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Africa

侵略者、探險家與宣教士紛沓而來

11月25
-
12月31

北部非洲|阿拉伯人叩關起點

福音早在一世紀來到北非,埃及教會歷史悠久。七世紀,穆罕默德的伊斯蘭教,將隔壁阿拉伯半島曠野裡一盤散沙的游牧部族凝聚起來,在敲開埃及大門後,不到半世紀便席捲了原屬拜占庭的北非。阿拉伯人不只在馬背上得天下,也在各聚落蓋清真寺及提供教育;而且改信的門檻很低,只要遵守形式、齋戒和禱告就可以了,改信者將之融入民間信仰和生活中,無須經歷衝突和取捨。此外,善於經商的阿拉伯商人,將信仰攜至各地;他們令人欣羨的經濟實力,使人對其文化接受度很高。埃及科普特教會在政策的打壓下,仍然保持其信仰,成為伊斯蘭社會中的一抹異色。

西部非洲|黃金傳奇與奴隸輸出

古時因沙漠、雨林、大西洋的包夾,阿拉伯商人遲遲未能深入西非,故其發展腳步最晚;但西非的馬里帝國與桑海帝國,最富有的非洲王國之一。曼薩‧穆薩國王曾在前去麥加朝聖的途中,揮金如土,造就西非一炮而紅的黃金傳奇。歐洲探險家們的船隻突破「魔鬼海域」幾內亞灣後,阿拉伯人也勵兵秣馬,南下覆滅桑海。西非最早被殖民列強瓜分,發展熱帶經濟作物。各國宣教士雖在十六及十九世紀進入西非,帶來屬靈復甦;但豪薩人亦發動穆斯林聖戰,與基督教分庭抗禮。此地自古盛行奴隸買賣,包括許多非裔美国人的先祖,就是由西非販運至美國的。

中部非洲|發現福音新大陸

中非有廣大的雨林、豐富珍奇的動植物。雖然大航海時代的列強,只看到非洲的資源,但當時海外的基督徒看見伊斯蘭迅速地從北非、西非向南蔓延,於是有人呼籲盡速差派大量宣教士進入中非與南非,以取得傳福音的先機。於是,各國差會及教會迅速響應,大量招募宣教士來此興學、建立醫院、服務社會,因此結出豐厚的屬靈碩果,幾乎中非諸國皆有高比例的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只可惜近代中非內戰纏身,苦不堪言。

南部非洲|基督教廣泛覆蓋

非州越往南走,基督教覆蓋率越大。南部原以非州傳統信仰為主,相信萬物有靈,及至高神的存在,並崇拜祖先、精靈,仰賴巫醫。殖民者到來後,在此開採礦產;南非共和國是非洲最工業化的國家,卻曾長期經歷白人優越的種族隔離政策壓迫。十九至二十世紀,非洲掀起本土化獨立教會運動,充滿非洲文化色彩的教會,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是非洲南部基督徒增長關鍵之一。

東部非洲|伊斯蘭步伐受挫

東非位於紅海和印度洋邊緣。衣索比亞(埃塞俄比亞)有腓力為太監施洗的紀錄,以及示巴女王的傳說;教會因本土化而蓬勃發展。阿拉伯人在七至十一世紀大規模移居東非,得著了索馬利亞人後,意圖南下,卻長時間遭到衣索比亞的阻擋。後期,葡萄牙人又占據了莫桑比克,使得伊斯蘭教屢屢無法推進。但以商貿、游牧為主的部落,仍接受了伊斯蘭教。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利比亞

一生不羈愛自由

薩努西‧貝都因人
Sanusi Bedouin

01 12月

薩努西人是貝都因人當中最獨特的群體之一,因受到伊斯蘭神學家穆罕默德‧伊本‧阿里‧阿斯-薩努西(Muhammad ibn' Ali as-Sanusi)的神祕主義影響,而成為貝都因部落中較為溫和的群體。
儘管貝都因人不屑為金錢折腰、替人做勞役工作,寧可無拘無束地在曠野過簡單的生活,做自己的主人。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大多數貝都因人仍然鄙視被人使役的工作。
在沙漠邊緣屯墾放牧的薩努西人,與那些騎著駱駝四處尋找水草的游牧貝都因人相較,生活相對沒那麼艱苦。但在惡劣的環境中耕種實屬不易,收成極少。
幾乎所有利比亞的貝都因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利比亞和貝都因人都不歡迎基督教和福音工人。

註:他的神祕主義運動幫助利比亞擺脫義大利統治。薩努西的孫子曾擔任8年的利比亞國王。

代禱文

天父,讚美祢是超乎眾人之上、住在眾人之中,又貫乎眾人之的神!因著祢的信實慈愛,我們相信祢的靈仍然能運行在薩努西人當中,使他們能被引導明白真理,並為罪責備自己,因祢真理的聖靈奇妙,能向人啟示祢自己!求祢憐憫薩努西‧貝都因人累代被伊斯蘭傳統束縛,他們不疑有他地敬拜阿拉,將祢當得的榮耀歸給別神,我們求祢發憐憫,因他們真的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走迷了路;願祢的榮耀在這個群體興起,打發祢的僕人尋找迷羊,領他們進到主的羊圈。願真理的聖靈帶領薩努西‧貝都因人找到屬靈真自由,安息在與神和好的平安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利比亞

福音難觸的原因

希爾提坎‧貝都因人
Sirtican Bedouin

02 12月

希爾提坎‧貝都因人主要住在利比亞的地中海沿岸,以及黎波里塔尼亞(Tripolitania),人數約有兩萬,但已知的基督徒約只有8位。
貝都因人有個諺語,能反映出他們以血緣凝聚的生活關係網:「我反對我的兄弟;我和我的兄弟一起反對我們的表兄弟;我和我的兄弟及我們的表兄弟一起反對陌生人!」即便親疏有別,但貝都因人絕對不會胳膊向外彎。他們多半近親通婚,部落的家族關係鏈密如蛛網,外來陌生人很難走進這個社會,取得他們的信任,更別提宣教士必須能夠吃苦耐勞,才能適應他們嚴酷的生活環境。所以這大概能夠解釋,為何貝都因相關的事工和歸主者如此之少。
我們實在需要禱告,找到向他們傳福音的策略,以及培養出不畏艱難的宣教士,投入這項困難卻重要的任務在貝都因人中榮耀主。

代禱文

天父,我們必須謙卑地承認,面對貝都因人獨特的生活方式、緊密的關係,與他們堅固的信念系統,我們實在難以使用一般的方法與策略來接近他們!然而祢的旨意是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因此我們相信祢絕對有觸摸貝都因人的方法,因為他們是祢手所造,祢比誰都了解他們的處境!求祢預備合適希爾提坎‧貝都因人的宣教士,以自然且生活化的方式將福音帶進這個族群中。願祢的全能與無所不在,臨及這個高度封閉的群體,伸手攪動已經僵固的文化和生活氛圍,使他們打開心門領受祢的活水,生命經歷更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利比亞

