人。
那一晚,鄰居們聚在一起,宰羊、敲打各種鼓,我們一同歡慶,彷彿回到過去美好的時光。大家喝著本地飲料Kirimta,忘情地在星空下歡喜跳躍,直到太陽升起,星星隱沒。 在這寶貴的時刻裡,我們暫時忘卻了悲傷,但是無法忘得太久!馬薩利特人需要您!

代禱文

天父,禱告馬薩利特人能夠重建被毀的家園,並能與那些錯待他們的人和解。禱告今年能降下豐沛的雨水,使大地復甦不再有饑荒。禱告神的恩雨降下,使馬薩利特人也能宣告:「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不過,你們是被揀選的一族,
是君尊的祭司,
是神聖的國度,
是屬上帝的子民,
要使你們宣揚那召你們
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你們從前不是子民,
現在卻成了上帝的子民;
從前未曾蒙憐憫,現在卻蒙了憐憫。」

彼前2:9-10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3天
中亞的帕托里斯人
Pamiri of Central Asia

065月

帕托里斯族(Patoulis)是獨立又強壯的山地原住民,他們可以和友人一整天輕鬆地徒步翻山越嶺。原先他們居住的山區是車輛無法到達的,不久以前才開始修築道路,(使用了大量的炸藥!)讓山區有需要的人得以與外界接觸。許多人是一生頭一次到市場採買,並且得到急需的醫療服務。
帕托里斯人與世隔絕的生活讓他們殷勤好客到了自我犧牲的程度。因為當地既沒有商店也沒有賓館,在危險的山路上,民宅便成了惟一能讓疲乏的旅客休息之處。他們會為客人準備硬玉米麵包,蘸著紅豆湯或優酪乳丸子湯吃。不論來了多少客人,他們都說:「阿拉會有供應。」
在中亞只有約30萬帕托里斯人,大致分屬5個民族,說不同的語言。他們生性誠實、講話直白、擅長開一些無傷大雅的惡作劇。然而,他們的生活卻長期為衝突、宗教律法、暴力、疾病和死亡所苦。因為害怕家族仇殺、食物缺乏或期望孩子能受教育等等原因,許多人離開了山區。極端伊斯蘭主義也在這個地區帶來衝突、並散布恐懼。
一位經歷過許多難處的帕托里斯婦女法蒂瑪說:「我可以對付可怕的痛苦,但讓我感到絕望的是我既不知道錯在哪裡、也不知道我的景況是否會變好。」直到如今,他們當中還沒有人找到在基督裡的希望。

代禱文

天父,禱告帕托里斯人能早日找到永恆的平安、盼望,並認識上帝真實的本質和祂豐盛的生命。禱告帕托里斯人能得祝福,福音遍傳在他們的山上。莊稼的主啊!求你差遣做工的人出去收你的莊稼。求主在這地區興起門徒訓練,幫助許多帕托里斯人能遇見基督。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
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
並且得的更豐盛。

約10:10

在山上報佳音,傳平安,
報好信息,傳揚救恩,
那人的腳蹤何等佳美啊!
他對錫安說:「你的上帝作王了!」

賽52: 7

所以,你們要求莊稼的主
差遣做工的人出去收他的莊稼。

太9:38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4天
孟加拉族穆斯林
Bengali Muslims

075月

在孟加拉(Bengali)穆斯林的婚禮上,主人家是非常熱情好客的!記得我曾參加一個鄉村婚禮的喜宴,縱然已經飽到無法再吃下任何米飯和咖哩了,主人還是微笑著拿來更多的食物。我企圖用左手伸進盤子裡「玷汙」食物,暗示若再給我食物其實就是浪費了。但就在我伸手之前,主人已經果決地用勺子把食物舀進我的餐盤裡了!
每次到孟加拉人家中拜訪,他們一定都會準備餐飲招待客人,即使這家人明顯是到了3餐不繼的地步,他們也會如此做。他們認為殷勤待客是一個極大的榮耀,招待是否豐盛更是與榮譽有關。
孟加拉穆斯林在孟加拉人口中占大多數,也是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中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穆斯林族群(僅次於阿拉伯穆斯林),人口有一億八千五百萬,是一個很大的未得之民群體。不過,近年來已有愈來愈多的人開始信仰主耶穌。
1809年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已將聖經翻譯成孟加拉語。

代禱文

天父,祈求幫助孟加拉族穆斯林能夠接觸到神的話語,他們的心能夠被神的話摸著,得著生命。求主紀念住在印度省分內的孟加拉族穆斯林,他們是少數民族,因而前景未明,求主保守他們有平安。祈求境內宗教團體之間能夠和平共處,並有明智的治理。為日益增多的孟加拉族穆斯林背景的信徒禱告,求主為他們預備門徒訓練的資源、強而有力的團契,以及面對逼迫的勇氣。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
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
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
都能刺入、剖開,
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被造的,
沒有一樣在他面前不是顯露的;
萬物在他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我們必須向他交賬。

來4:12-13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5天
美國芝加哥的穆斯林
Muslims in Chicago, USA

085月

美國芝加哥地區的穆斯林人口超過50萬,來自全球各地。芝加哥西郊的杜佩奇郡是全國穆斯林最多的地區之一,約有6萬,占杜佩奇郡人口的6%。不同國籍的人散居在這個區域,有的群體在社區內形成聚落。 南亞人多數居住在芝加哥北郊號稱「小印度」的地區;不同國籍的阿拉伯人則居住在南郊;而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以及非洲各地的人則多數是難民,他們在城市和郊區各處以經營商店或餐館維生。幾乎每個社區都可看到華麗的大型清真寺和店鋪前的小型清真寺。
來到美國的穆斯林,通常會有更多機會透過信靠主耶穌來尋求上帝。教會、福音機構和個人經常藉著接待和英語教學,打開與這些穆斯林分享福音的門;穆斯林也樂於接待來訪的基督徒,以茶飲、水果、零食招待客人,甚至吃一頓中東或南亞地區的美食料理。
友誼愈深厚,基督徒對穆斯林朋友的生活支援就能愈多,陪伴他們禱告也能愈多;像是為孩子能適應美國學校的學習、為家鄉仍在戰亂中的家人、為學習英文、為找工作、為交新朋友等需要禱告。

