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

S M T W T F S
< 5月   7月 >
28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16月

「今天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的聖日,你們不要悲哀哭泣」。因為眾人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了。

尼8:9

尼希米回來重建耶路撒冷,百姓曉得他們需要恢復那失落的基業,就是神的律法。沒有了律法,以色列什麼也不是,充其量只是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罷了。因此,當律法得以再次在百姓面前被朗誦、當以色列的文化原則得以被重申和理解、人們再次接受神所喜悅的生活方式時,百姓都痛哭流涕了。為什麼呢?因為被擄到異邦那巨大的悲劇依然歷歷在目,他們知道崇拜偶像就是肇禍的罪魁。

他們是為自己的罪過哀哭,也是為神使他們復興而哭泣。現在他們知道以色列的聖者並沒有離棄他們。他們過去受到的極大煎熬,終於迎來了復興。然而,這件事的代價是經歷一場徹底的毀滅,這教訓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我們在哪個方面漸漸走遠了?回來吧,回到神的面前,祈求聖靈將真實痛悔的心腸放在我們的裡面、校正我們的心思意念!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6月

「今天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的聖日,你們不要悲哀哭泣」。因為眾人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了。

尼8:9

希伯來文動詞「bakah」,意思是「因憂傷、痛苦、受辱或喜樂而發出的哭泣或哭號聲」。百姓正哭號,但是尼希米卻指示他們停止哭泣。

是的,你的痛苦是真實的;你的喜樂也是真實的。不過,今天神卻因為你歸向了祂,而得著尊崇。這是一個真正復興的日子,當我們再次願意委身成為神的百姓,再次立志為祂而活,這是何等喜樂的事啊!向著神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好似那毀壞的城牆被修復了!

尼希米記的信息,也是今天我們必須留意的信息。真正的復興,需要言行與神的律法看齊。否則,靈性城牆乃至於生活的傾頹,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36月

那時,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了以下這首歌。

出15:1

shiyr是希伯來動詞,即「歌唱」的意思,大多數時候這個字與敬拜有關。其字形告訴我們,這字關乎那人的行為或努力。意思是唱歌把你「吃」掉,除去你的感受,把你推入另一種體驗。因此,在希伯來人的世界中,歌唱被看成是在禱告。

「人會以三種層次表達他內心深刻的悲哀:第一層次是哭泣;第二層次是靜默;最高層次則是唱出他的哀傷。」

拉比赫舍爾(Heschel)說:「真正的禱告是一首歌。」

有許許多多的日子,我不曉得要怎樣禱告,我能夠做的就是在神面前放聲大哭。還有些時候,我在神面前是沉靜不語的,我希望可以哭一場,希望可以表達內心深切的悲哀和渴求,卻辦不到。沒有什麼言語能夠把我帶回到神的恩典那裡,那時我需要找到從天上來的音符,並把我帶回神那裡;那時我就需要歌唱,才感覺到自己再次與神貼近。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46月

因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設計所建造的。

來11:10

你大可說亞伯拉罕是個沒有方向感的人,他花上大部分時間跟隨一位神,朝向一個從未抵達過的地方前進,手中也沒有地圖,只憑著一顆對神順服的心,和對神的信心,學會了按照神的指示來行動。這節經文的要點是亞伯拉罕沒有停止過尋找。雖然他在地上始終沒有到達神建立的那座城,但他一直朝那方向走去。

希臘文動詞「oregomai」意思是「朝向」或「為之奮鬥」。但它真正的用法,卻不是古希臘人的概念。

對希臘人而言,「oregomai」是個驅使人通過理智得到啟發(奮力追求真善美),或由於熱情(欲望)而令一個人腐敗的關鍵態度。若一個人奉行理性至上,就能漸次上進以達神境,這與今天的新紀元思想很相似,不是嗎?另一方面,一個任由情欲來驅動的人,就會下沉墜落,進入情欲、貪婪之中。對希臘人來說,努力方向或許不同,但關鍵在於以理智為驅動。