穴居人、岩洞人

傑貝爾納福薩人
Jabal Nafusah

03 12月

來到傑貝爾納富薩高原(Jebel Nefusa Plateau),山石嶙峋的石灰岩地質,放眼望去像是一片光禿禿的月世界。造在山上的泥城,與山石顏色融為一體,隱藏了自己的存在感。這裡位於的黎波里(Tripoli)西南,海拔約460~1,000公尺,陡峭岩壁的氣勢,讓人忘記它只是個丘陵。
納福薩村獨特的穴居屋,是在軟石灰岩和泥灰岩上,向下挖出一個大坑,然後再鑿出地下房屋。大大小小的門窗,宛如岩石蜂巢。
儘管多數利比亞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但納福薩人屬於伊斯蘭的小教派伊巴達亞(Ibadaya)。伊巴達亞教徒在第七世紀,因著對伊瑪目(宗教領袖)的看法,與遜尼派和什葉派不同,而退出主流派系,默默遷去幾個國家。伊巴達亞教派在阿曼與北非幾個國家受到歡迎,成為反對主流遜尼派穆斯林和阿拉伯征服者的工具。

代禱文

天父,聖經說地上有四樣甚聰明的小物,其中沙番雖是軟弱之類,卻懂得在磐石中造房。祈求納福薩人也擁有把祢當成磐石、拯救、避難所,懂得投靠藏身在祢裡面的智慧。「我要論到耶和華說:『他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願他們聆聽福音時有開放的思想、探索真理的勇氣,不受傳統信仰的拘束,成為跟從祢、渴慕真理的門徒。也願祢的公義及慈愛介入利比亞的政局,讓這片土地的刀兵止息,更為他們興起屬靈的軍隊,以禱告、福音行動來觸摸這動盪之地,使人們經歷屬天的平安!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利比亞

被猜忌的跨境民族

圖布人
Tubu

04 12月

被稱為「沙漠勇士」、「岩石人」的圖布人,又稱為泰達人(Teda),在利比亞的提貝斯提山區(Tibesti Mt.),以及鄰國查德(Chad,又譯乍得)過半游牧的生活。 這些強悍的人有自己的部族規矩來管理部落、家庭的事務,法律在此不管用。部落通常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集合體,各部落有自己的地盤、牧場和水井,個人擁有自己的牲口群。氏族之間會因偷竊、謀殺等事由爭鬥,進而引發一連串血債血償的復仇行動。 在利比亞狂人格達費獨裁時期(Gaddafi),政府對圖布人施行了嚴重的歧視高壓政策(尤其在庫夫拉綠洲),不但取消其公民身分,還宣布他們屬於查德,並趕他們「回家」。利比亞圖布人被剝奪了所有公民福利,包括教育和醫療援助。2009年11月開始,政府強制驅逐和拆除圖布人的房產,反抗者被逮捕,許多人只好逃向山區。

註:原因可能是猜忌圖布人在對查德戰爭中,會支持查德;以及對圖布人與前政權塞努西教派的淵源深感顧忌。

代禱文

天父,求祢纏裹圖布人所承受的歷史傷痕,打破惡者蓄意在這族群中樹立的圍牆,好讓福音使者有機會走入他們當中!主啊,祢讓圖布人看見歷史的君主利用武力來鞏固勢力,而祢是謙和的君王,更用自己的生命來為人們付上贖價!我們禱告圖布人要擁戴基督為王,領受祢的拯救和醫治,「因你所受的鞭傷,圖布人要得醫治;因你所受的刑罰,圖布人要得平安!」求祢使用各樣福音資源來與圖布人對話,使他們從故事中感受到祢愛的力量與擁抱!祢完全的愛澆灌圖布部落,將一切懼怕除去,帶來更新、和好與盼望,將被撇棄的他們領回祢的家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利比亞

撕不掉的侵略者標籤

阿克丹人
Akhdam

05 12月

人們認為阿克丹人是第六世紀衣索比亞士兵的後裔,他們當時試圖征服中東地區,但功敗垂成。未隨軍隊離開的人,被當地人怨恨、敵對、奴役,因此被稱為「阿克丹」,意思是「僕人」、「被邊緣化的人」。
至今,他們依舊背負著歷史的汙痕,生活在社會底層,被人歧視、隔絕。他們在城市裡從事卑微的工作;生活極度貧困,只有少數人會幫助他們。幸運的話,男人們可以找到清道夫的工作;婦女和孩童則拾撿易開罐、瓶子或以乞討維生,幫家裡餬口。在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一個孩子能夠上學。
據說大多數阿克丹人已經認命,不寄望生活能有所改變,所以沒有動力尋求教育等其他方式來改變自己。他們微薄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來購買興奮劑卡特葉(Qat),只為了獲得僅有一霎時的滿足快樂。

代禱文

天父,讚美祢不永遠懷怒,且樂於施恩。求祢也更新人們看待阿克丹人的眼光和態度,祢將阿克丹人從累代的壓制和低落的自我形象中解救出來,讓他們在救主的愛中,認識自己受造的意義與被基督重價買贖的價值,在聖靈的更新中成為新造的人。求祢興起阿拉伯語的口傳福音資源,來接近這個被忽視的族群,讓他們聽見祢的聲音與啟示,並能回轉過來,祢就醫治他們。願微小的阿克丹基督徒被堅固、造就、蒙聖靈引導,使他們做祢復活大能的見證人,帶出群體轉化的歸主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卡比爾人的靠山

卡比爾‧柏柏爾人
Kabyle Berbers

06 12月

卡比爾人是住在阿爾及利亞北部al-Quabail山脈的柏柏爾人。崎嶇的山脈給了柏柏爾人靠山,得以與侵略者對抗。
卡比爾人長期與山為伍, 練就了好腳力, 在山地長途跋涉既不疲累又健步如飛。他們聰明、堅強、獨立,打破地形限制,在陡峭的山坡上開闢了梯田,種植穀物和水果,並放牧羊隻。村莊以石頭建成,坐落於高山上,有醒目的紅瓦屋頂。若所住的地方取水不易,婦女們就必須長途跋涉,在崎嶇的驢路上,攜帶沉重的水罐上山打水。
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國殖民地,獨立後許多基督教宣教士被驅逐出境,宣教事工受挫。有些阿爾及利亞人透過法國製作的基督教節目認識了耶穌,但住在高山上的卡比爾‧柏柏爾人,還是難以聽聞救恩之聲。我們需要再接再勵地為他們的福音突破來禱告!

