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

S M T W T F S
< 12月   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2 3 4
011月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太6:12

「如同我們」,就是將屬神恩典的免債原則,運用在那些虧欠我們的人身上。意思是:「一旦我赦免那人,就滿心樂意地將債務轉移到神的手中,讓祂去收債……我不再要求那 個人償還了。」
一旦你將欠債者名單交給神,那些冤枉、傷害你的人,雖然仍需要向神交代,但他們卻沒有拖欠你了,甚至不欠你一句對不起。
因為神赦免了我,在我的欠條上註明「全部付清」。神沒有繼續看我為欠債人,因祂的兒子已替我還清。所以若我要赦免別人,也要制定一份我的欠債者名單,然後交給神,徹底放手,別再理會!注意,名單上的人從此不再欠我什麼,好像神也不再要求我付清欠款一樣。當我們這樣赦免人,就反映出造物主的心意;耶穌說這樣我們就能明白真正的赦免,神也向我們露出恩典的笑容。
你是否帶著一張欠債人的清單呢?可能是十多年前的陳年舊賬,是一些往昔不曾化解的恩怨,或是上星期才發生的新仇……不管是什麼,是時候該送到處理我們欠條的那位手上了。新的一年,你是否願意如此免掉 別人的債,放下心中的包袱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21月

叫我們遇見試探。

太6:13

我們當如何明白這奇怪的句子呢?神不誘惑、試探任何人,聖經說得很清楚——神是聖潔的,凡祂所行的都算為聖潔。祂不可能引誘任何人犯罪。但這個句子的語法,卻像是 神可能會叫我們遇見試探,而我們卻求祂不要這麼做。
有個例子或許能幫助我們釐清這困惑:假設你開車駛入一個陌生城市,路途上不見任何指示牌,但你沒有導航器,手上的地圖又沒有更新的路線,而且天色已暗,你只好停下車子向一位當地人詢問:「我怎樣才能去到X街呢?」你一定會這麼想:既然他住在這城市,應該會曉得前往你目的地的正確路線吧!
聽完他的指路,你還是基於保險起見,再三確認:「好,你不要帶我進入彎曲的街道喔!」他莞爾一笑:「當然不會。只要跟著我的指示走,你就會抵達目的地,我確保不會讓你走彎曲的道路。」
這就是「不叫我們遇見試探」的意思,是向神祈求領我們遠離試探,祈求祂告訴我們正確方向,免得我們落入試探。
「不要領我們朝向那個方向」,暗示神知道如何引領我們朝向另一個對的方向前進,好遠離試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31月

叫我們遇見試探。

太6:13

希臘動詞eisphero,往往是指從某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動作。它是eis(入)和phero(引領或背負) 的結合,和被動的me組合起來,就解讀為「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換句話說,就是清楚地為我們指點迷津。
這樣的禱告不是一邊有天使,一邊有魔鬼來考驗你的那種畫面。我們不是受困在兩股勢力中,而是受引導聽從及跟隨正確的途徑。我們其實沒有選擇走偏路的機會,因為我們是神的兒女,沒有魔鬼在我耳邊呢喃,只有我不理會神指示的情況發生。
凡是曾經駕車迷路的人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與其探求方向,我們傾向於猜測前面當走的路,但常常我們的自以為是和驕傲干預了準確度。因此,我們祈求:「主啊,當我們行走時,不要讓我們走丟了!為了祢名的緣故,領我走在公義的道上!」如何不走迷路,被神來指示引領呢?神的話語和訓誨可以成為我們的領航,指示生命正確的方向。
還有你是否留意到,這句經文是與「我們」有關,而不是「我」呢?所以我們是有責任,為團體祈求神的引領!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41月