不過,希伯來書的作者有非常不同的看法!希伯來人認為,奮力進取是源於信心的功能,而非純理性。信心是還沒有看見,已經如同活在當中。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56月

因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設計所建造的。

來11:10

承前一日,我們學習到兩個非常重要的功課:

第一、信心不是由情緒生發的興奮或激情;不是靠多唱幾遍「我神真偉大」就能堆砌信心。音樂、用詞或熱烈的氣氛都不是信心。信心是奮力求取一些還沒有成為現實的東西。換句話說,信心是工作。可能是令人喜悅的(或不然),卻不是受情緒高低起伏來主宰。

第二、信心是以順服為生命的導向。換句話說,是我人生方向的特點,而不是我人生經驗的一部分,是我全部生命的完整表達是我如何看待萬事,而不只僅存在我與宗教之間。我不能在教會展露信心,卻在世界行事不忠。

信心是我全部生命方向的總結,即使我還沒有抵達神所造的城。如同尤金‧畢德生牧師(Eugene Peterson)說的:是「對神和祂道路的那種恆久順服」。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66月

因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設計所建造的。

來11:10

現在我們明白了亞伯拉罕為什麼成為信心之父,因為信心描繪了他整個生命導向的特質,即使跌倒,他依然一直走在朝向神的城的道上。他的信心不是倚靠個人感覺,而是基於他對神的順服。他一遍又一遍地示範了他的生命導向,因此他是我們的模範。雖然他在地上沒有抵達神的城,卻始終知道自己的方向,並按之而行。

請不要將這想像成任何形式的律法主義(以工作賺取功績或賺取救恩)。我們說的是人信心的示範,而非神向我們示範祂的信實。恩賜是神信實的結果;我的信心是回應神的恩典,而我們表白信心的途徑,就是為神所造的城付出努力。

我們在工作、行為、思想、行事、言語和生活上,都要心懷祂的國度,那就是信心了!雖然我們還沒有看見,但我們曉得那是真實的;在我們還沒看見它完全實現時,就已經活在「當中」。

所以,今天的問題是:追求神的國是你生命的方向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76月

你們中間最大的,必作你們的僕人。

太23:11

耶穌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拉比,但祂沒有顯赫的名聲。認識這一點,將有助我們明白自己在神國度裡如何服事。

神呼召那些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寧可不要當領袖的人(例如曠野的摩西)。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唯一的用處,就是徹底仰賴神的恩典。至於那些充滿當領袖欲望的人,要小心「自我」會把所有都埋葬掉。

拉比教導:「那些以為得著權柄的,就被權柄埋葬了。」爭奪權力來控制別人是不敬虔的記號,會嚴重危害屬靈的敏感度。

耶穌以簡單的一句話來擴充拉比們的教導:「『最大的』將要成為眾人的僕人。」希臘文是megas。神國度裡的那些巨人和超級英雄,在我們當中是最小的他甘願位於低處來抬高別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斷承受著「想讓自己被看見」的誘惑,希望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有時我們想起這是不對的,轉而把榮耀歸給神,承認是神幫助了我們;然而內心深處還是留戀著被人看見、稱讚的美好感覺。小心吶!不要讓這些成為我們工作、服事的驅動力!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86月

你們中間最大的,必作你們的僕人。

太23:11

耶穌的教導很清楚,僕人是退居幕後的人,他們不求明燈照耀,願意隱姓埋名、安靜地處理神國的工作,因為他們知道神的恩典是他們唯一的能力來源。如同神的手隱密地在人類歷史中工作,以成就祂的旨意;祂的子女也保持隱藏,替祂傳達權能。

偶爾,神把一位不願意當領袖的人提升到顯著的領導位置,那領袖還是繼續保持僕人的心態,因為他已經花了四十年的歲月在曠野照料那些笨笨的羊群。神使用人,靠的不是那人的履歷表,而是揀選那些謙卑,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人。

保羅懇求我們避開世界的其中一個系統,就是對名聲的欲求。耶穌也抵擋了魔鬼提出的交換條件和好處「事奉我,我就把這些國度給你。」今天,牠也給每個跟隨耶穌的人相似的承諾及成功捷徑。