代禱文

天父,我們在卡比爾人身上看見聰明、堅強和獨立的特質,以及開創力與環境適應力。祝福他們能發現這些特質是來自於祢的創造與賞賜,使他們能將感謝和榮耀歸於祢!求祢差遣阿爾及利亞的基督徒來向卡比爾人宣講福音,也求聖靈預備那些長途跋涉取水的婦女,願她們的心如同井旁的婦人般渴慕活水、遇見活水的源頭,並歡然為彌賽亞做見證!願祢增加他們與福音連結的機會,開廣他們的心胸與探索真理的渴望,使他們謙卑真誠地以心靈和誠實,來認識並敬拜那造天地萬物的主宰,並悔改而全然信靠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源於茅利塔尼亞的
西非方言

講哈西尼亞語的人
Hassaniya Speaking People

07 12月

哈西尼亞是一種茅利塔尼亞阿拉伯人和撒哈拉人說的阿拉伯語,是茅利塔尼亞的官方語言(又叫茅利塔尼亞阿拉伯語),也在西撒哈拉地區(北非與西非部分地區)、摩洛哥東南部,成為廣泛使用的阿拉伯方言。這也是阿爾及利亞西南部的一種地方方言,根據1985年的資料,當時有15萬的阿爾及利亞人說這種語言。
講哈西尼亞語的人民,通常是馬利克教派(Maliki)的穆斯林,這是遜尼派的四大學派之一。他們認為必須透過遵守律法來取悅阿拉。
《耶穌傳》電影、聖經和有聲資源,皆有哈西尼亞語版本。盼望除了這些資源,還能有宣教士向他們指出通往十字架的道路。

代禱文

天父,感謝祢已為這些講哈西尼亞語的人們,預備了母語福音資源,但沒有傳道的,怎能聽道呢?無法聽道,又怎能信道呢?求祢差派更多的福音使者,來接觸講哈西尼亞語的人,使他們能聽見神以恩典帶來的福音,更明白不是人要盡力取悅神,而是祢先愛我們,甚至用祢的獨生愛子做了挽回祭!求祢在他們當中興起耶穌的跟隨者,親自造就、裝備這些門徒,在這裡興起教會倍增運動,使他們當中有如同保羅的外邦使徒興起,將福音傳給講哈西尼亞語卻屬不同國家的人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非洲原住民的
阿拉伯化

說阿拉伯語的柏柏爾人
Arabic-speaking Berbers

08 12月

在阿爾及利亞,實力較強的阿拉伯人和實力較弱的本土柏柏爾人之間,分際相當模糊。最初,北非是由原住民柏柏爾基督徒統治。隨著阿拉伯人數世紀的入侵、擴張,柏柏爾人被「阿拉伯化」,他們與阿拉伯人通婚,最終產生文化和語言的融合,信仰身分也轉變成為穆斯林。在阿拉伯化的地方,伊斯蘭教法也取代了傳統的部落秩序。
對柏柏爾穆斯林來說,放棄穆斯林身分,等同放棄所擁有的社群關係,新信仰會使他們被視為「異類」,而被所愛之人排斥。所以對一般人而言,改信基督教是一個壓根不存在的選項。
一些宣教機構將事工重點,放在居住歐洲國家的柏柏爾人身上,但效果甚微。他們需要新的策略,比如接觸穆斯林家庭中相對封閉的婦女。我們禱告宣教士在這群人當中,找到福音的突破點。

代禱文

天父,宣教機構正嘗試不同的策略,接觸說阿拉伯語的柏柏爾人,我們祈求祢為他們敞開福音的大門。願祢的慈愛與大能,攻破那懼怕人勝於敬畏祢的權勢,翻轉說阿語的柏柏爾人的信念,讓他們更珍惜「當信主耶穌,祢和祢的一家都必得救」的永生應許!隨己意運行的聖靈啊,祢將神的愛厚厚地澆灌在這群人心中,引導他們進入、明白一切的真理,使他們因著真理得以自由,不再成為文化、宗教、群體的奴僕。求祢眷顧柏柏爾婦女群體,使報好信息的婦女能成為大軍,將美好的福音帶入家中,建立屬神的家庭!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以撒之子
最在意的三件事

伊達克薩哈克人
Idaksahak

09 12月

伊達克薩哈克人的名字意思是「以撒之子」,他們多數居住在馬里(Mali),但在阿爾及利亞與其鄰界地帶,也有約3,800名伊達克薩哈克人。
過去,伊達克薩哈克人是圖阿雷格(Tuareg)貴族的牧民,受到庇護。如今,這種關係不復存在,彼此的交集僅止於用同個水井、在同個市集進行買賣。
伊達克薩哈克人向來在阿爾及利亞和馬里的沙漠中遷移游牧,牲畜、家庭和伊斯蘭信仰是他們最在意的事。他們用牲畜與阿拉伯人進行貿易,交換農產品。他們幾乎沒有什麼積蓄或財產。
就像幾百年前向他們傳教的穆斯林一樣,需要有基督的跟隨者願意過四海為家的帳篷生活,以便向這些游牧民族分享神大能的故事。讓他們在夜間仰望星空時讚嘆:「這一切是誰手所造?神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或在曠野移動時,思想神以雲柱火柱引領子民行走,賜給人們生活的安全與豐盛!

代禱文

天父,憐憫我們面對游牧民族福音事工皆束手無策,因沒有工人在他們當中;請動員我們積蓄更多禱告,修平道路的崎嶇,直到游牧福音使者被祢興起,從四面八方來得著這些群體!願祢藉由善於說故事的宣教士、福音廣播,使游牧人聽見祢大能的作為。我們更深信祢是超乎萬人之上,又住在眾人之中,貫乎眾人之内的以馬内利,祢當初如何揀選了信心始祖亞伯拉罕,使他在曠野認識祢的名,願祢也用奇妙的方法接觸伊達克薩哈克人,使他們與祢為友。願將來有一天,伊達克薩哈克人會改寫他們生活的優先次序:他們看重耶穌、家庭與牲畜!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時光靜止的世界

杜伊-梅尼亞‧貝都因人
Dui-Menia Bedouin

10 12月

阿拉伯語中的「貝都因」一詞,是指生活在浩瀚沙漠裡的人。在古代,大多數人定居在河流附近,但貝都因人更喜歡生活在開闊的沙漠中。
不要小看貝都因人刻苦原始的生活,他們在阿拉伯人心中備受尊敬,被視為阿拉伯人的起源,直至現在仍保有先民的生活文化,所以阿拉伯人視之為「最理想的」阿拉伯人。尤其他們保留了豐富的口傳詩歌傳統、放牧的生活方式,以及傳統的美德、榮譽的法則。
貝都因社群以盤根錯節的親屬網絡交織而成,近親通婚很常見。少數貝都因人仍像他們的祖先那樣,住在駱駝和山羊毛織成的帳篷裡,飼養牲畜、打獵和掠奪,時間在他們身上彷彿從未前進。
第一批接受伊斯蘭教的人來自貝都因部落,伊斯蘭教跟著他們的步伐遊走於阿拉伯沙漠,又推展到沙漠之外,影響了許多民族。伊斯蘭教深植於貝都因的文化,他們忠誠地捍衛伊斯蘭信仰的地位,相對地對福音感到牴觸。

代禱文

天父,願聖靈的大能穿透杜伊-梅尼亞‧貝都因人抵擋福音的牆。我們想起拜訪亞伯拉罕的三位天使,求祢也用這些游牧民族能夠了解的方式造訪他們,使他們明白他們也是承受應許的,更是被祢託付成為浩瀚沙漠的管理者!願有人能用他們所熟悉的音調寫下口傳的福音歌曲,並在他們當中開始傳頌,使貝都因人明白祢是生命的起源,萬族都本於祢、歸於祢。求祢感動阿拉伯人中的耶穌跟隨者,向他們分享福音,並願意花時間建造他們的屬靈生命,使這個族群被轉化為游牧人的福音大軍,以及沙漠的敬拜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貝都因,
一個浪漫名詞