我們脫離兇惡。

太6:13

我們是否真想要得到拯救呢?要得救意味著會面對現實,放棄不切實的空想,和依賴慣的偶像或褥子。
是什麼使我們更傾向于投奔那使我們遠離神的東西?是什麼讓我們想離開神,再次退回奴隸之地?是什麼讓我們感到不舒適,以致折回舊有的生活模式?
為什麼我們不想從神尋求保護?因為神的保護是在曠野,那是我們最不想去的地方,最不想接受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老我會被對付,窘迫、軟弱會曝露我們不想看到的真面目。
如果我夠坦白,會發覺我某些部分喜歡我的偶像。我喜歡住在舒服的「錯覺」之家裡,在那裡不需要面對真實。即便我明白目前所倚賴的偶像,無法給我真正的平安,但我熟悉它們,情願逃離現實,留在那裡。
尋求神的保護,意味著要改變這些「舒適」,甚至失去一些心愛的東西,讓我面對極大心理上的危險(身分、情緒等等)。我們都希望一個沒有疼痛的改變,擔心忍受神清理工作的代價,但倚靠虛謊麻痺並不會真的解決我們的需要。我們需要鼓起勇氣,求神救我們脫離錯覺之家!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51月

我們脫離兇惡。

太6:13

神帶領以色列人遠離迦南地,讓他們進入曠野是有理由的;祂把以色列人留在曠野四十年是有原因的。神需要透過曠野,驅逐掉以色列人渴望回埃及為奴的錯覺,並挪去他們那份對虛假的熟悉和安全感。
偶像崇拜無法令人滿足。它能麻醉,卻無法治療人。所以我要改變,但真相卻是:我改變不了!我不僅是不懂得如何改變,也無能在我的行為上落實改變,因為我的意志都已被偶像敗壞了,我早已迷失,看每個方向都好像相同。
你想改變嗎?你真正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一位嚮導;你需要的是察覺自己是受苦而無助的;你需要讓神毀掉你虛假的現實。
「救我們脫離兇惡」意味著讓神摧毀我生命中一切堅不可摧的地方——那是我不必面對痛苦和絕望、最想逗留的角落。可是,這樣的邪惡是最可怕的,因為它阻礙我進入神的看顧。
當你祈求神「救我們脫離兇惡」時,是否真的求神拆毀你的偶像、砸碎讓你上癮的東西、踩爛你隱藏的山寨?當你禱告「救我們脫離兇惡」時,就是求神為你打仗。你要預備好,神會為你打仗。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61月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太6:13

生命就是一場掙扎,對嗎?世事不能盡如人意。儘管我們向神求飲食、引領和救護,不好的事還是會發生。我們不禁想:也許神終究沒有負責這一切;也許祂放任撒旦有自 由發揮的餘地。若你曾懷疑神的至高無上,今天這節禱告就是給你的。神的國度是屬於神的!
我們知道邪惡就存在世上的事實,牠與試探狼狽為奸。所有這些宇宙的戰場,可能讓我們相信神處身在艱鉅的作戰中,而結局依然是個謎。然而耶穌的禱告:「不!國度是祢的。」不管我們看到什麼,神是全然掌權的那位。神的國度並不邪惡,撒旦不是勝利者,那個控告者無法從神的手中奪去世界。
不管我們的仇敵如何扭曲真理,牠都無法得逞。這個禱告就是一個有力的宣告:神就是君王,祂統管和治理一切,祂的國度顯而可見,遍滿全地。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71月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太6:13

昨天我們介紹了這份勝利和辯證的宣言,我們就唱起了頌歌。這句話是耶穌禱告中,關於會眾的層面。這首頌歌是給我們每個信徒的,絕非個人躲藏在禱告暗室內的讚美,而是團體歡呼的吶喊,慶祝神的威嚴和權能。
這裡描述的讚美不是關於「我」或「我的」,不是獨自與父神交往;而是信徒手拉手一起禱告、淚流滿臉一起追求聖潔。這也不只是某間教會或某信徒群體的禱告,而是屬於所有神兒女的禱告。
神是我們的大君王,祂是保護和捍衛我們的盾牌,祂統管的國度直到永遠!那些受召擁抱祂規則的人,會在末了神的使命成就時,有份於祂永遠的國度。今天,我們就來讚美神永恆、榮耀的國度和權柄,為此發出得勝的歡呼吧!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81月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太6:13