我們不妨靜下來檢視內心:我渴望名聲嗎?我願在無人看見之處默默耕耘嗎?記得,通往偉人的途徑,就是在不為人知時仍謙卑、忠心地服事,你正在朝這方向前進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96月

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藉著人,而是藉著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的父神)。

加1:1

當我們曉得不把「使徒」看成是猶太成年男人獨有的分類,就能幫助我們看見,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使者,是被耶穌選為祂在世上的代表。我們可能不是列在那群稱為「使徒」的人當中,但我們仍然是「被差派出去的那些人」。

耶穌早期的事工,我們沒有在現場,我們像保羅一樣是後來的人;當然,保羅有遇見復活的基督,他就有資格成為被選中的一群。然而,我想正如彼得、雅各和約翰般,保羅有他扮演的角色,我們也和他們一樣,都同樣奉差遣、受召、被差派出去。巴拿巴也沒有具備那十二位使徒的條件,但他也被差派出去。基督徒未必都被稱為使徒,但在生活中,你我都是奉差遣的使者。了解這個身分,你將如何對待身邊的人?看待周遭的關係?你的責任與使命是什麼呢?今天,記錄下你的期許、你想要展開的行動,並開始在生活中提醒自己活在地上的身分奉差遣的人。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06月

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藉著人,而是藉著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的父神)。

加1:1

我們的主和救主看見我們內在那些自己無法看見的部分。祂在逼迫基督徒的掃羅身上,看見了偉大的宣教士保羅;祂從性急而狂妄的西門身上,看見了偉大的教會領袖彼得;同樣的,祂也從這破碎而卑微的你我身上,看見了一些東西神看見了你和我將會為祂成就的一切!

現在我們可能窺見少許,但當我們越學習順服,並讓神來使用,就會越來越清晰。如今我們通過模糊的鏡子看見模糊的自己尚需很多修煉。儘管現在我們看來似乎不濟,但主卻發現了我們內在珍貴之處,所以祂願意賜給我們新生命,好讓我們得著這一切。

認識這一點是很美妙的事。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識自己靈魂的深處。那些我們自覺無法成就召命的日子;看見自己的路途還很遙遠的日子;身為神的代表,卻被排山倒海的責任壓倒的日子……就在那些日子,我們當記得,召我們的神曉得要把我們帶到哪裡。讚美神,頌揚祂的聖名!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16月

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藉著人,而是藉著耶穌基督和那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的父神)。

加1:1

這字暗示我們,每個人在基督的身體都有當扮演的角色。我們為了彼此而存在我無法辦你辦得到的事;你也無法做我該做的事。然而我們一起,就能夠成就耶穌在我們裡面所看見的東西。

在被造和奉差遣的群體中,沒有次等的公民,我們地位平等,都是主的大使。這樣,我們就如同保羅或任何其他偉大的使徒,存在我們之間唯一的差別,是工作,而不是地位。在神的國度中沒有高低的階位,只有順服於君王的同胞和公民。我們能夠享受於彼此欣賞、互相鼓勵、讚美對方,因為我們需要同舟共濟。

Apostolos(使者),聽起來不錯吧?受召、奉命、被差派出去,是我,也是你!耶穌呼召和委任,教會就通過差派人出去與神同工。

一個健康的教會不會只把人聚集起來,而是不斷將那些裝備好的人差遣出去。而且軍人忍受艱難的訓練,是為了奉差遣上陣,如果沒有被差遣的目標,很快就會失去操兵練槍的意義和動力,而成為一灘封閉的死水。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26月

耶穌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 」

太4:19

雖然這段得人漁夫的經文章節常被引用,但裡面卻隱含了幾個一般沒有被發現的寶藏。只要仔細地查看,就能看出神的傳福音遊戲了。

首先,這裡使用的希臘文是兩個字:deute opiso。按字面就是「來跟從我」。所以,神傳福音的第一個遊戲是跟從領袖。你的腳步跟在我走過的地方;你要走出生活的思維地雷區,要踩我的軌跡;你要體驗到神所計畫的祝福,就要走我跋涉的路徑。