代禱文

天父,禱告芝加哥基督徒能讓當地穆斯林看見基督的榮光。禱告讓穆斯林背景的信主者和穆斯林尋道者,能在族群團契和查經班中相遇,好讓他們對基督的信心和委身都能不斷加增。禱告芝加哥的穆斯林移民能適應美國的生活、教育、語言、交誼。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他從一人造出萬族,
居住在全地面上,
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
和所住的疆界,
為要使他們尋求上帝,
或者可以揣摩而找到他,
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徒17:26-27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6天
伊朗和伊拉克的卡卡伊人:熱情好客的小鬍子!
The Kaka’i of Iran and Iraq

095月

卡卡伊人(Kakai)自稱為「ahl al haqq」,意思是「真理之民」。他們屬於庫爾德族(Kurdish),主要居住在伊朗和伊拉克,人口有500多萬,他們說庫爾德語、阿拉伯語及波斯語。卡卡伊男子唇上常蓄著小鬍子並以此為豪,因為他們視此為宗教信仰的象徵。
卡卡伊人是官方登記的穆斯林,受伊斯蘭教法約束。然而,他們喜歡遵循自己的祕密宗教,就是所謂的「Yarsanism」,一種類似蘇菲派的混合信仰,但因為政府禁止談論這種信仰,外界其實並不瞭解它。
「Yarsanism」形成於14世紀晚期,並深受伊斯蘭神祕主義的影響。如同蘇菲派一樣,卡卡伊人渴慕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男男女女都是熱情的音樂家,喜歡在每週的聚會中一起歌唱。由於身為少數民族且常受鄙視,卡卡伊人感到與本國的基督徒有歸屬感。許多人在家中都有象徵主耶穌的圖片,但是卡卡伊人很難跟隨主耶穌,因為這樣等同是背叛他們的信仰、家庭與社會。
卡卡伊人會盡其所能的款待客人,他們的待客方式非常的東方化,即便很窮、自己所擁有的很少,但榮譽感總會驅使他們付出和給予。所以凡到卡卡伊人家做客的,總少不了要喝杯咖啡、飲料和吃些點心。

代禱文

天父,為身居弱勢、常被忽略和騷擾的卡卡依人禱告,求主供應他們在生活上一切所需的。求聖靈感動卡卡伊人的心,使他們願意向神敞開,幫助他們知道神願意和他們建立親密關係。耶穌又對眾人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裡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求主讓卡卡伊人可以得著生命的光,使他們不必走在黑暗中。為少數基督的跟隨者禱告,求神堅固他們的信心,使用他們將光與真理帶進這個「真理之民」的族群中。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只有上帝藉著聖靈把這事向我們顯明了;
因為聖靈參透萬事,
就是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
照樣,除了上帝的靈,
也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
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
而是從上帝來的靈,
為使我們知道上帝把恩賜賞給我們的事。
我們也講說這些事,
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語,
而是用聖靈所教的言語,
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

林前2:10-13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就是世界的光。
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裡走,
卻要得著生命的光。」

約8:12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7天
摩洛哥的服喪文化
Pray for Morocco

105月

摩洛哥的文化雖以熱誠殷勤著稱,卻也可能對一些家庭造成無比的壓力。尤其是遭逢親人離世時,這種壓力就顯得特別沉重。
當我住在摩洛哥時,有一位鄰居的母親過世了,我帶了一盒方糖去慰問她。在摩洛哥的文化中,糖是向在服喪中的人致哀的合宜禮物。
我的鄰居接過方糖,走進廚房泡了壺薄荷茶,然後加進這方糖。薄荷茶是摩洛哥的傳統飲料,適合在各種場合飲用。她接受了我送她的方糖,卻又把方糖沖入茶中回贈給我,表示就算是在哀傷當中,對一個來自不同文化、不懂她母語的陌生人,她也不減熱情。既使在最難過的日子裡,她還是對我展現出溫暖與殷勤。
糖是摩洛哥傳統的禮物,然而死亡對穆斯林家庭而言絕不是甜蜜的。他們沒有得救的確據,也不確定死後能否進入天堂。死亡的痛苦或許能促使穆斯林思考自己的永生,有的人也可能因此在主耶穌裡尋找永生的確據。願他們嘗到、也看到全能神的美善。

代禱文

天父,為摩洛哥的穆斯林禱告,特別是為女性禱告,但願她們能認識到主耶穌的軛是容易的、祂的擔子是輕省的。禱告摩洛哥的基督徒能對服喪中的穆斯林鄰居格外地敏銳,把握機會表達慈心和愛心。禱告摩洛哥人能有管道接觸到上帝的話語,讓他們能經歷上帝真理的甘甜。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
我要使你們得安息。
我心裡柔和謙卑,
你們當負我的軛,向我學習;
這樣,你們的心靈就必得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
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太11:30

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
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詩119:103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8天
厄立特里亞及埃塞俄比亞的薩霍人
The Saho People