我們要注意的是,國度單單是屬於神的。「國度是祢的」,意味著不是共用、不是借來的,也不是分裂的。神就是這國度唯一的主。我們受邀參與,但不是國度內與神合作的工作夥伴。
神的國度完全是祂的作為、祂的設計、為著祂的榮耀。正如摩西只能看見神的榮耀經過,我們也是站在同一個磐石的裂縫中,察看祂的所在,那對我們已經綽綽有餘了。我們對神國度擁有權的盼望,是以君王的性情為保障的;我們只需看看祂榮耀顯出的地方,就知道祂是可靠的堅固磐石——這便是信心。
你是否想見見國度的君王?回頭看吧!看看祂歷代以來的工作,往後回顧,再回顧,直到最後你就站在那裡,一窺起初祂的創造。
神的國度是祂的!我們當為此歡慶。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91月

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

申32:39

神的手是張開的手掌,還是握緊的拳頭?神以張開的手掌歡迎你的態度、行為和思想,像父親般接納擁抱你嗎?還是你覺得是另一種手——對未來充滿懼怕的感覺,抓住了你?
如果你曉得什麼叫經歷神恩典的張開手掌,羅馬書這節經節就是強有力的肯定話語。如果你被握在神的手中,就沒人能把你搶走,這是當保羅寫這一段話時,心中所想的——無論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死、是生、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羅8:38),都不能!沒有人能從神手中搶走任何東西。 如果神握著我,那就是偉大和美妙的消息。神啊!不要放開祢的手掌心,使我能在祢的膀臂裡。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01月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栽了一個園子,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裡。

創2:8

我們的刻板印象以為’eden是指一個美麗的花園和歡縱的樂園。但這字的真實意思,或許會改變我們對享樂的觀點。
多數希伯來文名詞都有性別之分,例如「豐收」是女性名詞;「天使」是男性名詞。但eden很特別,是包含兩性的名詞。詩篇36:8的‘edeni是男性名詞,描述神賜給我們的許多享受;創世記18:12的‘eden則是女性名詞,用來描述親密的性愉悅。當然‘eden也是一個地名。
當我們讀這節經文,神美好的恩賜、性的享受、豐富、孕育等畫面翩然映入腦海。但值得留意的是,伊甸園並不是迪士尼或拉斯維加斯委員會所創立的。這是神享受的園子,應該由神來告訴人何為享樂。文字後面的圖像點明了箇中的道理,字母Ayin-Daleth-Nun是一幅「體驗生命的門戶」。神定義的享樂,就是那些能夠賜生命的事物,而祂也是賜生命的源頭。
當我們自己定義何為享樂、滿足,單單以滿足欲望、對己有好處、覺得享受的事,來獲取快樂,我們就會忽略什麼是神看為好的、有益的快樂,並忘記真正快樂的源頭在哪裡。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11月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栽了一個園子,把他所造的人放在那裡。

創2:8

我們不是神,生命不在我們手中。我們不過是一群仰賴神恩典供應我們氣息和飲食的脆弱受造物。伊甸園是神的領域和設計,每當我們自己定義快樂、享受時,就是吃下那棵分別善惡樹帶給我們混亂、敗壞和死亡的果子。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我沒有決定何為享樂的權力。神為我決定一切,所以祂才在‘eden開闢了一個園子。
在一個事事主張追求和享受新鮮感、刺激感的文化中,我們多麼迫切需要學習這個希伯來用詞所帶出的功課!我們很難明白神的伊甸園,也無法從自己所造的較低層次的偶像裡,找著它的意義。今天許多世俗帶領我們對享樂的追求、理所當然的訴求,卻使我們愈發遠離了真理。
我不需要追逐「快樂」,因為就連享盡榮華快樂的所羅門,也不免發出虛空的嘆息。父啊,我們需要真實的在祢這福樂的源頭裡,明白「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的快樂。有祢同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伊甸園。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21月

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

申30:19

凡是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會選擇死亡與咒詛。可是我們經常不清醒,一再選擇與神相反的道路,於是我們承受了死亡與咒詛。
偏偏我們總認為,只有道德敗壞的人,才會故意選擇與神背道而馳,便覺得《申命記》不是寫給我們的,認為我們不會走向敗亡的路。所以,《申命記》不大受重視,至少在基督教世界裡不受重視。但如果你是正統猶太人,當你的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你會教他的第一本書就是申命記。這將是他們要背誦的第一本書,也是他們人生的基礎!為什麼?因為它是講生命之道的書,關乎神的賜福與咒詛。
如果你要選擇生命,那你必須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不能再認為事過境遷,神已不再掌管倫理道德,它只適用於中東的一個游牧民族。不!這是一本關於hayah,也就是「生命」的書。一如當年摩西向以色列人發出挑戰,要他們做個選擇。他的呼籲也向今天的我們發出挑戰!
你今天會選擇生命還是背道的咒詛?u va harta ba’hayim,你要選擇生命!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31月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太15:22-28