要留意,神玩的不是抓人遊戲。那種遊戲是我奔向你、一碰你就跑開,並且喊著說:「你中了!」目的就是把「角色責任」丟給你,讓你負責,然後我就跑開,遠遠地甩開你。這遊戲讓我想起某種傳福音的方式,就是把福音傳給人,要他們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卻沒有給他們一步一步的指南。

然而,邀請某人跟在我後面,那是多麼不同呀!我必須要願意走在前面,然後我必須標明該走的路,使人能夠跟上。耶穌就是用這種方式召祂的門徒,門訓他們的。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36月

耶穌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 」

太4:19

deute opiso還藏著一個非常希伯來的遊戲,稱為「西門說」註。這遊戲的目的是讓每個跟隨者聽到領袖的指示,便照著去做。「西門說觸碰你的鼻子。」你就觸碰你的鼻子。若一道指令沒有冠上「西門說」,大家就不能做出該指令。

這個遊戲讓人學習單單聆聽和遵從領袖的指示,是何等美好的傳福音「遊戲」我不單要跟隨領袖的腳步,還要聽他的聲音,單單行他所命令的。希伯來文化稱之為門徒栽培。

兩種遊戲都有共通處,那就是在領袖和跟隨者之間存在著直接、立即和持續的關係。我們期待跟隨者仔細地查看領袖的每個行動、仔細地聆聽領袖的每一句話,並且跟隨到底。換句話說,符合聖經真理的傳福音,是採取「效法我」的生活原則。我效法你、你效法提摩太、提摩太效法保羅、保羅效法耶穌。我們走一樣的道路、做同樣的事。我們都是跟隨者,而我們最大的榜樣和老師就是耶穌。但祂已復活升天了,我如何像門徒那樣看見祂、效法祂?去聖經裡頭找吧!如剛剛所說的,仔細地查看祂的每個行動、仔細地聆聽/了解祂每一句話,並且跟隨到底。

編註:華人也有相似的遊戲,稱「老師說」。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46月

耶穌就對他們說:「來跟從我…… 」

太4:19

承前一日,還有一樣東西藏在這節經文的翻譯背後。真正的希臘原文沒有用「……他曾對他們說過」,而是用「……他對他們說」。這節經文使用現在時態的動詞,是語言上強調 「當前」的手法,表達這場面現在正在發生,就在你的面前!

這是你傳福音的風格嗎?你在跟隨著某個人,同時也在帶領著某個人嗎?你是否邀請某個人注意你的一舉一動,然後效法你呢?我們的生命是否是值得別人效法的榜樣呢?還是你傳福音不過像昨天提到的「西門說」遊戲,只是為了要成功得到一個人而已?

教會有時抱怨會眾的生命缺乏轉變,但也許會眾不過是在效法他們眼睛實際所看見的一切。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5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經文的希臘片語沒有使用pos (how,如何)這字。按字面,保羅是說:「原來我們本不曉得當禱告些什麼。」故此,應當翻譯作「當祈求什麼」。

澳洲神學家利昂•莫里斯(Leon Morris)的註釋是:「然而我們不能躱在無知這個藉口的背後,而放棄禱告。禱告是基督徒生命的一部分,既然我們無法正確地禱告,聖靈就前來協助我們。」

我們的有限,不能成為因此就不禱告的藉口。

希臘文動詞「proseuchomai」,是新約中禱告所使用的標準用詞,概括一切禱告的成分。保羅說的不是我們進入代禱或懇求時缺乏見識,而是說人的狀況讓我們在禱告的一切層面中,顯得有心無力。

若你曾為了與神對話而感覺掙扎,就知道保羅說的是事實。禱告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不難從經驗中察覺,沒有了聖靈,自己是何等不足。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6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我們確實不曉得當祈求什麼,因為破碎的我們,又處在破碎的世界中,是無從知道該禱告些什麼的,除非神在我們的禱告中顯現,否則我們只是徒然猜測而已。該怎麼辦呢?也許認識希伯來人的禱告,對我們會有所幫助。