奈爾貝都因人
Nail Bedouin

11 12月

在伊斯蘭教出現之前,貝都因人已在阿拉伯沙漠生活超過千年。西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興起,奉為圭臬的貝都因人向外擴張,離開中東,開始向北非擴散。許多貝都因戰士在他們所征服的地上定居生活,成為各地阿拉伯人的先祖。
現在的阿拉伯人當中,仍堅持游牧生活的貝都因人不到10%。這些保有阿拉伯先民價值觀與文化的人,生活方式幾乎沒什麼改變。在共同生活的社群中,牧場和水井都是公有財產;對家庭、氏族、部落有忠誠無私的美德;與自然合一,執著於追逐水草而居;身上彷彿自帶陀螺儀,不用靠地圖和羅盤,也能追尋星星,在沙漠中辨識方向,成為旅人的最佳嚮導。在物質化的阿拉伯人心中,貝都因人一無所有的生活不值羨慕,唯獨在追念先祖時,才覺得他們的生活充滿高貴浪漫的情懷,代替做不到的阿拉伯人,活出不忘本的生活。
奈爾貝都因人的世界寧靜而孤立,外人既無法改變他們不斷遷徙的腳步,也無法撼動他們的信仰。但聖靈過去曾差遣腓力去向埃提阿伯的太監見證耶穌,我們也可祈求聖靈繼續打發人,以專業、商業、旅遊或文化等角度,來連結奈爾貝都因人。

代禱文

天父,祢用一顆星星引導東方三博士來朝拜聖嬰孩耶穌;在曠野中也使用天使的高唱,將救主降生的好消息報給牧羊人!縱然目前沒有服事奈爾貝都因人的宣教士,但我們祈求祢興起管道,引領他們遇見救主!盼望在這個被孤立的族群裡,有被聖靈攪動的靈魂,特別是年輕一代,願他們對其他文化、真理與生命意義有更多好奇心及探索的動力,進而尋見生命中真正的嚮導——耶穌基督,並向族人指引出這顆明亮的晨星。願聖靈引領奈爾貝都因人走出孤立的世界、穿越伊斯蘭屏障,進入真理當中,得著真正的自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無人傳揚,
怎能聽見?

西迪‧貝都因人
Sidi Bedouin

12 12月

沒有意外的話,西迪貝都因人幾乎都是穆斯林,大多數人也信仰稱為「金尼」(Jinni)的神靈。 在現代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我們很難理解貝都因人以群體為導向的思維。在做決定前,他們一定會尋求家人甚或部落的意見。部落的一切即代表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但離開部落與家庭,這人將失去保護,一無所有。 眾所皆知,貝都因人拒絕接受外來的法治、權威,因此外人很難走進他們的世界和心裡,福音亦如是。但歷史上曾有一位探險家——威福瑞‧塞西格(Wilfred Thesiger),他本是貴族爵士,卻堅持用最原始、與當地人一樣的生活方式,兩度穿越沙漠,與貝都因人共同生活,成為貝都因人唯一視為「自己人」的外來者。 「你的麵包你的鹽我曾吃過,你的美酒你的水我也飲過;你的死亡我陪你度過,而你的生活也一如我。」從塞西格最喜歡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窺知他如何贏得貝都因人的心。這也是時至今日,有了科技、網路、福音資源,我們仍非常需要培養宣教士,走進未得之民當中,效法基督道成肉身,生活在他們當中的原因。

代禱文

天父,貝都因人是按著祢的樣式被創造的,因此他們對愛、陪伴、同在、群體,也同樣有著渴求與感受力!我們祈禱祢把對西迪‧貝都因人的愛放在祢的子民心中,有人願意認領這個族群,委身地為他們代禱;有人則勇敢回應呼召,以道成肉身的生命,建立與他們同坐席的親密關係。我們呼求祢攻破西迪‧貝都因人拒絕基督的心牆,使他們接受基督所做成的救恩——基督為他們流出寶血、付上生命的代價,將他們的生命買贖回來,歸他為義。因此得救的西迪‧貝都因人要獻上自己當作活祭來榮耀神,向沙漠的游牧人傳揚神的作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為了孩子的未來,
說阿語吧!

貝爾巴利人
Belbali

13 12月

1970年,一個貝爾巴利人村落決定放棄母語科蘭傑語(Korandje) 一種深受柏柏爾人影響的語種,以確保孩子們都會說阿拉伯語,而提高受教育機會和發展前景。這引發其他村落紛紛跟隨,導致科蘭傑語步入消亡。
貝爾巴利人生活在阿爾及利亞西南部——貝沙爾(Bechar)和廷杜夫鎮(Tindouf)的一個綠洲,名為「塔貝爾巴拉」(Tabelbala)。此地自古是商隊路線的站點。最近,該地區大幅度擴建,因為這裡是通往摩洛哥、撒哈拉和茅利塔尼亞邊境的最後一個前哨,而且是成千上萬西撒哈拉難民湧入廷杜夫鎮難民營所經之地
塔貝爾巴拉全年降雨量很少,但被沙丘環繞的綠洲,卻因地下水資源豐富而非常肥沃,農業普及。此處是人口極其稀少的貝沙爾省中,一個重要的聚落。此地氣溫高達50˚C(122˚F),經常有沙塵暴來襲。

註:西撒哈拉多年來經歷跟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等國家勢力抗爭,以爭取主權獨立。

代禱文

天父,無論是難民、旅人、商人還是貝爾巴利人,都需要尋找綠洲的庇蔭和滋潤,好避開烈日的毒害與乾旱。我們祈求他們也意識到人活著,不只是單靠吃喝等物質條件。願他們的靈魂甦醒,能謙卑地到祢面前,看見唯有耶穌是生命湧流不止的活泉,能解人的乾渴,而不再靠自己的能力,鑿出各種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滿足自己。主啊!那信祢的人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這活水也要豐富周圍人的生命,願貝爾巴利的基督信徒成為屬靈的綠洲,使前來尋求保障庇護的人,有機會聽見祢慈愛之聲。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天際的勇士 ‧ 福音廣播

切努阿人
Chenoua

14 12月

如果你屬的群體很小,而附近還有其他三個小語種,你會教你的孩子講什麼語言?許多切努阿父母所選擇的,是貿易通用的阿拉伯語,這有助於孩子們與學校教育接軌。但切努阿人所講的切努伊語(Chenoui),仍通行於鄉村地區。
鄉村地區的切努阿人,認為阿爾及利亞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他們位於沙漠的家園,一般人很難進入,而且某些地區甚至有穆斯林極端主義和恐怖組織活動。由於當地政府想要防範外來的影響,外國人往往難以獲得簽證,這成為宣教士入境的一項考驗。
但慶幸的是,目前還有一個切努伊語的福音電臺,正在做廣播接觸的工作。或許具備技能的女性宣教士,可以接觸切努阿婦女,滿足她們在醫療、教育、技藝等方面學習的需求。目前,市場上有購買北非地毯及裝飾品的趨勢,所以地毯生產與貿易,也是營商宣教接觸他們的其中一種策略。

代禱文

天父,我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要把好東西給兒女,更何況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賜給求祂的人呢?願切阿努父母能明白神愛他們的心,甚至祢的兒子也為他們傾倒了生命。但願這份愛,讓切努阿人放心來尋求那應許人「尋找就必尋見、叩門就必開門」的神。也願天父為切努阿人預備福音使者及慈愛的牧人,引領這些沒有牧人、只能憑己意走迷的羊群,可以找到羊的門。耶穌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願他們與主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用心聽從大牧人的聲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沙漠玫瑰