在前往推羅、西頓的途中,一位婦人跑出來向主哭求:「大衛的子孫,救救我的女兒!」
她並不屬於彌賽亞的百姓,知道自己被排除在外,所以她說:「我相信祢是猶太人的彌賽亞,就是人人期待的那位。雖然我是個化外人,祢難道不能可憐我嗎?」
此處用來形容她哭求聲的希臘文Krauge是個擬聲詞(onomatopoetic),模仿的是哭求的聲音,像一隻老烏鴉的哭泣聲:「呱、呱。」她那惱人的Krauge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引人注意。
如果你什麼也沒有,只有「需要」,你要如何得到神的關注呢?這婦人告訴我們,只要有需要就夠了。
她不按牌理出招,也沒有後顧之憂;她沒有等候時機或考慮用什麼態度說話,只是大膽地在神後面一直「Krauge, Krauge……」(呱呱吵),讓耶穌知道她的需要,因為她實在別無他法。
你是否有值得「呱呱吵」的需要呢?你為何還不向神哭求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41月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太15:22-28

我們都害怕被人拒絕——「你不屬於我們!這裡不歡迎你!」「不要煩我,你沒有看到我在忙嗎?」這種事多少發生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都曾被人排擠,嘗過不被歡迎的羞恥感,以及被孤立、拒絕的難堪!
馬太福音用eleeo(中文翻譯為「憐憫」,準確來說應該是「仁慈」)來形容這位非我族類的婦人的懇求。但若以希臘思維去解讀這字,便錯失了「憐憫」的意義。在希臘文化中,「憐憫」不是律法和義務上的考量,而是屬於心理情緒上的反應。當我們接觸不該受苦的人,便會捲入憐憫的情緒中,對這人的困境有所反應。
所以希臘式的思維,若見到不該遭受苦難的人時,憐憫會油然而生;但看見某人活該受苦時,就不會產生憐憫之情,任憑他咎由自取。
然而,舊約教導的「憐憫」不是取決於情緒的反應,而是立約應許的義務,即較強一方需對較弱一方施仁慈,凡有能力者皆有義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希伯來的「仁慈」一字,反映了神對祂百姓義無反顧的幫助;「仁慈」也顯示了神對祂所造之物的愛。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51月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太15:22-28

憐憫是有代價的。當這位婦人向主耶穌不住地「呱呱叫」時,她求的不是主耶穌的同情,而是求犧牲!她渴望並要求這位大衛的子孫,放棄其猶太人彌賽亞的角色,也把她看為神的受造物,也是一個值得愛的人,而施以援手。
「仁慈」,是耶穌生命的總結詞,祂為此付上了巨大代價放棄神的身分,成為人類敵擋神的一份子。
「仁慈」也讓父神付出了代價——祂為了那些本來就該死的人,犧牲了祂的愛子,自己承受著難以言喻的悲哀,還要眼睜睜地看著恆久所愛的兒子遭人拒絕和藐視。為了憐憫,三一神付出了極重無比的代價。
主耶穌並沒有坐視我們咎由自取的行為,祂為此做出了犧牲,是「憐憫」這個字的最高體現。現在你明白這個字的意義了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61月

「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太15:22-28

希臘哲學並沒有創造者和審判者,只有法律上的對錯。心存憐憫這個情緒,使他們感到害怕,感到理智不受控,感嘆命運瞬息無常。似乎人因著憐憫,把自己置於軟弱的境地。
但神的憐憫截然不同,在還沒有立約以前祂就已經愛我們了。其實祂給我們的幫助,並不在於我們有否持守立約的條件,反之我們最需要神的時候,正是在我們破壞了與神的關係之時;在我們還是「外人」的時候,神就渴望將祂的愛和仁慈澆灌在我們身上。
「仁慈」,是向有需要的人施加的善舉。「仁慈」,不是同情,也不是社會義務,而是我用自己的手來抬起你的手,是一種親自參與的行動。
「仁慈」是約的一部分,它不是軟弱的跡象。其實,「仁慈」顯示出神的能力。祂是那麼大有能力,甚至能夠在完全了律法條件的情況下,將我們從刑罰中釋放出來。
耶穌曉得「仁慈」就是犧牲,是甘心放棄了選擇的犧牲。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71月

