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西伯利亞聯邦

貝加爾湖冰洞,抬頭仰望,冰錐有如萬箭齊發!
9月2023

十六世紀,一支支哥薩克傭兵探險隊進入西伯利亞荒地,征服了韃靼人與原住民,讓收集土地成癡的沙皇一償東擴夙願,還帶來稱為軟黃金的皮草財富。沙皇開始課毛皮稅、徵收毛皮;商人開始打起「以物易物」的金算盤,例如讓原住民用18張裘中之王的紫貂皮,換一把斧頭或低廉的生活物品。

看似不毛之地,卻是大寶庫

苦寒窮,是人們對西伯利亞的印象。但這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讓俄羅斯擠身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並成為俄國北亞大後方的屏障,讓俄國能專心面向歐洲事務。

這裡有大片黑鈣土,只缺人和耕作機械;這裡的天然氣及石油源源不絕地輸出到中國、西歐及日韓;這裡探明的七十多種礦物,幾乎已涵蓋人類最廣泛使用的礦物資源;這裡的森林占全球總面積20%,是中國最重要的木材進口來源;這裡有世界最大的淡水資源貝加爾湖。

本月,我們將朝西伯利亞人煙最稀少的北部前進。在靠近極圈的凍土上,有一群原住民生活在人們視野之外,當極端氣候尚未走入你的生活時,他們已站在風浪尖端,無力地注視著氣候與現代化,衝擊著他們千年以來所習慣的游牧路線與遷徙生活。

薩滿教深入西伯利亞人的生活。傳統聖地奧利宏島有13根薩滿柱,纏滿經幡與願望絲帶。
東正教與教堂則隨俄人來到西伯利亞。
薩滿教深入西伯利亞人的生活。傳統聖地奧利宏島有13根薩滿柱,纏滿經幡與願望絲帶。
東正教與教堂則隨俄人來到西伯利亞。

極地人必備清單

  • 馴鹿皮
  • 用來製作衣鞋與覆蓋帳篷,保暖耐用。鹿頭皮革最硬,常用來做鞋底。

  • 雪鏡
  • 雪橇駕駛必備!春季未融的雪地強烈反射陽光,會導致眼睛失明。

  • 連帽派克大衣
    Parka
  • 連帽派克
    大衣
    Parka
  • 因紐特人發明,防風防水,帽沿有茸茸毛皮。

  • 魚叉
  • 冰釣工具!用來在結成冰的湖面鑽洞,好以釣竿或網子捕魚。

  • 切肉吃飯、宰鹿剝皮。烏魯刀(Ulus)是萬用家事刀,特殊形狀能減少手腕疲勞。

  • 雪橇
  • 適合在崎嶇地上行走及耐撞的交通工具,用木頭或動物骨頭製成,靠動物拖行。

  • 隨身針線盒
  • 千萬年來與極地人如影隨形;好隨時修補衣服,維持保暖。在冰雪中,衣服比食物更重要!

強壯耐操的雪橇犬

每日未得之民代禱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千錘百煉的工藝小鎮

庫巴奇人
Kubachi

019月

在那片雲海之上,隱約可見一個盤據高山上的城鎮,彷彿傳說中的天空之城,這裡是庫巴奇人的聚落。清早,烤麵包的香氣與花草的清香,隨著晨霧緩緩地飄過石磚街道。鏗鏘有力的鐵鎚聲此起彼落,年輕的少女乃至年邁的婆婆拿著金線刺繡,薄紗和金絲線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光芒。傳奇的工藝小鎮開始了新的一天。

庫巴奇擁有著世界知名的金屬工藝技術,曾經是沙俄欽定的工匠師傅,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製造一把雕飾極其精美的銀短刀。庫巴奇的銀飾、高腳壺、短刀與婦女們的薄紗刺繡,都是傳承千年舉世聞名的工藝品,許多作品甚至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國家級博物館中。走入庫巴奇人的家中,他們驕傲地展示傳家寶,整面櫥櫃收藏著一件件家族先輩巧奪天工的得意之作,別具歷史意義。