115月

因為心裡相信就必稱義,用口承認就必得救。經上說:「所有信靠他的人,必不致失望。」其實並不分猶太人和希臘人,因為大家同有一位主;他厚待所有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羅馬書0:10-13新譯本)
我們沿著埃塞俄比亞(Ethiopia)和厄立特里亞(Eritrea)的邊界旅行,為了和一個信主的薩霍人塔斯非(Tesfay)見面。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始於20年前,戰爭已持續許多年,但最近已漸趨和平。 我們來到一個小村莊,一位本地的信徒接待我們。他為我們預備了熱咖啡和尚有餘溫的爆米花。玉米並非生長在高原地區,但在厄立特里亞的沿海地區種植了許多玉米,大部分薩霍族人(Saho)就居住在那裡。我們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等待。
薩霍族人口大約30萬。他們是穆斯林,以務農及放牧維生。自從1993年厄立特里亞獨立後,他們的部落區域被國界劃分為二,國界兩邊布滿軍隊、坦克和砲兵,隨時準備開火。
厄立特里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被意大利占領,因此薩霍族當中有少數人信奉天主教。雖然薩霍語的聖經翻譯持續在進行中,但令人驚訝的是,目前薩霍語聖經翻譯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
經過漫長的等待,塔斯非(Tesfay)終於到了。他花了6個小時翻山越嶺來見我們。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主耶穌介紹給他的鄉親。塔斯非很開心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來看他。我們一起禱告後就踏上歸途,但我們會一直保持聯絡,好知道上帝如何繼續在薩霍人之中動工。

代禱文

天父,你厚待所有求告你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求聖靈感動薩霍人曉得求告主名,並且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的救恩。禱告聖經的文字及語音翻譯可以順利早日完成,讓所有薩霍人都可以聽到上帝的信息。為邊境有持續的和平和穩定發展禱告,讓塔斯非在山區努力工作的穆斯林朋友都可以獲得日用的飲食。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告他呢?
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
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
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羅10:13-15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18天
索馬利亞的索馬利亞人
Pray for Somalis

125月

「Ma nabad baa?」這是一個常見的索馬利亞(Somali)問候語,意思是「平安嗎?」
索馬利亞人(Somalia)有時對陌生人會採取保留和懷疑的態度。非洲之角的新聞常常都是與政治動盪、衝突、乾旱和飢餓有關。對許多人而言,為生存打拼是很現實的事,因此和新朋友打招呼時,問安是很自然的事。眾所周知,索馬利亞人有很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往往會保護他們文化的祕密,不輕易和人分享。
聽起來好像很冷淡,但多數人遇見索馬利亞人時,仍舊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及友善。
最近,一位索馬利亞朋友邀請我到他家,他的家人招待我喝索馬利亞茶、吃駱駝肉製作的點心。我和朋友坐在地板上聊天、享受美食,孩子們跑來跑去玩耍,女人則在廚房裡聊天。這真的很棒,很平靜的時光!我與索馬利亞人交往的經驗是,儘管需要花一段時間來建立關係,只要有了信任感,他們就會接納你進入他們的生活。剛硬的外表下其實有柔軟的心!
索馬利亞人口約有2,000萬,其中許多人生活在全球各個不同國家。當他們在國外問候新朋友「平安嗎?」通常得到的回應是什麼呢?當我們接待索馬利亞的朋友時,熱情款待至關重要。 要歡迎、關心他們,好讓他們經歷平安。

代禱文

天父,禱告索馬利亞人能經歷到在耶穌基督裡的平安,因為你應許「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求主憐憫正飽受乾旱和戰爭蹂躪的索馬利亞人,是他們能夠早日過和平的生活。求主幫助散居各地的索馬利亞人,為他們預備有基督徒以熱情接待他們,向他們展現真平安和耶穌基督的愛。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
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14:27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0天
中國的維吾爾族穆斯林
Uighur Muslims of China

135月

穆哈莫德(Mahmud)是我們的學生也是朋友,他邀請我們到他家過「古爾邦節」(Korban),又稱為「宰牲節」(Eid-al-Adha),這是記念亞伯拉罕甘心獻上兒子的日子 。
我們一開始先喝香茶,桌上擺滿水果、糕點和烤餅。主人分別為男人和女人打來清水,淋在手上洗手,然後提供毛巾擦拭。
之後,宴席開始!穆哈莫德的父親慎重地將一個烤餅撕成兩半遞給我們。我們將餅蘸著羊肉蔬菜燉湯吃(羊肉就是當天早上獻祭的羊)。接下來,我們便吃自製手工麵條。把這兩道菜餚吃完,我們以為這頓飯就此結束了,但很快主人又端出餃子來,是南瓜拌肉做的餡,這時我們真的很後悔先前吃得太多了!幾個小時之後,我們正擔心有點打擾太久了,最後一道菜又上桌了,是很大盤的手抓飯(Pilaf Rice)加上煮熟的羊肉拼盤。最後,穆哈莫德的父親比了一個手勢,每個人都舉起手來跟著他感謝禱告,將手掌滑過我們的臉上,然後說:「阿們」。
傳統維族式的殷勤熱誠令人無可抗拒。通過美食和熱情的態度,維吾爾族主人向我們展現了尊榮和友誼。身為他們的客人,我們也應該對他們的慷慨致上最深的謝意來尊榮他們、取悅他們。
我們與穆哈莫德一家人吃飯是幾年前的事了。今天,維吾爾文化正遭受到政治和社會變遷帶來的挑戰。維吾爾人必須找到能維護其榮譽和熱情好客的新方法。

代禱文

天父,祈求讓熱情好客的維吾爾人,能早日認識同樣渴望接待他們進入神家中的全能真神,求聖靈感動他們願意敞開心回應神愛的邀請。禱告中國眾教會能來接觸他們的鄰舍維吾爾人,關心他們、與他們分享福音的好處。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宴席。 他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邀的人來赴宴,他們卻不肯來。 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去告訴那被邀的人, 我的宴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 請你們來赴宴。』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個到自己田裡去, 一個做買賣去。其餘的抓住僕人,凌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燬他們的城。

於是王對僕人說:『喜宴已經齊備,只是所邀的人不配。 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見的,都邀來赴宴。』 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招聚了來, 宴席上就坐滿了客人。王進來見賓客,看到那裡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 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裡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 於是王對侍從說:『捆起他的手腳,把他扔在外邊的黑暗裡; 在那裡他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太22:1-14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1天
桑給巴爾的斯瓦希里人
Zanzibar– The Swahili People