我的神啊!我樂意遵行你的旨意;你的律法常在我的心裡。

詩40:8

就語言學來說,haphets是個與行動和環境相關的動詞,曾被用來描述約拿單和大衛的愛、以斯帖被選為皇后的情況、雅歌中的親密關係,以及君王全然委身神的旨意。而在詩篇中,haphets所表達出的樂意,是一個有實際成果的渴望層次。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 人有4個「需要」層次,最底層次是身體的需求,如呼吸、食物、睡眠和性,關乎人的安全感、團體生活和尊嚴;最高的需要層次則是自我實現。這是希臘思想,活著的終極目標是要自我實現,但這不是大衛的觀點!大衛的需要是以haphets為基礎,而最頂端的就是全然以神為喜樂;唯一真正滿足的源頭就是認識神。(詩73:25)
haphets是否是神祕的個人情感經驗呢?當然不是!每個希伯來文字都直接導向行動,因此haphets也被用來形容可見的行為,比如慷慨對待窮人、在團體奉行《妥拉》教導和敬拜等具體行動。想想看,生命中有什麼事物,讓你甘心樂意去行呢?
樂意,是走在一條我們曉得為什麼要走在其上的道路。主耶穌也為父和我們走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向了十架。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81月

並無人能從我手中出來。

申32:39

希伯來文matsil,來自nasal這字根,主要的意思涉及「一方的能力勝過另一方的能力」。它常與另一些字眼相連,那些字是拯救、釋放、解放、贖出和救援的意思。
當主耶穌說祂來是叫我們得自由時,肯定想到這些字。自由從不意味著放我們走,自由是被拯救的神握在手裡。當我安全地在祂手中時,我才曉得什麼是真自由,是那種無人能將我從祂身旁奪走的確據。自由是成為神的俘虜。
這個字很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若與人有正確的聯合,就會令人歡欣與釋放;若與錯誤的人聯合,則是可怕無比。保羅說過一句話:「萬事都互相效力。」能讓萬事正面地互相效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在神的手心裡。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91月

他(原文作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

申11:14

「今天天氣如何?」絕大多數人出門前,都會關心一下氣象。但有個玩笑這麼說:氣象播報員可能是唯一不會因報錯氣象(失職)而被辭退的人。人們為什麼會開這種玩笑呢?因為大家都曉得天氣變化多端,誰又能準確地預測天氣呢!
聖經卻回答了這問題:神知道。我們很容易忘記至高無上的神掌管一切,祂也掌管天氣來達成祂的心意。天氣不是偶然、隨便或亂發生的;順便一提,任何事物也不是偶然存在的。我們最好記住這件事!
摩西並非氣象播報員,可是他曉得:氣候是由屬靈之事來決定。這段話把人的責任與神的供應之間的聯動關係凸顯出來了。
氣候看似受氣流、海洋、溫度等因素影響,但在這些定律背後掌管一切的乃是神。當以色列人順從神的法則,神便使氣候為他們效力,大地也沐浴在神的恩典中。
最後,很重要的是,當我們祈求秋雨春雨之福時,不要忘記神在前面所吩咐我們的:「留意聽從我今日所吩咐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神,盡心盡性事奉祂。」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01月

他(原文作我)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

申11:14

如果這麼難掌控的氣候,是由集體的屬靈忠誠來決定,那麼人生中還有多少的層面,也由順服神來決定呢?我們以為自己能掌控的事物中,有多少其實超出我們的掌控呢?
我們若破壞地上的法律,就不可能好好地過日子;為何我們不順服掌管一切的造物主、破壞祂的法度後,卻還妄想期望每天都是美好的呢?這是多傲慢的態度啊!
罪,不僅破壞我內心的平靜,也破壞了整個世界的寧靜。集體的罪匯聚成流,大肆破壞生態環境,使萬物都一同嘆息和勞苦,這些其實全都與人類的靈性相關。
這個世界是神在掌管(真是萬幸啊),但這並沒有免除我的責任,因為宇宙是個靈性和物質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整體,一個層面的動作,會影響另一層面的動作。靈性與物質一直手牽著手,它遠超過「蝴蝶效應」。難怪聖經警告我們,地上的戰爭攸關著天上的權勢。
今天請好好注意一下氣候,要記得是誰降下雨水,並記得神為何在雨季降下雨水。「順服」是個氣象學名詞。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11月