瓦爾格拉人
Ouargla

15 12月

瓦爾格拉人是住在阿爾及利亞中部一个綠洲城市——「瓦爾格拉」(Ouargla)的柏柏爾人。儘管他們以城市為名,但他們的人數不到該市人口的16%。過去,瓦爾格拉是前進探索南撒哈拉沙漠的起點,也是商隊路線行經之地。如今,此地有一所大學和蓬勃的石油工業,以及逐漸現代化的樣貌,所以偶爾可見人騎駱駝與輕軌電車並行的衝突畫面。古老的岩石市集,有琳瑯滿目的傳統手工藝與商品,其中最吸睛的紀念品是「沙漠玫瑰」(Desert Rose)——狀如玫瑰的沙粒與礦物結晶。
不同地區的柏柏爾人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語言,瓦爾格拉人說的是塔格倫特語(Tagargrent)。
雖然阿爾及利亞人民普遍信奉伊斯蘭教,然而柏柏爾人多半是名義上的穆斯林,對教法的遵守較寬鬆。伊斯蘭教雖然允許男性娶四個妻子,但柏柏爾人偏好一夫一妻制。
在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前,柏柏爾人是基督徒。最近,阿爾及利亞的教會不斷增長,幾乎都發生在北部的柏柏爾社區。

代禱文

天父,願聖靈親自喚醒瓦爾格拉人沉睡的靈,使他們想起、也看見自己族群中深藏著基督信仰DNA,明白自己是祢家中的一員,祢仍在家門口等他們回家。求祢透過阿爾及利亞北部的柏柏爾基督徒,去呼喚瓦爾格拉人回家。更盼望主的工人藉由學校、旅遊、石油業等工作機會,自由出入瓦爾格拉人當中,活出有基督同行的喜樂生命,吸引他們渴慕歸向主!「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願瓦爾格拉這座城市經歷屬靈的繁榮、興盛,成為榮耀主的沙漠玫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阿爾及利亞

跨境的沙漠藍人

圖阿雷格人
Tuareg

16 12月

阿雷格人最明顯的外貌特徵,是男人臉上不輕易摘下的靛藍面紗,除了抵禦風沙的作用外,他們也認為面紗能避邪。當脫掉藍色面紗與罩袍時,他們的皮膚往往會被染上藍色,於是他們被稱為「 藍人 」。
圖阿雷格人是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周邊的半游牧民族,他們是現今利比亞地區古柏柏爾人的後代。非洲國家獨立後,圖阿雷格人的領土被現代幾個國家的疆界劃分開來,所以現今幾個國家的境內,例如尼日爾、馬里、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布吉納法索都有他們的蹤跡。」。
圖阿雷格人說塔馬切克語(Tamasheq),並保存一種古老獨特的提非納(Tifinagh)文字。在階級社會中,他們被分成貴族、自由人或奴隸。他們雖信奉伊斯蘭教,會慶祝伊斯蘭節慶,但未必守齋月,且會尋求民間信仰的法術和神靈。」。
圖阿雷格屬母系社會,不似其他穆斯林婦女低微的處境,圖阿雷格女人擁有家中所有財產,並且擁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代禱文

天父,雖然圖阿雷格人處在廣大的沙漠中,離我們很遙遠,但天父啊,祢是創造圖阿雷格人的主,他們未成形的體質,祢的眼都能看見,黑暗又怎能將他們隱藏起來使祢看不見呢?我們祈禱,圖阿雷格人的牆垣常在祢眼前,祢必不忘記他們,為他們興起拯救的角,來帶領圖阿雷格族歸向祢。我們禱告有提非納文字或塔馬切克語的福音資源,能觸及到圖阿雷格婦女和孩子。願福音故事在孩子們年幼柔軟的心田發揮功效,使他們如同小大衛般敬畏倚靠祢,長大後成為事奉永生神的勇士,或勇敢聰明的底波拉、亞比該。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與法國

北非小花園

摩洛哥阿拉伯人
Arabic-speaking Moroccans

17 12月

身為北非旅遊勝地的摩洛哥,究竟有什麼獨特魅力呢?拜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t.)所賜,抵擋了撒哈拉沙漠的熱浪,地中海又吹來陣陣濕潤的季風,使此地氣候宜人、花木繁盛,被譽為「北非花園」;一些城市巷道遺留著西班牙與法國殖民的歐風色彩。
摩洛哥是伊斯蘭國家,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阿拉伯人在西元七世紀征服摩洛哥後,為本是基督徒的原住民柏柏爾人,帶來不同的語言、文化和信仰,使他們成為今日阿拉伯化的樣貌。近年在柏柏爾人的爭取下,摩洛哥政府開始重視柏柏爾文化。但其實非常多摩洛哥人即便有柏柏爾血統,也僅承認自己是阿拉伯人。
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環境,很多摩洛哥阿拉伯人搬到法國,成為法國移民大宗。移民者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因此發生變化,婦女有更大的自由在外工作,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盼望法國基督徒能與這些穆斯林鄰居交朋友,向他們展現基督之愛。

代禱文

天父,摩洛哥雖是阿拉伯人最晚征服、阿拉伯化時間最短、離阿拉伯文化中心最遠的地方,卻仍深受阿拉伯主流文化的影響,使人認為維持穆斯林身分是在社會上立足最基本的必要。父啊,求祢打破人心中自以為好、固守的僵化思維,愿聖靈活潑的生命與復興浪潮帶動摩洛哥人靈魂甦醒,使他們渴望追求真理,更甚於盲從宗教和從人來的期待;他們要追求成為新造的人、做神國的子民。求神也堅固、保守在法國決定跟隨耶穌的摩洛哥阿拉伯人,使法國成為門徒運動的孵化器,將福音擴展到摩洛哥及其他北非國家。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

被迫失學的一群人

失聰人士
Deaf

18 12月

摩洛哥的失聰人,自小就在屬靈及其他方面,失去了很多探索和學習的機會。約85%的失聰兒童沒有上學,因為整個教育系統無法提供材料或師資來幫助他們學習。雖有摩洛哥手語,但他們只能靠自己透過網路和影片自學。
大多數摩洛哥失聰人信奉伊斯蘭教。由於沒有摩洛哥手語聖經,他們很少有機會認識基督救主。或許有負擔及特教專業的基督徒,可以為失聰人設立專門學校、製作福音及教學的手語資源,填補他們在靈性及學習上的空白。

代禱文

天父,祢能使盲者重明、聾者得聽,求祢赦免許多穆斯林國家對殘疾者的忽略與離棄。祈求祢施予摩洛哥失聰人士「聽見」的恩典,並促成摩洛哥手語聖經的製作與發行;也願祢差派特教相關的基督徒和資源,為摩洛哥失聰人士改善生活、爭取社會認同,盡一份轉化的力量。祈求耶穌的愛溫柔地觸摸這群摩洛哥的失聰人士,願他們心靈聽見祢愛的呼喚,在祢的懷抱中找著失落的價值,明白生命的意義,甚至還能貢獻他們的生命!因為在基督裡,所有殘疾與軟弱都能被基督的能力覆庇,變為剛強!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在觀光區售賣飾品的貝都因婦女