145月

桑給巴爾群島上的斯瓦希里人熱情好客的文化流傳已久。不管是走在石頭城的街道上,或是穿越一個村落,無論到哪裡總是會聽到「Karibu」這個歡迎你的字眼。基於好客的文化,許多人都會預備好迎接你到他們家,傾聽你傳講福音,就好像我們在比比(Bibi)身上所經歷的。
桑給巴爾有140萬人,其中99%自稱是穆斯林,但生活中依舊仰賴許多巫術。桑給巴爾曾經是東非的奴隸交易中心,並且號稱具有東非最厲害的巫醫。
那次,我和同工在探訪過許多病人,並為他們禱告之後,被帶到漁村郊外,進到一間小泥屋裡最裡面的房間,只見在我們面前躺著一位名叫比比的老婦人,黑暗之中幾乎看不見她虛弱的身軀。
她虛弱地躺在床上,告訴我們她日日夜夜都在想著屬靈的事,琢磨著在來生的居所,她說:「我想要進天堂,希望我積的功德夠多。」
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告訴她,耶穌基督早已為她成就了救恩。當比比一聽到這福音,她驚呼:「這正是我日夜祈求的啊!」

代禱文

天父,但願有許多桑給巴爾的穆斯林早日能夠聽到福音,知道你已經為他們預備了永恆的家,使他們得到救恩的確據。為在桑給巴爾服事基督的工人禱告,求主為他們打開傳講信仰的門。思想如何為初信者禱告,幫助他們透過門徒訓練使初信者得以成長。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不但如此,我已把萬事當作是有損的,
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
為要贏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裡面,
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
而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基於信,
從上帝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
知道他復活的大能,
並且知道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或許我也得以從死人中復活。

腓3:8-11節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2天
科希斯坦人的殷勤熱誠
Pray for Kohistan

155月

科希斯坦(Kohistan)意思是「群山之地」,位於巴基斯坦北部沿著印度河和山谷邊的區城。那裡大約有60萬科希斯坦人聚居在不同的部落。他們是在17世紀時成為穆斯林,並在1976年被納入巴基斯坦版圖。印度河將他們分隔成兩種不同的主要語言區:希納語和印度科希斯坦語,這兩者都是極少受到研究的語言。
在這裡大多數的爭議或犯罪案件都由村長擔任仲裁者。在村長做出判決或是在案件達成協議之前,被控有罪的人可以先逃到避難塔中暫居。但是血債血還的私下復仇仍然普遍存在,此外還有失業的問題,以致許多科希斯坦人選擇遠離家園。在那裡的科希斯坦信徒很少很少。
一位宣教工人提到:「我到上村探訪一個家庭。我背上背著一個小孩,手上牽著另外一個,走在漫長的上坡路上,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到了上村的時候,我已經精疲力盡了。我的朋友馬上放下正在洗的衣服,打開重重的門領我到中庭的一張床上休息。她的大孩子們在伊斯蘭學校上課,比較小的孩子在玩彈珠,我的兩個孩子也和他們一起玩。這家人其實很窮,但我的朋友還是準備了茶和羊奶招待我,但是她自己的茶卻不加羊奶。」

代禱文

天父,懇求差派人去到這個偏遠的地區當中,幫助科希斯坦人改善醫療水平,使他們能獲得妥善的醫療照顧。若是本地的耶穌門徒開始增長並傳遞基督信仰時,願上帝的饒恕和恢復能夠戰勝仇恨和離棄。為了翻譯聖經的緣故,研究科希斯坦語是必要的,求主預備一切所需要的人才和資源,使聖經翻譯事工能夠早日開始。因為這裡是巴基斯坦識字率最低的區域之一,也求神為他們預備適當接觸福音的管道和材料,禱告有信徒願意承擔這項挑戰。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因為我們雙方藉著他,
在同一位聖靈裡得以進到父面前。
這樣,你們不再是外人或客旅,
是與聖徒同國,是上帝家裡的人了,
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而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靠著他整座房子連接得緊湊,
漸漸成為在主裡的聖殿。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
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弗2:18-22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3天
科希斯坦人的殷勤熱誠
Bedouins of the Levant

165月

今日在黎凡特(Levant)仍居住著數百萬的貝都因人。黎凡特指的是最早期的阿拉伯地區,大約包括現代的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土。「貝都因」一詞源自阿拉伯語的「Badija」,原意是沙漠。大多數貝都因人早就不再以畜牧或游牧維生,他們已融入鄉村及城市的生活當中。貝都因人最重視的習俗是熱情好客,直到今日這樣的習俗不僅完整地保留下來,而且仍普遍遵行。
通常客人還沒離開部落之前,貝都因人都會盡力保護好客人。他們對待客人一向非常慷慨,會用最豐盛的食物招呼客人,餐前也會為客人預備茶或咖啡。咖啡通常是阿拉伯口味微苦的咖啡,其實當中有很深的含意。一杯咖啡經由主人奉上以及客人接受,表示雙方即將展開和平的對話和交易。特定的手勢和杯子的擺放方式,暗示了客人還想要更多,或者是已經飽足了。
大多數的貝都因人是穆斯林,他們從未聽過主耶穌和祂的愛。這個驕傲、追求自由的民族對接受福音是有掙扎的。儘管有個別的貝都因人已經接受了主耶穌,但在他們中間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歸主浪潮。身為部落領袖的酋長對村民極具影響力,他的態度甚至能決定村民會如何回應主耶穌和基督徒。

代禱文

天父,貝都因人深受黎凡特地區的困境所苦,像是戰爭和失業,而且由於傳統的束縛,他們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也是相對弱勢的,求主憐憫幫助他們,供應他們生活和靈命一切所需。禱告貝都因人跟願意與他們分享信仰的基督徒,能有更多機會互動。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
若有聽見我聲音而開門的,
我要進到他那裡去,
我與他,他與我一起吃飯。
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
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
凡有耳朵的都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

啟3:20-22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4天
美國穆斯林的待客之道
Muslims in the US