有一件事我求過耶和華,我還要尋求;我要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裡,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中求問。

詩27:4

你有想過生命的優先次序嗎?什麼事對你是最重要的呢?你最有意義的事、必須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我們來看看大衛所專心祈求的焦點吧!希伯來文的akhat sha’alti meet-YHWH,第一個字眼出自ehad,你會在施瑪篇(申6:4)中認出來:神是獨一的那位。拉比式解經會將兩處事件關聯起來——我所求的唯一一件事,是向獨一的主求的。事實上,我所求的,就是主在我裡面的獨一無二性。
當你可以向神求取一個恩惠,必然會鄭重地提出最有價值意義的請求。大衛明白這點,所以他求一件神不會拒絕的事,就是「神同在」。大衛所渴求的,是與那獨一真實的神同在。聆聽到這個呼求的神,祂的心想必也被大衛觸動了吧!這些向神發出呼籲、請求、訴說的話語,都被神珍藏在詩篇裡。相信大衛的這顆心,也被神記在心裡。
我這一生,別無所求,唯獨就是要一生一世住在祢的殿中,在祢的面前靜靜觀看祢的美好。是愛,才能使人發出這樣的呼求。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1月

有一件事我求過耶和華,我還要尋求;我要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裡,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中求問。

詩27:4

我們注意到,大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聚積財物、保存權勢,或在同輩間享有聲譽,甚至也不是個人和救主之間的關係。大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乃是住在神的同在中,思想神。這裡他沒有為自己求,整個焦點就是在神的同在中敬拜祂。
我們經常為了滿足自己,而熱切地忙碌於一些事情。即使在信仰上,我們的焦點也經常放在「神可以為我做些什麼事、帶來什麼恩典」?我們希望神為了祂自己的緣故,能使我成為更好的僕人,或賜教會更多屬靈的恩賜等。即使我們在研讀神的話語時,那焦點仍然是放在我們自己身上。
大衛卻不然!他只想住在神的同在中,瞻仰神的榮美、默想神的美善,單單需要神!你難道不認為神會毫不遲疑地馬上回應他的請求嗎?
我們的注意力原本放在自己內心深處那驚人的喧嚷中,如今我要把注意力轉移到神的身上,能有什麼比這更討神歡心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31月

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

申5:1

去年你的生活如何?當你回顧時,能看到神的手在引導、指揮、責備和鼓勵嗎?你現在有比去年更親近神嗎?這不是在問你的生活有比較舒適、容易了嗎,而是關乎你是否更喜樂和滿足。你更愛救贖你的主嗎?你更認識祂的性格,並且把此事做為你行為的基礎嗎?這是你今年的目標嗎?
我今天要發出一個挑戰,我們已查考神的話語多時了,也已剖析它們更深的意義,但這些都只是在字句上而已。除非它們成為充滿我思想和行為的誡命和律例(還記得hayah這字嗎?是在我裡面顯現出來的意思),否則這些都只是無用的瑣碎之物。
神話語的意義, 絕非提供資訊,而是改變我們的生命,當摩西說「shemartem la’asotam」(留意行出來)時,就清晰無比地表達此意。此處的動詞是shamar(謹慎、留意)和‘asah(做、做出、完成),shamar是偶合動詞,它描述一個針對著另一個目的的行動;我留意某事,為的是去做另一件事。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態度是:留意神的誡命和律例,為的是把它們在我行為中行出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41月