希伯來人的禱告幾乎都以讚美和頌揚神為焦點。在他們的禱告手冊《Siddur》中,絕大部分的禱告充滿著對神的名、神的工作、神的信實的讚美,全是關於神的偉大、君尊和威嚴,似乎沒有太過在意人的需要和懇求。

他們的禱告一開始便承認自己與神之間有那不可逾越的巨大鴻溝;對人無能的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掙扎。

還有,《Siddur》中記載的祈求,是把人的需要帶到宇宙的君王面前,其態度往往集中在求告者內心的轉變,以便能滿足神至高的旨意。換句話說,他們祈求的不是人想要神做的事,而是把自己轉變成能接納神旨意的人,使自己的心意與主一致!

明白這點後,我們是否該改變自己禱告的態度了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7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我要坦白承認,自已並不曉得當禱告些什麼。我常常會因為沒法在所面對的情況中,看到有什麼出路,就索性不禱告;當我不曉得要做什麼時,也就不懂得要求什麼,這時就乾脆什麼也不求。但是,這是一個可怕的、破壞性的錯誤,而且顯出我的狂妄我是誰?我怎麼知道問題不能透過禱告得到解決呢?

當然,解決的方法不可能是求神用我的方法來幫助我,因為我就是沒有解決的方案啊!所以,在毫無答案和出路的情況下,我唯有向神傾訴我的感受和掙扎。當我這樣做時,就是向聖靈敞開了大門,來到天父面前說:「父啊,我不曉得應當禱告些什麼,但我曉得祢是誰。求祢按祢的旨意來塑造我的心,這就夠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8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神囑咐我們要禱告,意思就是不管我們情況或感覺如何,都必須要禱告。

當我們沮喪、低落時,禱告生活就很容易變得毫無紀律;當我們心情糟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不想禱告、停止禱告。然而,禱告不是跟著自我感覺走,不是取決於有沒有想要禱告的心情,而是要把事情帶到神的面前,向祂傾心吐意。如果我們平常沒有建立禱告的習慣,當心情受影響時,「不想禱告」的情緒,常讓我們遲遲不想來到神的面前。

然而,希伯來人的禱告手冊《Siddur》所記載的禱詞,說明了我們需要有紀律的禱告生活!它教導人要為一天中每個事件來禱告。也許是因為拉比曉得,我們很快會因為生命的喧囂和嘈雜而看不見神,所以他們就立下這訓練的過程,提醒我們要不停地與造物主談天。

連使徒保羅也說:「要不住地禱告。」把禱告看為一份責任,而非只是單單一份渴望,可能會對我們的禱告生活有所幫助。為了養成來到神面前禱告的習慣,我們應該做出什麼努力或改變呢?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19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有些時候,禱告不過就是「沉默的痛苦」;有時候,心疼難言;有時候,只有淚水。然而,神依然聽見了我們心碎和流淚的聲音。

當我們的禱告深入靈魂深處,就會發現自己進入了荒蕪之地,在這地方只有情緒的號叫和哀哼。也許這真是身處破碎世界中的受造物,所能夠有的禱告內容。

曾經,人和神在伊甸園內談天,那時的禱告是甜美、開放的;然而,世界變了。

很多時候,「atsav」這份心靈的苦楚沒有其他字眼能形容。這字不只表示我們耕種土地的勞苦,以及生兒育女的試煉,也成了我們與靈魂最偉大的愛人談天的特質。

知道神明白我們的感受,對我們是否有幫助?有時候,是的。但有時那些深刻的孤單經歷,讓我們即使在神滿有恩慈的寵愛中,知道祂關愛我們,我們不會被祂的愛拒絕,但還是會處在瀕臨失落的邊緣,會被孤單壓得透不過氣來。在那種時刻,我們可能就只剩下靈裡的呻吟了。