庫巴奇人潛心鑽研技術,固守傳統,鮮與外族通婚。他們堅守伊斯蘭信仰,且不介入政治與戰爭,在戰亂紛擾的高加索山區,憑藉一技之長,遺世獨立於群山之中。

代禱文

天父,願能做各樣巧工的庫巴奇人,有機會聽見祢的創造故事,在細心思想祢創造宇宙的每一項大工中,從萬有至大到至微小之處,都為祢的榮美、慈愛、能力、智慧,而驚嘆俯伏,更明白自己是屬於祢的創造;體會祢用心雕琢他們、珍視欣賞受造物的細膩之愛。求聖靈搖動他們固守傳統的心,對於真理與永恆、新造的生命產生渴望與追求,並尋見基督。求祢興起向庫巴奇人宣教的團隊,讓他們主動接觸這群保守的人們,藉由藝術或生活的需要,搭起福音的橋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巧手設計生活

祖達卡人
Tsudakar

029月

達吉斯坦崎嶇的山路,並未打消地毯商人造訪祖達卡村莊,以尋找地毯織戶合作的念頭。商人透露,這些必須耗時數月數年製成的手工地毯,是國外市場的精品。然而,山民們可能不知道它有多貴重。

商人說:「高加索的老毯子,跟一般現代棉線地毯不同,它是由手紡羊毛編成的,而且祖達卡人很擅長『土耳其結』(Turkish Knot)技法。這是高段的織毯手法,紋理細密,非常結實耐用。」

在地理孤立的大山中生活,祖達卡人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除了賴以為生的畜牧跟農業,他們也精通各種手工藝。從杯盤飯碗,到日常生活中用的毛巾、被子、披肩、衣襪,無不出自村之人手。

幾個鄰居婦女趁著午後陽光正好,便圍坐在窗邊聊天唱歌,但手裡絕不停下編織的活。祖達卡男人則精於樂器製作,他們不只會做,還會吹彈。杜杜笛(Duduk)、三弦琴和高加索豎琴(Changi),這些在高加索博物館才能看到的樂器,現活現於眼前。

六百多年來,祖達卡人代代是穆斯林。現今,孩子們為了賺錢,紛紛遠赴他鄉,整個社區漸漸步入老齡化危機。

代禱文

天父,求祢差派聖靈和宣教士為祖達卡人帶來生活與屬靈的新活力、新氣象。那枯乾的骸骨復活了,平淡無味的水被主變為酒,我們衷心盼望祖達卡人在基督裡也經歷超乎所求所想的更新,成為新造的人,滿有主復活生命的樣式,向其他山村見證祢的榮耀與奇妙。求主祝福掌管宗教儀文跟社區決策的男性長老、家庭領袖,使他們對福音及宣教士有全然敞開的態度,能影響許多人來到祢面前。願他們要彈琴歌頌讚美祢,願婦女圍坐時,向祢發出歡然的敬拜、感謝與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虔誠人

穆萊戈‧古柏登人
Murego-Gubden

039月

穆萊戈·古柏登人是達爾金語族的分支,十九世紀時,帝俄吞併了達吉斯坦,穆萊戈人自此歸俄國統治。穆萊戈人早在十五世紀就成為穆斯林,甚至以「高加索地區最虔誠的穆斯林」而聞名。目前已有他們達爾格瓦語(Dargwa)的《耶穌傳》影片。

慶祝俄羅斯和穆斯林的節日時,穆萊戈人會穿上傳統特色服裝、唱著古老的歌曲並跳舞。多數的穆萊戈人不希望被俄羅斯的多數族裔同化,住在山間村落的他們,傾向於族內嫁娶,然而有些年輕人正離開家園,移居到城市,以尋求更好的生活。這些年輕人經常與其他族群結婚,俄語便成為他們主要的溝通語言。

虔誠的穆萊戈人信徒,往往以遵守伊斯蘭教法和儀式而自豪,他們甚至看不慣那些動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的高加索地區穆斯林。然而,這些遵守伊斯蘭教宗教律法的人,並不能獲得聖經中真神的恩典和永生,只有基督才能夠赦免他們的罪,並帶給他們盼望。

代禱文

天父,求祢引導這群忠心、虔誠的人,讓他們找到在基督裡通往永生的途徑。世人靠行善企求得救、換取神的愛,然而祢獨生愛子釘死在十字架的面容,要讓穆萊戈•古柏登人被三一神主動、親自完成拯救的大愛震撼,以感恩的心在基督寶血裡洗淨污穢、信而稱義。願聖靈拆除穆萊戈・古柏登人悖離神的思想、信念和價值觀體系,以真理重新修造,使人長出基督的生命,走成聖的路。願祢興起日益壯大、有聖經真理根基的穆萊戈•古柏登人教會,引導人們成為高加索地區屬耶穌的虔誠人和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重修荒涼之城