175月

身為美國的牧師,我常為全球各地的穆斯林禱告;但是,對於在美國境內、我周遭的穆斯林呢?
在美國估計有345萬穆斯林,占總人口1%。某次,一位熟識的牧師籌畫在週五參觀穆斯林的主麻禮拜,我才發覺美國東北部,就在我住家附近有座清真寺。清真寺的領袖們待我們如同上賓,詳細介紹他們的禮節:從哪個門進入清真寺、鞋子脫在哪兒、哪兒是訪客的座位等。聚會結束後伊瑪目和領袖坐著陪我們聊天,招待我們喝冰水和熱摩洛哥茶,回答各種問題,還贈送阿拉伯文和英文版的可蘭經,也邀請我們隨時再來參觀。 我意識到主耶穌要我們對新來的穆斯林朋友展現熱忱。於是,我和另一位牧師決定每週五都去清真寺,嘗試成為不同社群間的橋梁,透過友誼向他們傳遞主耶穌的愛與真理。
一開始我們的新穆斯林朋友非常驚訝,我們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來探訪,也問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說需要一塊墓地,所以我們就幫助他們找到一處墓地,從中畫出一區專門給穆斯林使用。
齋戒月期間,我們參加了清真寺每天日落之後的晚宴。儘管他們已經禁食了一整天,仍然優先為我們這些沒有禁食的人預備餐點。我們無須爭論熱情是否真心,相信他們的本性就是如此。對這些穆斯林的愛激勵我更多地為他們禱告。

代禱文

天父,美國的穆斯林多數是移民,禱告他們能在周遭的基督徒身上經歷到主耶穌的愛。也有許多美國穆斯林並不是移民,但他們在社區當中還是被視為局外人,禱告在美國的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能有友好的關係。禱告美國的穆斯林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蒙祝福。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義人就回答:『主啊,
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
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流浪在外,留你住;
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獄裡,
來看你呢?』
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太25:37-40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5天
中亞的土庫曼人
The Turkmen People

185月

全球大約有800萬土庫曼人,其中500萬人定居在中亞的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土庫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哈巴特(Ashgabat)有許多又新又美麗的大理石建築物。然而,這是一個極端孤立的國家,資訊受到嚴格管制,因此土庫曼人對外界的瞭解甚少。土庫曼人無論在文化上還是宗教層面上都是穆斯林,在他們中間只有極少數的人跟隨基督。這個奉行民族主義的政府嚴格地控制著百姓的生活。
古爾比比(Gülbibi)和她3個幼小的孩子居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簡陋公寓裡,他們與同一層樓的其他幾戶人家共用一間公共衛浴。最近,古爾比比遇到一個難處,她的丈夫不但沒有能力養家糊口,竟然還偷了她救急用的、非常少的私房錢。
那段時間我除了為她禱告,還送給她做手抓飯用的食材。古爾比比非常的感動,並極力留我一起喝茶。她按照土庫曼的傳統文化,在地上鋪了一張塑膠布,然後我們圍著它坐在地毯上。她用小杯子倒來熱綠茶,準備了甜點、麵包、黃瓜、番茄和優酪乳招待我,我們一邊享用、一邊分享見證和信仰。離開之前,我們手拉著手一起禱告,為她的家祝福。

代禱文

天父,言論與宗教自由是幫助土庫曼人更容易追求天國寶藏的關鍵,求你為他們打開可以接觸到福音的門。為僅有的幾位基督徒遭到當權者嚴密監控禱告,求主賜他們從主而來的智慧和勇氣去分享信仰,堅定他們的信心,使他們能時刻住在主裡面。為住在國外的土庫曼人禱告,求主差派基督徒能學習初代教會使徒的榜樣,走進這些人群當中,將福音帶給他們。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
也為那些藉著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
正如父你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
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
好讓世人信是你差我來的。
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
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
使他們完完全全合而為一,
讓世人知道是你差我來的,
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約17:20-23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6天
能力之夜
The Night of Power

195月

在穆斯林齋戒月的第27天前後就是Laylat’al-Qadr,又稱「能力之夜」或「命運之夜」(根據伊斯蘭曆法,是從第26天的日落後起算,在不同時區的穆斯林會在不同的時間慶祝)。
「能力之夜」是慶祝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第一次蒙啟示,得著可蘭經頭幾節經文的那一夜。伊斯蘭學者們對「能力之夜」的確切日期多有爭議,普遍認為是齋戒月的最後10個夜晚當中某個奇數的日子。因為穆斯林極為看重「能力之夜」,且不容錯過,因此有的穆斯林在齋戒月的最後10天會住在清真寺裡專心禱告、祈求和誦讀可蘭經,他們稱之為「i’tikaf」,並嚴守屬靈紀律和行善來取悅阿拉。
為什麼「能力之夜」如此特別呢?因為穆斯林相信在這一夜的敬拜,比其他夜晚的敬拜更有價值,抵得過1,000個月的果效。在這一夜,人的罪行更能得著赦免,其善行也更能得著阿拉的祝福。
「能力之夜」也稱為「命運之夜」,因為有的穆斯林相信阿拉會在這一夜決定每個信徒的命運,他們相信在未來一年裡,個人和家庭將要發生的事,阿拉都在這一夜先預定好了,因此穆斯林甘願在這一夜擺上更多的敬拜和祈求。

代禱文

天父,穆斯林在「能力之夜」會更加專心的尋求屬靈之事。禱告主耶穌透過更多異象和異夢親自向穆斯林顯現祂自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找到;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找到;叩門的,就給他開門。」求主幫助全球的穆斯林,能夠向會回應他們的全能真神祈求,求聖靈在這個群體當中動善工。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找到;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找到;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
他豈不更要把好東西賜給求他的人嗎?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想要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太7:7-12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7天
約旦:仰望神的獎賞
Pray for Jordan