但你要知道,神都聽見,並感受到我們的心情。我們在祂面前的靜默、聆聽,依然是聖靈動工的領域。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0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但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保羅用了兩個希臘文用詞「stenagmos」和「alaletos」,來表達情緒上無法言喻的負荷。在破碎的世界中,真正的禱告舞臺是在一處我們說不出話的地方。所以,拉比才把哈拿無聲的禱告,視為禱告的經典。當我們深深地與內在的不足接上時,就可能觸碰到神了。神在atsav的世界中,安靜地運行著祂的旨意。

我為以上的想法感到掙扎。雖然我讀了經文,也明白其道理,卻很難身歷其境。因為每次當我們靠近軟弱之處,自然就想往後退縮,回到那個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地方,那個一切都可以按我渴望的方式來行的地方。

「軟弱」是一處我完全無法控制的地方,周圍的風景盡是冷漠的曠野,讓人害怕。我是那麼迫切地想要控制我的生命和情緒。

多少人因為害怕進入那難以預測之處,或身處其中慌不擇路、被恐懼追趕,而無法發現神愛我們,是遠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

也許我正處於極大的軟弱或害怕中,但神啊!求祢幫助我看見,在曠野無路之處我們將與祢有深刻的相遇。求祢吸引我向祢靠近,因祢正朝向我走來。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1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沒有一個禱告用詞比這個字:alla(但)更為重要。我們雖身處曠野,但是,神曉得! 當我們在曠野迷失,感到孤單害怕時,如同夏甲說的:「我只知道身在何處,卻不曉得何去何從。」我們的痛苦把我們放逐到曠野。待在那裡就只有死路一條,生命會因為缺少靈裡的更新而枯竭;身體會因為缺乏營養而衰敗,如同行屍走肉般活著。

曠野是一個深邃難以信賴的世界。我們多麼需要聽見神的聲音,而這簡單的一個字:「但」(alla),使我們擁有了盼望。要知道,即便我們舉目找不到方向,「但」神知道那路,祂呼喚我們與祂同行。

不要任憑恐懼驅趕你的腳步,要靜下心來尋求祂;在這個沒有人可以住的地方,祂的同在是最奇妙的。

我們總會行到水窮之處,但曠野也是恩典臨到的水深之處,我們經歷與基督同死,也必與基督同復活,得著唯有神才能賜下的生命。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2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耶穌熟悉曠野,祂花上極大部分時間在曠野,祂知道神在那裡,祂願意帶我們到神那裡。耶穌想要用一些特別好的東西,來取代我們生命中已經麻痹了的空虛,我們願意讓祂這麼做嗎?

曠野是福音故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都想聽得勝、凱旋、醫治和豐盛的故事,卻不想聽曠野的教導,因為我們抗拒曠野。

首先,曠野是野獸出沒的地方,人不再是世界的主宰;在這裡,人將誠實面對自身的不足、無法預測及失去控制的現實。

其次,曠野是鬼魔之地,魔鬼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你生命中的脆弱,使你羞愧,並以此折磨、誘惑你屈從軟弱或自棄。

第三、曠野是可悲的悖逆之地,多少人在其中迷失了方向;多少人離開神;多少人如同該隱,背負著羞辱永遠流放自己,或在四圍築牆,忙於自我保護,卻也把神的光抵擋在硬殼之外。

最後的光景是,沒有了神的恩典,漸漸枯竭及死亡,並且不是快速無痛的死亡,乃是在道德與靈性上慢慢饑渴而死。

走在曠野的人一定要知道,若沒有了嗎哪,沒有了磐石流出的水,任何人都毫無盼望。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36月

照樣,聖靈也在我們的軟弱上幫助我們。原來我們不曉得應當怎樣禱告,聖靈親自用不可言喻的嘆息,替我們祈求。

羅8:26

神鑑察那些向祂呼求者的內心;祂找著那些知道自己已絕望透頂的人;祂聆聽那些將自己交託給祂的人的禱告。在軟弱和曠野中,我們與世間的人事物隔絕了,再不會有誘使我們分心的事,那麼我們就可看見神的榮耀了。