摩洛哥

放棄沙漠,
向城市移動

雅希亞‧貝都因人
Yahia Bedouin

19 12月

雅希亞‧貝都因人生活在摩洛哥撒哈拉地區。男人照料駱駝,婦女和孩子則照料綿羊和山羊,並收集灌木生火。婦女們擅長紡紗和編織衣服、帳篷織物,她們尤愛紅色和橙色較鮮豔的衣服,上面還帶有五顏六色的珠子,並綴上銀飾和寶石。
他們的飲食主要來自牲畜,例如牛奶、酸奶和黃油,並伴有大米,只有特殊場合才會吃肉。
貝都因人以他們的好客、勇氣,以及男人朗誦口頭詩歌的傳統而聞名。如今年輕一代正在離開傳統的游牧生活,移居到城市工作,使他們的文化產生極大的改變。但另一個好處是,福音外展變得更容易一些。我們禱告當地的信徒可以找到機會,使用雅希亞語接觸他們,或為他們製作母語的電影、廣播、電視、社群媒體的福音資源。

代禱文

天父,我們祈求現今不斷變動的環境,能為雅希亞‧貝都因人創造聆聽福音的機會,更使他們在變動的衝擊中,有機會突破傳統思想的限制,對福音採取更開放的態度。祈求祢差派福音使者,來到城市邊緣,融入雅希亞‧貝都因人的生活,發現他們生活及屬靈的需要,並連結各地的工人和資源,帶來合宜的幫助,也把福音帶入他們的生活及文化中。願這些宣教士的撒種預工,能為將來的收割鋪路,使雅希亞‧貝都因人不再排斥基督徒,並與神所差來的「光」與「鹽」和睦同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柏柏爾婦女傳統服裝,有特殊的胸針裝飾

摩洛哥

誰想走進
柏柏爾部落呢?

阿塔‧柏柏爾人
Atta Berbers

20 12月

阿塔‧柏柏爾人是摩洛哥東南部一個龐大的柏柏爾部落,約15萬人,分成五大支系,說中阿特拉斯柏柏語(Central Atlas Tamazight),並以自己的部落法則及長老來仲裁事件。
阿塔‧柏柏爾婦女的傳統服飾很別緻,她們會佩戴許多玻璃珠、珊瑚、琥珀珠的飾品及項鍊。最具代表性的是胸針(Tizerzai),用來將所披的衣服固定在兩肩上,兩個對稱的胸針以垂墜項鍊與吊飾連結。而女人兩手戴的大手鐲(Asbia ' iquorain)也相當引人注目,上面有一圈誇張的尖刺,古時是為了防身之用。
雖然摩洛哥不歡迎基督教,但北非地區的福音廣播和電視節目,仍讓一些穆斯林聽見了福音。在南歐的碼頭上分發給北非人的福音材料,也有機會落到柏柏爾人手中。我們一起為這些福音機會來禱告!

代禱文

天父,許多柏柏爾民族生性熱情好客;耶穌曾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願阿塔‧柏柏爾人有機會接待祢差派來的福音使者,而得著祢的賞賜。也祈求祢賜給每個拜訪柏柏爾民族的福音工人有靈巧像蛇、馴良如鴿的智慧,並賜給他們當說的話語,因為不是他們自己說的,乃是父的靈在他們裡面說的;願他們在部落中遇見平安之子,得到關鍵人物的信任和支持,使福音工作不受攔阻地開展,並擴及其他柏柏爾群體。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

歡迎來到「西方盡頭」

澤卡拉‧柏柏爾人
Zekara Berbers

21 12月

「歡迎來到馬格里布!」飛機降落摩洛哥,空姐的迎賓詞一定讓你納悶,什麼是馬格里布?七世紀時,阿拉伯人花了五十年時間終於征服北非。當他們來到版圖最西端、最晚征服的這塊土地時,以為已經來到世界的西方的盡頭,因此稱此地為「Al-Maghrib」——西方、日落之地,這名字日後也成為了摩洛哥耳熟能詳的別名。馬格里布範圍還包括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利比亞。
阿拉伯人的語言隨著軍隊不斷西行,也和各地方言融合出不同國家的阿語風格。阿語來到最西端的摩洛哥,已跟阿拉伯半島所聽到的大不一樣了。現今,摩洛哥阿拉伯語雖是國家官方語言,但有三分之一人說的是原住民柏柏爾語,其中更有許多柏柏爾人完全不懂摩洛哥阿語。柏柏爾孩子多有輟學,因為學校是阿語教育。直到2011年,摩洛哥才正式把柏柏爾語列入官方語言。
澤卡拉‧柏柏爾人當中很少有耶穌的跟隨者。在阿拉伯化後,柏柏爾人已經遠離基督信仰十數個世紀了,教會需要重新差遣宣教士來得著此地。

代禱文

天父,「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耶和華的名是應當讚美的……他的榮耀高過諸天!」願祢的名在廣大的馬格里布得榮耀,祢的旨意通行在馬格里布。祈求祢差派通曉柏柏爾文化及語言的宣教士,幫助澤卡拉‧柏柏爾人從歷史、文化、真理中,找回失落的神孩子的身分,藉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挽回祭,與父神重修舊好。「你跟仇敵作戰的時候,你的百姓必甘心跟從,他們衣著聖潔,如清晨的甘露。」(詩110:3)願澤卡拉‧柏柏爾群體甘心獻上自己,為主所用。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柏柏爾人門楣的魚型記號與掌印,源於基督教與
伊斯蘭民間傳統

北非

柏柏爾人的魚形記號

馬格里布地區的再宣教
Maghreb Revive

22 12月

基督教在北非原住民柏柏爾人心中,應該已是遙遠不復存在的記憶,但歷史幫他們記住了。昨天,我們提到馬格里布被阿拉伯化;今天,讓我們回望阿拉伯人到來前的歷史,看看馬格里布的曾經。
基督信仰隨著使徒的努力,以及後來羅馬帝國的擴張,傳入現今的馬格里布地區後,發展十分蓬勃(尤其是西元二世紀),神學家輩出。著名的奧古斯丁,就是出身於馬格里布的阿爾及利亞。
但伊斯蘭教的到來,使得北非這個基督教文明重鎮,消失於洪流。基督教信仰在柏柏爾人心中,已遙遠不復記憶。一些地區的柏柏爾住宅外牆上,還留有魚形圖騰,象徵著平安與富足,但他們已經不知道,這曾是代表他們先祖基督徒身分的記號。
今天,我們要為整個馬格里布地區的柏柏爾人祈求,願他們能夠遇見其祖先曾經火熱追求的耶穌基督,而回到神立約子民的身分中。

代禱文

天父,從創世記開始,惡者就不斷地用各種方式,來破壞神與人之間的連結,但祢何等信實慈愛,並不忘記跌倒的我們,也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甚至知道我們無力脫離罪的律,而預備耶穌基督做成救贖大工。我們得救,不是因為我們的義和自己的努力,而是全賴祢主動成就的恩典。所以即便馬格里布的柏柏爾人忘記了祢,但魚形圖騰是他們祖先與祢立約的記號,我們祈求、盼望信實守約的主,再次主動尋找柏柏爾人,使屬靈復甦再次發生在馬格里布地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