205月

約旦最早期的住民是以遊牧維生的貝都因人為主,今日他們的文化中依然保存著許多傳統,像關於待客方面的一些規矩。比方說,貝都因人有個規矩是:若接待一位陌生人,最起碼要招待他3天,並供應他飲食和住宿的地方。在今日物價、油價不斷上漲,工資卻不漲的年代裡,這樣的待客之道其實是非常具挑戰性的。目前約旦的貧窮人口仍在上升中。
儘管大部分的約旦人是穆斯林(大約有800萬),但當地仍有少數的基督徒(估計約占總人口的2.5%-4%之間),只是約旦的基督徒在生活中通常與穆斯林有所隔離。
當穆斯林成為主耶穌的跟隨者時,他們會承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強大壓力,他們被視為叛徒,甚至常常遭遇榮譽殺人之事。
在約旦的齋戒月期間,我們受邀到穆斯林的朋友家中享用豐盛晚宴。我問朋友法提瑪說:「為什麼善待客人對你們來說這麼重要?」
她回答說:「這是因為文化和宗教的緣故。首先,對客人不夠大方會令我們的文化蒙羞;其次,我也希望我的慷慨能討阿拉的喜悅。特別是在齋戒月期間,我們的罪會有更大的機會獲得阿拉的赦免,我的好行為在阿拉面前也會被加倍記念。我對客人不求任何的回報,我只期待得到阿拉的獎賞。」

代禱文

天父,祈求幫助約旦政府有智慧來處理約旦的經濟危機,以及安置居住在境內的難民。求主幫助約旦基督徒的信心是有行為的,能向他們的鄰舍活出耶穌基督的愛,有美好的生命見證。為有穆斯林背景的信主者禱告,求主賜他們勇氣和智慧與親友分享信仰,不畏懼逼迫,心中有從神而來的平安。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 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沒有衣服穿,又缺少日用的飲食;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甚麼益處呢?信心也是這樣,若沒有行為是死的。
但是有人會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 把你沒有行為的信心給我看,我就藉著我的行為把我的信心給你看。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得很好;連鬼魔也信,且怕得發抖。

你這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沒有用的嗎?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得稱義嗎?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相輔並行,而且信心是因著行為才得以成全的。
這正應驗了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了上帝,這就算他為義」;
他又得稱為上帝的朋友。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同樣,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們從另一條路出去,不也是因行為稱義嗎?
所以,就如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雅2:14-26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8天
也門的哈德拉米人
Hadhramis of Yemen

215月

哈德拉米人發源自「哈德拉毛」(Hadhramaut)「死亡之谷」。這裡曾是賓拉登 (Bin Laden)及基地組織(Al Qaeda)的根據地。這地區位於也門的東部,非常與世隔絕,百姓幾乎沒有機會聽到福音。在這廣袤的哈德拉毛省區,人們奉行最保守的一種伊斯蘭教,許多極端主義分子皆源自於此地。
哈德拉米人是虔誠的穆斯林,也是著名的詩人和友善好客的民族。他們很喜歡用當地有名又很貴的黑相思樹蜜、蜜棗和各種美食來招待客人。
哈德拉米貝都因人逐漸富裕之後,開始到各地進行貿易和旅行,如今有很多人定居在整個阿拉伯半島,包括沙特阿拉伯、迪拜和海灣地區。這群哈德拉米商人在宣揚伊斯蘭一事上深具影響力,不僅將伊斯蘭傳遍阿拉伯半島,甚至遠傳至東非、印度和印尼等地。
今日的也門因著不斷的戰亂和饑荒,還有與伊斯蘭教主義者之間的衝突,令一向富裕的灣區各國,以及也門東南部哈德拉毛之間的商業活動,均深受其害。很多哈德拉米人開始尋求更多的自由和其他的出路。
哈穆迪(Hamoudi)是村子裡的重量級人物,他因看到主耶穌的異象,開始暗地裡跟隨主耶穌。雖然分享這個信仰的確給他帶來麻煩,但他仍然選擇跟隨主耶穌,也希望將主耶穌介紹給別人,讓人都能得著祂豐盛的生命。

代禱文

天父,禱告纏擾也門的戰爭、暴力、饑荒、霍亂等災難,都能從這地完全消失。禱告這群來自「死亡之谷」的人願意追求得著豐盛生命的盼望。禱告更多的哈德拉米商人能在異夢、異象中見到主耶穌,並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在這地區為主傳揚福音。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
殺害,毀壞;
我來了,是要羊得生命,
並且得的更豐盛。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10:10-11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29天
歐洲移民:用熱情好客當作語言
Refugees in Europe

225月

在西歐的拘留中心裡,人與人之間普遍存在著種族主義、敵視和相互拒絕,甚至有人可能變得很極端。然而即便是在監獄裡,仍有幾位牧師在積極地幫助人藉著各種機會建立關係,並且敞開心胸。以下是他們的報導:
「我們在監獄裡建立了一個對話小組,組員有基督徒囚犯和穆斯林囚犯,讓彼此有機會聆聽對方的觀點,並學習彼此的屬靈經歷。其中一位亞裔囚犯是非常虔誠的穆斯林,他很聰明,能夠運用待客之道為晚上的聚會營造好氣氛,每次聚會他都會帶來一包好吃的東西和大家分享,讓每個人都能享用到好喝的茶和點心。他也會竭力讓氣氛保持愉快,每當大家遇到還不想談論的話題,就會巧妙地將大家從這個話題中帶開。他的目的是讓穆斯林和基督徒成為朋友,就算是信仰有分歧,依然能夠以兄弟般的愛和尊重對待彼此。」
歐洲各國政府正在努力面對當前的移民危機,以及回應人民的不同需求。雖然沒有捷徑可以緩解移民浪潮和多元文化衝突所造成的緊張局勢,但真誠待人符合主耶穌教導的回應之道。在這個混亂的現實生活中,真誠地對人敞開心扉和家園,分享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種穆斯林能理解的「語言」。他們自己「說」得很好,即便是在監獄裡也已能實踐出來。