以色列人為了免於滅亡而進入曠野,但在曠野中他們遇見了救恩的神;耶穌進入曠野與仇敵對峙,但在曠野祂與天父說話,祂重奪那地賜給我們。我們可以在曠野中行走,最重要的力量是倚靠祂的同在與話語。

我們的禱告也會把我領到曠野,在曠野的熬煉中,剝去我們虛假的安全感或表象,正視自己的軟弱不安,和武裝自我的掌控力;曠野不讓我逃開自己的羞辱或悖逆,而是逼我到水窮之處,方能直面生命的問題,看見自己的缺乏、極限,以及內在的真實渴求。

儘管我們知道曠野是能經歷神的地方,卻仍感到心有餘悸,但求神鑑察我的心,透過聖靈引領我到祂可安歇的水邊。我什麼也不能做,只能隨著聖靈亦步亦趨,信靠祂不致失去盼望。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46月

不可自以為聰明

羅12:16

如果你是以希臘式的想法來了解聖經,這節經文或許讓你感到掙扎難道這意思是說:「我需要停止思想、學習、發問和反省嗎?」還是說,我必須力求保持「簡單」的信心,對所有的教導都照單全收呢?

許多人不認同以上的解譯,但不代表並未受希臘人的思考方式影響,他們還是會斷定該經文針對的是驕傲,認為保羅是在警告我們有關狂妄和自滿的態度。 如果「不要驕傲」真是保羅想要表達的,他大可用一個非常好的希臘用詞「hubris」。然而,保羅在此處使用的字詞卻是「phronimos」,一個關於「我們如何思想」的字眼,與能夠切合實際、實事求是的理智有關,不是表達你有很強的理解力、智力的那種聰明。換言之,即「你以為自己有了一切的答案」。

我們常常都自以為有見識,認為自己的見解是對的,按著自己的心意去判斷別人、做選擇。然而我們對人與事物的理解洞察,真的如主一樣全面透徹嗎?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56月

不可自以為聰明

羅12:16

保羅是希伯來人,當我們從希伯來人的觀念來思考他的用詞時,可以發掘出更多的內涵。今天我們回到創世記3:6的伊甸園,從聖經的角度,就是從希伯來人的觀點來看,智慧是「決策」(decision-making)。智慧的希伯來文為sakal,是一個道德詞彙,它與一個人的智商或學術程度完全無關,而是與神的觀點調和,與對的、公義的、美好的、聖潔的事物有關。

智慧,是你讓誰來決定生命中的美善和邪惡。保羅說得非常簡單,就是不要以自己為好行為的標準。每個人都行他自己眼中看為對的事,這就是聖經看為的愚昧。唯有神曉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可以選擇聆聽和順從,或者我可以像夏娃,自己決定吃那使我像神一樣有智慧的果子。

你有沒有自行斷定什麼是美好的事呢?我們先放下自己的定見,來尋求什麼是神眼中看為好的吧!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66月

你只要自己謹慎,又要謹守你的心思,免得你忘了你親看見的事,又免得這些事在你有生之日離開你的心;總要把這些事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申4:9

猶太拉比赫舍爾(Abraham Herschel)說:「猶太宗教思想之精髓,不在於他們把神的概念引介出來,而是他們能夠把神臨在時蒙光照的回憶,清晰地表達出來。以色列人不是一群為神下定義的人,他們是一群見證神的百姓。」這個見解可一窺希臘式的西方世界觀,和希伯來式的猶太人世界觀之間的差別。

西方是思想的世界。神學是系統化的,理智性地嘗試要將神編排、分類和定義在我們的思維範疇內。我們是「書」的百姓,以這說法最壞的意義來說,就是企圖藉著越來越多的資料,來等候合情合理的解釋。希臘人的世界知道宇宙只有一個無限的實體,那就是思維。以為只有我們最終能夠理解的東西,才是存在的。

但神沒有帶著完整的定義、解釋得合理的概念,和仔細的分類來到我們當中;祂不會迎合我們的神學書籍。希伯來人的神粉碎了規則。祂在近處,也遠在天邊;祂穿戴人的樣式,卻全然聖潔;祂既是難以想像的可畏,又滿有憐憫;祂是不可見的,卻是顯露出來的;祂審判人,卻滿有恩慈;祂至高,卻謙卑。