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

申5:1

單是記住神的律例典章並不夠,即使抄寫、背誦或分析它們,也不能達到神的目的,而是必須行出它們!這是神把話語賜給我們的唯一原因。
這裡有個挑戰:我們要仔細地查看神在約旦河畔頒發給以色列民的誡命和律例,並且行出來,每一天在神命令的清單上,加上一個神要的行動。我們每天學習謹慎地遵行神的誡命或律例,就會開啟一趟改變生命的旅程。旅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完全照著神的指示去順服祂。
這不是教條主義,我們不期望神因此而對我們更有好感,也不期望因此生活會變得更舒適些,我們願意這樣委身,是因曉得神知道我們要如何在這世界過最佳的生活。我們遵行祂的設計,且要藉由我們的所做所為來榮耀祂,來討祂歡心。這是個感恩與愛心的旅程,我們甘願順服,因為我們愛祂。
待一年以後,你自己再回答這問題:這個練習對你產生何結果?一年以後,我們肯定將因心意更新而改變生命,連同我們手和腳的行為也改變。你願意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51月

但你們在那裡必尋求耶和華你的神。你盡心盡性尋求他的時候,就必尋見。

申4:29

你玩過「捉迷藏」嗎?這遊戲的玩法是什麼?很簡單——不要被找到。有些人總是有辦法讓人找不到他藏在哪裡。但神絕不玩這遊戲!更令人訝異的是,神絕不是那個躲藏的人。祂永遠是那個尋找的人,祂甚至找到那些並不在尋找祂的人。那麼,神為何還吩咐我們去尋找祂呢?
尋求(darash)這個動詞的意思是:「十分留意地尋找」,為的是獲得了解。這動詞是知性的查考!這節並不是說以色列人不曉得神,必須挖地三尺去找祂。這節是說這些人已經曉得神是誰,現在摩西呼召他們要勤奮地聽從神,以致對神的性格與命令有更深地了解。這是一個有關學習、默想和順從的動詞。
此處的意思是神的這條路一目瞭然,而且人人可走。神已完成了尋找的工作,現在輪到以色列人要把神的行事、道理,充滿在他們心中和思想中。
我們呢?已經被神找回家了,不要只滿足於這個狀態,而是在屬靈之路上,往水深之處尋求更進一步地認識、聽從祂吧!祂永不會讓尋求祂的人失望的。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61月

但你們在那裡必尋求耶和華你的神。你盡心盡性尋求他的時候,就必尋見。

申4:29

我們非常需要好好地打一劑「darash」,不要成為「被動的基督徒」,對神無動於衷,或嘴裡嚷嚷著:「我知道神的道路(道理),但這不是我的道路。」天天過著與祂保持安全距離、「相敬如賓」,非到黔驢技窮的地步,不會花時間尋求神的旨意的生活。如果這樣,我們還是崇拜著倚靠自己、人定勝天的這個偶像。
缺乏敬虔的勤奮,會讓我們死在曠野。舊約聖經裡的禱告者,都被「darash」推動著:我尋求神的旨意,我謹慎地留意它,我不會歇息,除非我對它有了把握。我不停地呼求、懇求與默想,直到留心發現神的計畫。
禱告沒有快進按鈕,也沒有捷徑鍵。如果你對神的認識,只是從星期天的主日學或簡短文章而來,你將無法找到神的心。
親愛的主啊,求祢吸引我們,讓我們恢復那起初的愛,使我們不住快跑跟隨祢,因祢歡喜快樂。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71月

但你們在那裡必尋求耶和華你的神。你盡心盡性尋求他的時候,就必尋見。

申4:29

你認為此節兩處的「尋求」是同一回事嗎?那可不!
昨天我們知道第二個「尋求」(darash)是指:謹慎留意和該有的勤奮,為的是獲得更多了解。但今天這節的第一個動詞「baqash」,意思是「尋找」,其雖與darash是同義字,兩者之間卻有著重大的區別。
摩西是在傳講一個警告,不要偏離耶和華神。他們若要保持忠心,就必須採取兩個行動:首先「darash」是該有的勤奮,你若想知道神的道理,就必須學習!
另一個行動是「baqash」——是尋找一個已存在或是人相信已存在的東西,目的是要得到它!這不是關於「知識」,而是關乎「擁有」。換句話說,使神成為你的神!神是存在的,祂是偉大的自有永有的神,可是除非我接受祂做我的神,否則我就像雅各一樣,在他關於天梯的夢裡,神仍是我父親和祖父(別人)的神。
除非我開始操練baqash,否則神不會變成我的神。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81月