代禱文

天父,禱告歐洲基督徒認真看待主耶穌的命令,以具體行動來服事和接待客旅,包括學習語言,以及用熱忱的態度接待他人,向這些未曾聽聞福音的人活出基督的愛。求主賜給歐洲各國政府、援助機構和眾教會有智慧,讓他們組織起來因應歐洲的移民危機。求主讓每個在異鄉的移民能遇見神,生命從此不再一樣。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於是王要向他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裡,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流浪在外,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獄裡,來看你呢?』

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太25:34-40

30天為穆斯林禱告——第30天
展現熱情
Showing Hospitality on Eid

235月

一群不同背景的人席地而坐,圍繞著一大盤豐盛的羊肉、奶油蜜棗、蔬菜和麵包。大家聚集在一起歡慶向世人顯現的神聖之「愛」。
客人當中有本地人,他們當中只有少部分的人知道要慶祝的是「愛」;席間使用3種不同的語言來歡迎每一個人。
主人說:「今日的盛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歡迎您們一同來歡慶這個節日。」接著他講解了慶祝「『愛』與我們同在」的意義。他說:「雖然我們為這個宴席宰殺了羊羔,但事實上早已不需如此做了,因為『愛』已變成代罪羔羊,為我們修復了破碎的關係。」
他接著說:「今年我們決定以分享見證的方式來慶賀,請大家說說這位偉大的『愛』是如何改變了自己的生命。」分享過後大家盡情地享用美食,還有許多的餘興節目。離開之前每個人都收到一份手電筒禮物,上面還附帶一句話,是「愛」親自說過的話。他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這是在西非舉行的慶祝活動,是一個很棒的示範, 可以讓追隨主耶穌的人知道,如何向穆斯林朋友分享自己的歡愉及熱忱。慶祝過後,一位來賓告訴主人說:「你知道在我們的成長過程裡,總是聽說像你這樣的人是很可怕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親耳聽到你們說任何關於信仰的事。對我們來說,在你家裡的時光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機會。」

代禱文

天父,祈求你的靈激勵我們、感動我們,使我們知道如何向周遭的穆斯林展現熱忱。為在穆斯林居多的地區當中分享「愛」的工人禱告,求神賜給他們智慧、能力和從你而來的愛,使他們能成為許多穆斯林得著福音的管道。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一個婚宴,耶穌的母親在那裡。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宴。酒用完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耶穌說:「母親,我與你何干呢?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吧。」 照猶太人潔淨禮的規矩,有6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2、3桶水。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舀出來,送給宴會總管。」他們就送了去。
宴會總管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於是宴會總管叫新郎來,對他說:「人家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人喝夠了才擺上次的, 你倒把好酒留到現在!」

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 顯出了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約2:1-11

克什米爾邦的多比人
Kashmir Dhobi People

245月

斯佳(Sirjat)居住在印度其中一個大城市。她大約30歲左右,是一個多比人。她的家鄉在克什米爾邦,因著宗教動亂與暴力而被迫搬離。在克什米爾邦,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經常發生衝突,雙方都死傷無數。
斯佳在自己經營的小自助洗衣店內,將骯髒衣服一件一件放入洗衣機內,當她開啟洗衣機的開關時,看到裡面的骯髒衣服在轉動,便聯想到自己內心也是如此骯髒污穢。她是一位穆斯林,但阿拉似乎無法幫助她脫離內心的罪惡感。
大約有2百萬多比人居住在克什米爾邦中,從有記憶以來,他們都是在從事清洗衣物的工作。全印度都可以看到多比人的身影,但來自克什米爾邦的多比人卻和其他地方的多比人不太一樣,他們不像多數多比人是印度教徒,他們是少數信奉伊斯蘭教的多比人。
大多穆斯林多比人使用烏爾都語,目前已有完整的烏爾都語聖經翻譯。至今尚沒有多比人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耶穌,也沒有宣教工人去向他們傳福音。

代禱文

天父,你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你看,我使你的罪孽離開你,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禱告多比人認識唯一能潔淨心靈、將他們從罪咎與羞恥中拯救出來的耶穌基督。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多摩人
Dormal People

255月

尼爾(Neal)坐在印度語言學校的教室裡,嘗試要練習多格拉語(Dogri Language)的發音,這是一種困難的語言,他的老師是一位50歲左右的印度男性,認真地觀察及聽著尼爾的發音。
尼爾感受到上帝呼召他去向北印度的多摩人傳福音,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學習多摩人的語言,他的老師對他說:「要非常小心你的發音,因為你的語調可能會完全改變字句的意義。」
尼爾說:「我以前不知道多格拉語是聲調語言(Tonal Language)。」
老師回答:「通常印度-雅利安語支的語言都不是聲調語言,但多格拉語是例外。讓我們再來練習一次,這次要特別注意你的聲調。」
接著,尼爾非常小心地再念一次課本上的句子。
目前約有9,000個多摩人居住在印度,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多格拉語的完整聖經、電影耶穌傳及福音材料已翻譯完畢,只是缺少忠心又受過訓練的福音工人去向他們傳福音。

代禱文

天父,願更多人受感,預備自己去向多摩人傳福音。為這些人能將困難的多格拉語學好,並熟悉適應多摩文化來禱告。也求你開始預備多摩人的心能夠接受福音。「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就不住地為你們禱告和祈求,願你們滿有一切屬靈的智慧和悟性,真正知道神的旨意,好使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對神的認識更有長進。」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查謨與克什米爾邦的甘斯人
Ganz People of Jammu and Kashmir

265月

當人們離開傳統賴以為生的職業時,將會發生什麼事呢?隨著印度越來越都市化,這已經不再是個假設性的問題了。
傳統上,1,500名甘斯人向來從事標本製作行業,就是將死去的動物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等地方展示。現在他們轉而成為技術工人或商人,導致印度幾乎沒有動物標本學家。然而,有一位獸醫努力自學製作標本的技術,期待能把將消逝的野生動物保存下來,讓後代也能夠欣賞這些動物。
在現代越來越開放的社會,甘斯人已經開始在重大決定時願意採納女性的意見,包含財產分配、婚姻等事宜,不過年長的男性還是擁有最後的決定權。此外,這個群體也擁有自己的社交媒體粉絲頁。雖然他們願意擁抱這些新鮮事物,但身為穆斯林,儘管現在已有克什米爾語聖經,他們依然沒有接受耶穌成為救主,僅視耶穌為一位先知。