不管你怎樣看,神都在打破傳統。「道成肉身」是這位難以言傳之神的破框範例。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76月

你只要自己謹慎,又要謹守你的心思,免得你忘了你親看見的事,又免得這些事在你有生之日離開你的心;總要把這些事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申4:9

猶太人是「見證的百姓」(People of Witnesses)。神揀選他們的歷史,通過漫長的神人相遇故事,神使用以色列人來成就祂的旨意。猶太人的神學是一則故事,不是一個定義(Definitions)。是神向一個蒙揀選的百姓彰顯自己的故事。故事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能一代接一代地準確傳述那故事,因為這是有關「神是誰」的史詩。

作為基督徒,我們與這則故事有份。我們被移植進入以色列人的團體,和接續他們成為選民。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當神與以色列人同在時,所給他們的個人光照,也同樣是給我們的個人光照。這則故事屬於我們。因此,我們也需要準確地記得,並將這獨特的經歷傳遞給下一代。

神與以色列人的相遇,概括了舊約和新約。當彼得宣稱約珥的預言已經實現時,他把我們拉進講故事者的圈子內。我們也是「見證的百姓」,在神的史詩裡經歷祂、向後代述說祂的榮耀。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86月

就是照著父神的預知蒙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因而順服,並且被耶穌基督的血灑過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彼前1:2

彼得以「照」開始這個想法,意思為「一樣東西與另一樣東西相關而存」。 介入這段關係中的是哪兩樣東西呢?一個是蒙召被選的陌生人;一個是神所認識的。兩者之間存在重大關係。

「預知」這個詞,出自兩個希臘字「pro」(預先)和「ginosko」(知道)。在古典希臘文中,「ginosko」被用在智慧的理解上,強調的是認知的舉動。希臘文中有三個關於知識的用詞,其中一個是強調通過感官而得的「aisthanesthai」;另一個是強調知識是意見的「dokein」。但「ginosko」是經由經驗被證實為真正的知識;這用詞若與「pro」結合,其意思便是「先前的認知」或「預先知道」。

「prognosin」被用在此處,以及使徒行傳2:23、羅馬書8:29與11:2、彼得前書1:20。這用詞的含義是帶有「承認」或「預告」的意思。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296月

不可自以為聰明

羅12:16

這世界充斥著許多自以為聰明有「智慧」的人,他們已經停止聆聽從上而來的情理和公義之聲音。他們已經不聽神的話了,好像亞當夏娃一樣,選擇跟隨蛇的道路,或只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你是否發現,世界正在脫軌,而非隨真道發展:人們愈發趨向動物性的順從感官需求。然而一個與造物主調和一致,並且與祂溝通的人,才能恢復按神形象受造的光彩。

我們生來是做一個人。但要做人是一份選擇,與夏娃很久以前做的是同樣的選擇。要做對的選擇,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智商。 智慧,是察覺自己的不足,選擇不做自己眼中看以為智的事,而曉得仰賴神,並且尋求和順服神的選擇。智慧,是選擇與上帝站在同一邊,擇祂所愛。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017月

「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

王下22:13

為什麼約西亞王一聽到經書的內容時,就悲痛地撕裂衣服呢?因為他領悟到他與他的子民都違背了以色列聖者的律法,而神也為此大為震怒!

約西亞王在此刻使用極具臨場感的希伯來動詞Hemah,意即「極大熱氣、震怒或烈怒」。神的烈怒之火,將會把所有與神性格相反之物燒得一乾二淨。約西亞王明白這一嚴重後果,因此他戰兢懼怕。

我們有意識到上帝是一位公義之神嗎?當今,越來越多的教會只教導我們「神已赦罪」、「神的慈愛」,卻全然不提「神的公義」、「神的義怒」。這很危險,它將導致人們忽視犯罪的行為,誤以為只要認錯,一切的責罰都會免除。

瀏覽每日未得之民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