赫瓦爾什人
Khvarshin

049月

蘇聯政府曾在史達林的領導下,重新安排境內民族的居住地,大致分為以下幾種目的:流放「人民的敵人」,例如被貼上反蘇、危害國家標籤的民族;轉移勞動力,例如遷徙一些民族去西伯利亞的不毛之地開墾;或是調整各區民族的人口比例,以免單一族群坐大。於是,1930年代起的二十年間,各民族開始「家園大洗牌」。

1944年二戰期間,赫瓦爾什人被蘇聯強制發配到低地的車臣定居,直到1950年代後期,才獲准返回達吉斯坦的山地。若你現在置身於赫瓦爾什人的山上小村,就會看到重建修復的房舍與古老的廢墟並立。

赫瓦爾什人講著獨特的赫瓦爾什語,分布在8個山村和達吉斯坦北部的幾個低地。幾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信奉混合著民間信仰的遜尼派伊斯蘭教。對赫瓦爾什人來說,生活總是很艱苦,他們需要盼望,但目前他們當中沒有一位已知的赫瓦爾什基督徒,可以向同胞見證神的大能與恩典。

代禱文

天父,過去因為戰爭、政治角力、民族衝突的緣故,赫瓦爾什人成了不被重視的犧牲品。盼望祢向他們彰顯愛,使他們知道自己是祢眼中的瞳人,是祢所看重的。「他們必修造久已荒涼的廢墟,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願祢使赫瓦爾什人得著這個安慰和應許,他們不但可以修築地上的城,也要因著認識祢,挪去民間伊斯蘭教的蒙蔽,以永恆的生命進入上帝之城。求主預備基督徒工人與赫瓦爾什人建立真摯的友誼,領他們歸向三一神的愛。祝福赫瓦爾什人能早日讀到適合他們的聖經譯本。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邊緣人,因禍得福

拉克人
Laks

059月

「我們是生活在拉克之地的拉克人。」在拉克語中,有許多以「Lak」作為字首的名詞;拉克是他們世代居住之地;拉克人用此為自己命名,並非由其他族群來為他們定名。

達吉斯坦共和國南方的拉克人,是北高加索的古老成員之一,生活在極為乾燥的山區,那裡幾乎沒有樹木,不利農作生長。拉克男人長達半年不在家,需要帶著羊群下山,與其他山民一起放牧。因此,許多拉克人會說多種語言。

其他北高加索山區的民族,因為蘇聯政府的驅逐、強制遷移、重劃區域,而導致人口大量死亡、文化失傳。拉克人卻因為其生活區域實在難以開發,而讓他們逃過了被蘇聯搬遷或民族重整的命運。因此,許多拉克傳統與習俗,如今還能完整地保存下來。

有趣的是,每個拉克村莊都有一項獨特的傳承工藝,例如:Kumukh是珠寶金工小鎮、Kaya是市集貿易城、Kuma是糖果小鎮、Shovkra是鞋匠村、Unchukati是馬具小鎮、Ubra是石匠與鐵匠村……

代禱文

天父,求祢使拉克人成為清心得見祢的人,使他們因祢得福!願有福音使者來向他們宣講真理,教導他們活出討神喜悅的生活。願拉克人如同聽主宣講八福的人們,親近耶穌,渴慕成為天國的公民,活出天國子民的樣式。願拉克人在荒蕪之處,經歷神的牧養與奇妙的祝福:「他使曠野變為池塘,使旱地變為水泉。他使飢餓的人住在那裡,好讓他們建造可以居住的城市。他們耕種田地,栽種葡萄園,得到豐盛的收成。他又賜福給他們,使他們人口眾多,也沒有使他們的牲畜減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鷹與天鵝之舞

列茲金人
Lezgins

069月

男人踮起腳尖,碎步快速交替著大步向前,然後繞著圈,雙臂展開如同在空中滑翔。雄糾糾氣昂昂的眼神,鎖定著舞台中央的女人。而台上的女人,戴著白帽和頭紗,一襲及踝的長裙之下,雙足以極小的碎步快速地移動著,彷彿在水面漂浮的葉片,輕盈而優雅。

這是舉世聞名的列茲金舞,主要描繪老鷹獵捕天鵝的過程。男舞者如同天上盤旋的鷹,全神貫注地緊盯著獵物代表湖面天鵝的女舞者。男人在女人身側揮舞雙臂,時而似攻擊,時而似玩弄,女人則優雅而靈巧地迴避著鷹的攻擊。