祖先被擄遭棄

哈拉廷人
Harratin

23 12月

哈拉廷婦女的首飾項鍊大膽、豐富、多彩,帶著典型的非洲狂野色彩,大而醒目。
摩洛哥的哈拉廷人口約有5.7萬,生活在撒哈拉沙漠最邊緣的南部綠洲城鎮。據說哈拉廷人的先祖來自更南方的撒哈拉沙漠以南,他們被奴隸販子俘虜到北方,之後被遺棄在摩洛哥。這些人便在沙漠綠洲附近覓得小塊土地定居,以臨時工和各種勞動工作維生。
哈拉廷人黝黑的膚色與摩洛哥人大不相同,且被其他社群孤立,住在貧民區裡。他們說摩洛哥阿拉伯語,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當中並沒有已知的基督徒。

代禱文

天父,誰能像祢呢?祢坐在至高之處,謙卑地觀看天上地下的事。祢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哈拉廷人雖看似被人丟棄,卻因此得以脫離奴隸的命運,我們深信主祢總不撇棄他們,願哈拉廷人早日聽見有人向他們報福音大好消息,宣告神的恩年來到。愿他們從約瑟一生的艱苦境遇、他那敬畏祢的堅定信心,以及看見神化咒詛為祝福的眷顧中,燃起信靠救主的盼望,在基督裡領受尊貴的身分和得勝的力量。哈拉廷人啊!興起發光,因為主的光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榮耀之光要照耀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

期盼福音廣播
突破限制

伊扎吉恩人
Izarguien

24 12月

伊扎吉恩人是特克納(Tekna)部落的子群體,特克納是個源自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部落聯盟,位於摩洛哥南部和西撒哈拉北部地區。他們在摩洛哥約有1.8萬人,在西撒哈拉有3.8萬人。部分西撒哈拉的遊牧部落居民對遊客懷有戒心,不容易相信外來者。
特克納部落講哈薩尼亞阿拉伯語(Hassaniya Arabic),以及柏柏爾塔瑪茲特語(Berber Tamazight)。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分為兩種:一部分是遊牧,以放牧駱駝和山羊為主;一部分是定居,控制著撒哈拉商隊貿易的重要路線。
他們皆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馬利基(Maliki)分支。或許福音廣播可能會在撒哈拉部落中開花結果,我們需要為這些廣播的製作工作恆切地禱告,求主讓人們的心田準備好聆聽和回應福音信息。

代禱文

天父,盼望在往來的商隊中,有基督徒能接觸到伊扎吉恩人,把福音帶到他們的帳篷裡。願聖靈澆灌謙卑及渴慕的靈,使伊扎吉恩人聽見福音就扎心,為罪為義而自己責備自己,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罪得赦免,並領受神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神所召來的。」願主親自提名伊扎吉恩人來歸向祢!我們為伊扎吉恩人可使用的福音資源、廣播節目製作來禱告,希望福音好消息能突破重重障礙,「闖入」伊扎吉恩人的生命中,帶來極大的屬靈感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摩洛哥

教孩子沙漠存活法則

吉爾貝都因人
Gil Bedouin

25 12月

即便摩洛哥以柏柏爾人部落聞名,但還是有貝都因人的存在,吉爾人就是其中之一,人口將近5萬,說的是一種不成文的阿爾及利亞撒哈拉語(Algerian Saharan),該語連完整的有聲新約聖經都還沒有。
貝都因的孩子,從小就被寄予厚望。他們要分擔家中的事務、嚴格服從部落的團結法則,因為溫室之花難以經受沙漠的嚴苛。即便現代化緩慢來臨,但大人對孩子的教養仍首重于傳統的生存技巧,教育和現代化技術不在生活的優先次序裡。
祈禱,是貝都因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於沙漠中沒有清真寺,所以他們只好在所在之地面向麥加禱告。潔淨禮儀的洗滌水很難取得時,他們便用沙代替。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即使他們在這時光停滯、沒有羅盤的部落中,依然不會忘記放下手邊的事,找到麥加的方向朝拜。
部落、牲口和伊斯蘭教是貝都因人生活的重心。他們特殊的生活形態與信仰,成為福音難觸及的原因。

代禱文

天父,求祢為吉爾貝都因人預備阿爾及利亞撒哈拉語的有聲福音資源和宣教士,因為他們無法閱讀文字,實在需要「聽見」福音。祢必能用最能打動他們的方式,來向他們說話。我們為吉爾貝都因人的孩子禱告,他們在這封閉的社群中長大,只能遵循大人教導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盼望未來他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化、知識、思維的碰撞,有開闊的胸懷來包容及聆聽福音,有勇於思考、追求真理的勇氣和行動。願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地充滿吉爾貝都因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戴著蘆葦帽的傑拉巴婦女在集市販售農產品

摩洛哥

家人與耶穌,
只能二選一?

傑巴拉人
Jebala

26 12月

傑巴拉一詞來自摩洛哥阿拉伯語「Jbel」,意思是山,因此傑巴拉的意思是山地人。他們傳統上住在摩洛哥北部的里夫山區(Rif)一帶,人口約有128萬人。傑巴拉人喜歡穿尖頭皮拖鞋,頭戴蘆葦帽。他們的音樂家,有時會表演蘇菲派的迷幻音樂。
多數傑巴拉人是農夫,在山區水源充足之地開墾灌溉, 並靠養雞、養羊豐富他們飲食的來源。
由於傑巴拉人非常看重家庭與家族的關係,且伊斯蘭文化串起他們生活的大小事,若個人要改變信仰,他將面對一個痛苦的掙扎失去家人的認同,被隔離在以伊斯蘭為主的社交生活圈外。但眼前最大的問題是,他們光是要聽見完整的福音,就相當困難了。有誰可以來到他們生命中,與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事呢?

代禱文

天父,我們相信,當人真實遇見祢、深深降服於祢的榮耀時,看待這地上一切的目光就會霎時改變,生命的優先次序也會截然不同。我們會有從聖靈而來的勇氣,在艱難的環境中做出合祢心意的選擇,並倚靠祢的恩典得勝。我深信這些也會發生在真實遇見祢的傑巴拉人中!跟隨耶穌確實會有困難,但我們祝福傑巴拉人與主之間深刻的愛,能戰勝困難,使他們尊主居首位。傑巴拉人要甘之如飴地唱道:「我心屬主,我靈屬主,讓主居首位;諸事皆以主為依歸,讓主居首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前頭穿藍衣的圖阿雷格人引領商隊和遊客穿越沙漠