代禱文

天父,使甘斯人敞開心,願意改變信仰,接受耶穌不只是一位先知,而是生命的救主,並願意讓上帝成為自己家庭的主。你救甘斯人脫離黑暗的權勢,遷移到你愛子的國度裡;藉著你的愛子,甘斯人得蒙救贖,罪得赦免。我們也為教會、宣教機構及使用克什米爾語的基督徒來禱告,能透過社群媒體或各種宣教方式來接觸靈裡渴慕的甘斯人。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查謨與克什米爾邦的南德格人
Namdagur People of Jammu and Kashmir

275月

南德格人的人數越來越少,不過仍然維持著族群的獨特性。他們養殖綿羊來取得羊毛,以製作羊毛氈維生。南德格人普遍上識字率很低,導致他們常遭受其他族群輕視。
南德格人大約只有1,100人,居住在北印度查謨與克什米爾邦的達爾(Lake Dal)湖邊,全部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
南德格人跟其他印度人一樣非常喜歡喝茶,一天至少要喝兩次加鹽的茶,這樣的喝法在喜瑪拉雅高山上普遍流行。
他們使用的克什米爾語已有完整的聖經翻譯,和豐富的福音資源。

代禱文

天父,祈求為這群獨特的南德格人預備福音使者,能熟悉尊重他們的文化、融入其中,向他們顯揚你的愛與無條件的接納。他們雖然不認識字,多受藐視,你卻要開他們心靈的眼睛,看見神的榮美遮蓋他們,並向周邊群體榮耀主。你為南德格人預備教育機會及資源,但願孩子們求學過程中有機會認識你,將福音帶給族人。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普利格帕人
Purig Pa People

285月

克什米爾邦的普利格帕人居住在喜馬拉亞山腳下。喜瑪拉雅山的位置正好分隔了印度和中國邊界,在山的最高峰所看見的風景,正好應證兩千年前保羅對羅馬信徒所說的話:「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普利格帕人大約有5.5萬人,大部分人從事小規模的農業和畜牧業,居住在水泥房子或帳棚中。根據「大使命的最後一哩路」(Finishing the Task)的報導,普利格帕人是福音未觸的未得之民,目前尚沒有福音工人去向他們傳福音。
克什米爾邦中的穆斯林大約占了所有人口的97%,從2010年開始,約有1,000位基督徒。近年來克什米爾邦中的穆斯林好爭鬥,讓基督徒面臨極大的危險。《普世宣教手冊》(Operation World) 提到目前已有普利格語的聖經、電影耶穌傳、福音錄音材料、廣播節目等福音資源,因此他們能有效的接觸福音。

代禱文

天父,為著近年的極端主義來禱告,讓當地的穆斯林因為想要尋求和平而找到耶穌的救恩。求神興起人把福音資源帶給普利格帕人,甚至委身在他們當中活出主的愛。讓普利格帕人認識你,看見周圍壯麗的受造,常常敬畏思想你的偉大。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瓦特人
Watal People

295月

儘管種姓制度在印度憲法中已被禁止,但種姓制度卻依然影響著印度人每天的生活,不論穆斯林群體或印度教群體同樣深受影響。例如:每當瓦特人進入清真寺都會遭受歧視,因為身為皮匠的瓦特人屬於較低種姓,不論是印度教徒或是穆斯林都會輕視他們。
瓦特人居住在查謨與克什米爾邦,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不識字、貧窮,更沒有政治和社會權力。一位瓦特人抱怨道:「我們就像樹上掉下來的枯枝,不知道會被風吹到什麼地方,我們沒有避難所,儘管政府已經為窮人做了很多事,但我們仍然被剝奪許多權益。」
瓦特人大約只有5.3萬人,在印度屬於很小的群體,但上帝認識他們、愛他們。需要有人去向他們傳福音,因為上帝說:「每個族群、語言與國家的人」都要在永恆中敬拜上帝。

代禱文

天父,世人遺忘藐視他們,你卻記念他們。求主差派印度福音工人向瓦特人傳福音,使瓦特人與耶穌建立緊密關係,找到受造的價值意義。求主幫助瓦特人的生活、權益得改善,生活及心靈需要在主裡得滿足。也使印度社會朝公義平等的風氣與體制進步發展,打破歧視不公的循環結構,釋放窮苦卑微的人得自由。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瓦薩人
Waza People

305月

《宣教日引》的任務是將世界上每一個群體介紹給基督徒,描繪出他們的需要,動員我們一起為上帝的國度臨到來禱告。耶穌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24:14)這段經文所說的「萬民」包含了任何一種語言群體、文化和信仰的人,不論這個群體人數有多少,上帝都渴望他們能夠得到福音。
在克什米爾邦中僅有1,600名瓦薩人,但上帝仍然將他們包含在「萬民」當中。「瓦薩」的意思是廚師,因為這就是他們的職業。不論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群體,都會在特別場合聘請瓦薩人幫忙烹調食物。因為他們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所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群體都保持良好關係。
雖然瓦薩人可以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但他們並不包含在上帝的國度當中,他們需要認識那位提昇他們地位成為上帝愛子的耶穌。

代禱文

天父,讓瓦薩族群興起福音運動,成為基督的使徒,讓他們可以使用上帝賜予的烹煮恩賜,來與周邊的印度教徒、穆斯林分享福音,榮耀萬王之王!「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使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使你的名為大;你要使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你得福。』」讓瓦薩人祝福萬民。並讓普世教會能明白大使命並非新約才頒布的旨意,而是上帝從創世以來就渴望完成的工作!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這一天,請按聖靈感動,寫下你為印度各邦的穆斯林的禱告。

315月

親愛的天父,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