列茲金舞被各民族重新詮釋和演繹,尤其是許多俄羅斯舞團以列茲金舞為基礎,將其發揚光大,到世界各地演出,成為人們熟知的俄羅斯民俗舞蹈。直到今日,列茲金人仍然會在婚禮、慶典上跳這段古老的「鷹舞」。

鷹是列茲金人的代表,Lezgi一字來自於Lek,也就是鷹,鷹象徵著自由。在無數被侵略的時代裡,列茲金人總是不忘追求屬於他們族群的自由與獨立。

代禱文

天父,即便是少年人也會疲乏,強壯的人也會有跌倒的時候,當列茲金人走到乾旱疲乏之處,願真理的聖靈引導他們歸向三一真神,得著安息,和從祢得力的應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願渴慕自由的列茲金人因著真理的聖靈的引導和同在,能脫去世俗的拖累,得著基督生命的真自由,因著得釋放而流露出的喜樂、寬闊,將如屬靈的「鷹舞」攪動各民族的心來跟隨基督的腳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山谷間石屋的盼望

魯圖爾人
Rutul

079月

多數魯圖爾人居住在達吉斯坦南部薩穆爾河流域的山谷地帶。這些傳統牧民以飼養牛、羊為生,並種植小麥、黑麥、大麥、小米、裸麥(一種耐寒的小麥)等作物,還擅長陶器、皮靴和羊毛製品等手工藝。

魯圖爾的社會結構以圖胡姆(Tukhum,氏族)為單位,每個圖胡姆由幾個家族組成,這些家族有著共同的男性祖先;每個家庭都是父權制,婦女和家庭成員都要服從男性家長。直到一百年前,多數魯圖爾人仍居住在有兩房的單層或雙層樓石屋裡,沒有窗戶、只有採光洞。來到現代,他們的建築已經有窗戶了,並裝飾著厚厚的羊毛毯或氈毯。

約在十世紀,伊斯蘭教雖已傳入魯圖爾人中,但受古老信仰影響的緣故,他們仍會進行各種神祕儀式,包括對自然、狩獵、生育等事物的崇拜。目前,魯圖爾的基督信徒人數屈指可數,然而近年來已有宣教團隊開始翻譯魯圖爾語的聖經和福音資源,並展開門訓,期望能引領更多魯圖爾族人認識獨一的救主。

代禱文

天父,感謝祢使聖經繼續翻譯成魯圖爾人的語言。求主呼召願意前往、並住在魯圖爾人當中,與他們分享基督的宣教工人,更求祢使魯圖爾人能夠打開心,認識唯一的救主。求主使他們對恩典的靈性開放,接受救恩,並讓這恩典在魯圖爾人的家庭和圖胡姆社群中廣泛流傳,求祢在北高加索地區興起魯圖爾人的門徒建造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接待最好的朋友

塔巴薩蘭人
Tabasaran

089月

世居達吉斯坦南部的塔巴薩蘭人,被認為是崎嶇多山的高加索地區中最早的原住民族。他們非常團結,幾世紀以來一直抵抗外來統治者的壓力。在塔巴薩蘭文化中,友誼與好客是他們最重要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有很多朋友,就會被認定是個「富有」的人。若有人來塔巴薩蘭人家中作客,主人家會放下一切事情,以客人為先。

塔巴薩蘭人很尊重老人,整個社群會一起照顧病人和貧困者,並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幫助。他們的原始藝術,例如地毯、音樂都非常有特色。

然而,塔巴薩蘭人也有自己的問題:自19世紀末引進俄羅斯伏特加酒以來,男性酗酒的問題愈發嚴重,「血親復仇」也如高加索山區許多族群一樣普遍。恐懼感和羞恥感,是控制著塔巴薩蘭人的一股深沉力量,報復和暴力一直在他們當中循環出現,還有激烈的權力鬥爭,而且在當權者的壓迫下,經常出現貪污與賄賂。但在塔巴薩蘭中,已有極為少數的歸主者了。

代禱文

天父,感謝祢過去20多年間,在塔巴薩蘭人中已經揀選超過一百位信徒歸主。在北高加索激烈、緊張的穆斯林關係中,注入了在地的禱告、愛的關係和生命的見證,求主繼續將救贖的恩典賜給他們,使他們接待最好的朋友耶穌基督進到家中。求主在15萬的塔巴薩蘭人中,產生群體歸主的運動、產生門徒建造更新的運動、產生教會增長的運動。也祈求祢使歸主的塔巴薩蘭人在群體中活出愛神愛人的樣式,使受壓的得釋放、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有病的經歷主的醫治與安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游離異鄉的蒙古部族