但你們在那裡必尋求耶和華你的神。你盡心盡性尋求他的時候,就必尋見。

申4:29

當主耶穌使用「天國」這詞時,祂完全明白「baqash」的意思。天國是神在人的心中掌權和管治,它不是個地方,而是個人的擁有。除非神是我生命的掌管者,否則祂就不是我的神。當我願讓神在我人生享有完全的權柄,順服祂的每個誡命,我才真的在尋求神。除非神是我的王,否則我就不算尋求祂,反而是在尋找途徑逃避祂。
摩西列出兩種行動,首先,順服,尋求讓神成為你每個思想、話語和行為的掌管者。其次,學習,花足時間去認識你的王、祂的每個思想、話語和行為。如果你想擁有與神有意義的關係,這兩個行動絕不能忽視。擁有(baqash)和尋求(darash),兩個就像手和手套,不能有一個而丟掉另一個。
舊約聖經裡的禱告,是被darash推動著渴望認識神,被baqash的願意順服而實踐出來。缺了這兩項的禱告,只是空洞的聲音。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91月

你吃飽了,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因為他把那美地賜了給你。

申8:10

猶太規條(mitzvot)共有613道,這節經文是在第二十四道,稱為餐後禱告(birkat ha-mazon)。
birkat是頌讚和感謝之意。首先方式是啟應,領袖開始稱頌神,其他人和聲響應。這是團體的頌讚,而非個人禱告。所有吃的人都一起承認是神供應美物。
其次,頌讚是在填飽肚子後發出的。多數基督徒改成在餐前進行,但這道誡命卻特別要求在飯後獻上頌讚。希伯來經文其實沒有「要」這個字,只是直接說:「你吃得飽足,就稱頌耶和華你的神……」先吃,然後獻上頌讚。
基督徒的謝飯禱告一般著眼於食物,而不是食物的供應者。我們祈求:「主啊,祝福/潔淨這食物,讓我吃了身體健康。」希伯來觀念認識到神已經將美物賜給我們,因此我們可以盡情地享用,然後感謝祂, 過於試著提醒祂賜給我們「美」食。
今天的經文是一道頌讚耶和華的訓示,不是要為「食物」感恩!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301月

願主耶穌基督的常在你們心裡!

腓4:23

Charis是新約重要用詞之一,例如: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在我們等候神兒子歸來時,神的恩惠是我們的力量和盾牌;我們彼此以恩慈相待。這個詞出現在聖餐上、我們的問候(喜樂)裡,也在我們的團體特性中。
希伯來文是講求行動的語言,因此「恩典」並非屬靈名詞。「恩待」可不是一個尋常字眼,恩惠是一個行動。什麼意思呢?就是藉著行動來尊重或稱讚某人,例如「如蒙光臨,不勝榮幸」。這個動詞是關係式的,至少得有兩方,否則沒有關係就無法發揮恩惠。
「恩待」的行動只會發生在一段關係中;一旦除去關係的前提,這字眼就不再有意義了,因為我只能施恩給某個人(必須有對象)。我們要體現這個字的意義,就必須走進與神與人的關係和連結裡,而不是作獨善其身的獨行俠。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311月

願主耶穌基督的常在你們心裡!

腓4:23

如果神的恩典是個動詞,神以祂的同在來恩待我們,我們就在這段關係中找到拯救、釋放和救恩。神是施恩的那位。祂出現,我們就得著祂的恩惠。
然而,若我們沒有出現,神所施的恩就對我們一點好處也沒有。若我們要體驗到神的施恩,就要進入與祂的關係當中。若愛是一個動詞,難道信心、恩典和喜樂不也是動詞嗎?我們不能把愛、信心和恩典裝進一個屬靈百寶箱,待要用或有感覺時才拿出來。唯有當我以行動去體驗時,它們才存在!
不如讓我們把它們的文法改一下,也許在說「去愛」的當下,我們應該說「去信心」、「去喜樂」和「去施恩」。
你認為聖經是一本相簿、一本故事敘述書?當你閱讀時,你是浸透於神在人間行走的恩流中,抑或你不過是一個觀察別人著作的歷史學家?
想像一下,如果每天、每時、每刻,我們都走在與神和祂所造的萬物交往的路上,會是怎麼樣的呢?你應該如何開始行動,以便不再只是個聖經旁觀者?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