茅利塔尼亞

穿越沙漠,
全村總動員

傑圖阿雷格人
Tuaregs

27 12月

圖阿雷格人是北非撒哈拉沙漠跨境的半游牧民族。女性在此占主導地位,男人才需要蒙臉。
圖阿雷格男人非常英勇,能帶領商隊穿越撒拉哈沙漠。商隊出發前,全村會緊鑼密鼓地展開準備工作。婦女聚集在一起製作商隊所需的口糧,這種麵糊只需泡水即可食用以補充體力。婦女們還會編織草墊,在市集換取生活用品及鹽;男人則手腳並用地編織草繩,用來捆貨及做駱駝的韁繩。所有山羊皮囊都要保養檢查,確定沒有破損,才不會漏掉一滴滴珍貴保命的水。
受圖阿雷格人尊敬的職業是挖井人!因為在沙漠中水源珍稀,他們需要經常深入地底三四十公尺工作,相當危險,容易發生坍方活埋的意外。一口井最多一年就要重挖,因為雨後會被泥石堵塞;平時游牧也必須挖臨時井給羊兒餵水。挖井必須靠水源雷達駱駝,牠們有在數公里外就能嗅出水脈的本事。
圖阿雷格人的學校是在露天之下,古蘭經是唯一讀本,孩子們圍坐在一起,想盡辦法或唱或唸地將經文印在腦海。他們從小就必須背誦全本古蘭經。每週五,他們會舉行清真禮拜,但生活中也會倚靠其他神靈和巫術。
茅利塔尼亞鄰近摩洛哥的「西撒哈拉」地帶,長年與周邊國家因領土、主權爭議在對抗,這導致了無數沙漠難民涌向阿爾及利亞難民營。

部分資料來源:《沙漠中的圖阿雷格部落》CCTV中央電視台影片

代禱文

天父,「你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你離我們各人不遠。」親愛的父,沙漠雖看似遼遠,但祢離祢的孩子圖阿雷格人卻不遠,因為人的動作氣息都離不開祢。願祢使圖阿雷格人在生活、所思所覺中覺察祢奇妙的運行,並差派僕人來告訴他們祢自有永有的名,使他們可以知道祢是誰,將敬拜歸給祢!西撒哈拉地區的動盪,讓許多人中止游牧生活,來到難民營,願祢打開播放耶穌傳電影的機會。他們的蘇菲派信仰相信超自然的存在,求祢向他們顯出祢奇妙的記號(Sign)。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塞內加爾的女孩

塞內加爾

美與禮儀兼具的
穿衣守則

沃洛夫人
Wolof

28 12月

沃洛夫人多達570萬,曾征服塞內加爾諸多部落,建立王國;現今大多分布於西非的塞內加爾和岡比亞。近年來,許多沃洛夫人向馬里和象牙海岸擴張,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土地來種植花生,或在城市中找到好工作。
塞內加爾在十九世紀曾是法屬殖民地。1946年,塞內加爾的沃洛夫人獲得法國公民身分,今日有許多沃洛夫人定居在法國。
多數塞內加爾的沃洛夫人住在農村,數百人組成一個村落,清真寺是必備的公共建築。他們相當留意儀容禮節,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角色、所處的場合穿著得體的衣服,女性的衣著尤為時髦精緻。
雖然目前尚未有完整的沃洛夫語聖經,但福音資源倒是非常豐富,不過他們的基督徒人口只有0.01%。醫療是他們很需要的幫助。

代禱文

天父,祈求有醫療宣教團隊、基督徒義診,進到沃洛夫村莊,並將耶穌基督這位偉大的醫治者介紹給他們。耶穌曾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身體的病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常常無法意識心靈的需要,看不見在罪中病入膏肓的光景;祈求祢光照沃洛夫人,並帶著不足、謙卑、憂傷痛悔的心來仰望祢,愿他們得著祢赦罪的恩典與醫治。我們為為數不多的沃洛夫基督徒禱告,求主使他們在基督的恩典和真理中成長,凡事尋求神、順服神,結出屬靈的果子,榮耀父的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馬林克的說唱樂手

塞內加爾

用音樂傳承歷史

馬林克人
MALINKE PEOPLE

29 12月

馬林克人的伊斯蘭信仰融合了民間的宗教習俗,他們會在清真寺禮拜、祈禱,但在生活中也會仰賴巫術,尋找宗教精神領袖占卜算命、醫病、咒詛敵人、祈求平安及保護。
馬林克人以農業為主,兼狩獵、飼養牲畜。家族以德高望重的男性耆老為領導。馬林克人接收資訊的方式以口傳為主,說唱藝人(Griots,樂手、吟遊詩人)是社群中傳承該文化傳統的重要角色。
馬林克人雖有基督教資源可用,卻忠於自己的信仰習俗,不認為有必要依靠救主。但喜愛神祕和超自然事物的馬林克人,可能會對基督教儀式的象徵意義,以及耶穌行神蹟的故事、聖靈能力的彰顯感興趣。基督徒們可以用故事、短劇和詩歌等視覺和口語傳播方式,向他們介紹基督的事蹟,並與他們討論生命、宗教的議題。

代禱文

天父,祈求馬林克群體中的說唱樂手被祢得著,被讚美祢的旋律充滿,便如同詩篇的作者,轉而向自己的同胞訴說神巧妙的作為。「你們應當彈琴稱謝耶和華,用十弦瑟歌頌他。應當向他唱新歌,彈得巧妙,聲音洪亮。因為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他所做的盡都誠實……」但願有基督徒能編製切合馬林克文化處境、引人入勝的福音戲劇和詩歌,使馬林克人在音樂、藝術表演中自在地敞開心門,被聖靈觸摸,產生共鳴。願他們明白真理,離棄虛無的偶像和傳統宗教,單單倚靠敬畏獨一的救主耶穌基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幾內亞的婦女正在製作花生醬

幾內亞

盼雨的人

馬林克-班巴拉人
Malinke-Bambara People

30 12月

班巴拉人是西非國家廣泛常見的族群之一,在馬里最為龐大。幾內亞的班巴拉人則約有五千人。
班巴拉人以農業為主,男女都會下田耕種,12至14歲的孩子們則會幫忙引導、看顧耕地的牛隻。花生、小米、稻米是主要作物,班巴拉人也飼養牲畜,並保持狩獵文化。
班巴拉人會用阿拉伯語背誦古蘭經,但並未捨棄傳統的泛靈習俗,他們極為仰賴宗教精神領袖,經常向他尋求意見,以做出各樣決定。班巴拉人每年必會舉行祈雨的儀式,近年隨著極端氣候的加劇,他們為缺雨所苦。為了把握短暫的雨季種植花生,他們會將牲畜委託附近的富拉尼牧民照顧,好傾盡全力耕作。
很多班巴拉村莊沒有學校,孩子們從小就必須幫忙農務,無暇學習,所以很多村民是文盲,因此也阻礙了文字福音材料的傳播。某些村莊雖有學校,但皆以伊斯蘭教育為主。

代禱文

天父,耶利米先知說:「外邦人虛無的神中有能降雨的嗎?天能自降甘霖嗎?耶和華我們的神啊,能如此的不是你嗎?所以,我們仍要等候你,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祈求祢向馬林克‧班巴拉人啟示祢自有永有的名,使他們懂得向造物主、萬物的源頭來祈求每日的需要。求祢按時為馬林克‧班巴拉人降下雨水,又仰起臉來光照他們,使馬林克‧班巴拉人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讓周邊群體看見他們倚靠神的福氣,使祢的名在西非被傳揚。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這一天,請按聖靈的感動,寫下你為北非、 西非的未得之民的禱告。

31 12月

親愛的天父,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