諾蓋人
Nogai

099月

歐亞大陸之間,蒼茫無際的草原與山嶺是遊牧民族的故土。天蒼蒼,風瀟瀟,在寬闊的天與地之間,男人女人們一躍而上高大的駿馬,一聲長哨音,呼喚空中翱翔的蒼鷹,一同奔向藍天盡處。

諾蓋人的先祖們,曾在歐陸各國歷史中烙下深深印記,他們起源於成吉思汗的第六代子孫欽察汗國的統治者那海(Nogai Khan),在十三世紀末期統領第聶伯河與多瑙河下游一帶。那海的兒子後來因戰爭失利逃往現今保加利亞一帶稱王,卻仍然無法維繫先祖的霸權與榮耀,因此諾蓋一族便淪為草原上的流亡者,在裡海一帶游牧,直到十七世紀因躲避戰禍而逃亡至高加索山。

幾世紀以來,這支蒙古人的後代藏身在高加索,躲避著俄羅斯沙皇的肅清。諾蓋人的文化、語言和信仰與周邊突厥民族越發相近。他們從騰格里的信仰改信伊斯蘭教,語言混雜著突厥語,但是他們依然保留了蒙古族的飲食文化,特別是那一杯撒上香料與胡椒的熱奶茶!

代禱文

天父,祢在《以西結書》說:「牧人在他的羊群四散的時候,怎樣尋找他的羊,我也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幽暗的日子四散到各處,我要把牠們從那裡救回來。」求祢看顧諾蓋人,不要離棄祢手所造的他們。求聖靈開通他們的心竅,預備他們有一顆向主謙卑柔軟的心。求主更打發宣教使者和福音資源進到他們的生活中,使他們聽見福音時,如乾旱之地遇到春雨,乾渴的心得著飽足,以至於他們能開口向人讚美主的恩典、宣揚祢國度的榮美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漂泊於城市的「遊牧民族」

俄羅斯吉普賽人(羅姆人)
Ruska Roma

109月

黝黑的肌膚、棕色的大眼睛、色彩鮮豔的服飾和髮辮,一位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在街頭唱歌跳舞,一旁的男人以異國的樂器伴奏,一個孩子拿著小布袋向觀眾討打賞。吉普賽人以獨特的異國風采,在歐洲各地留下浪漫的傳說。

他們起源於印度,流浪於歐洲各國,以街頭賣藝、占卜預言等特殊技藝討生活。各地的吉普賽人擁有自己的語言,混合著古老梵文及歐陸語系的字彙,發展出多元的吉普賽語。他們就算生活在大城市中,世世代代仍過著宛如遊牧民族的漂泊生活。

曾有一段時期,這群街頭藝人深受俄羅斯貴族的喜愛,因而受邀至貴族宴會上演出,不少吉普賽人因此開始變得有錢,成為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1956年,俄羅斯吉普賽人在政府法令下開始過定居生活,並接受國家教育。如今,他們在自己的社區內積極地發展傳統文化及語言,希望他們獨特的音樂及舞蹈能繼續傳承下去。

代禱文

天父,我們在世上都是異鄉人,都是客旅,求祢將永恆那美好的新天新地、應許之地,顯明給吉普賽民族,使他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願祢賞賜給俄羅斯吉普賽人信心的眼光,並預備福音使者向他們傳福音。求主使他們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救他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他們遷到祢愛子的國裡;使他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高加索的猶太谷

塔特猶太人(高加索猶太人)
Mountain Jew

119月

提到猶太人,我們不免會想起那些精明的猶太商人,塔特猶太人就是這些聰明猶太人的後裔。他們大多居住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部分則住在達吉斯坦的「猶太谷」。

除了善於經商,塔特猶太人更是驍勇善戰的戰士,身處在長年戰亂的高加索地區,射箭騎馬是必備的技能。如同其他高加索遊牧民族,塔特猶太人也以畜牧為主。

有研究指出,這群猶太人應該是西元前六世紀被巴比倫俘虜的猶太支派,部分輾轉逃亡至高加索山區。高加索猶太人常與車臣人及其他山民通婚,雖然在樣貌和衣著上幾乎無異,但在此定居千年以來,他們仍維持猶太教的傳統與生活方式。

「住棚節」的時候,他們會支搭帳篷,鋪上美麗的手織羊毛掛毯,並從俄羅斯南部或波斯地區進口香櫞和棗椰樹葉子作為紀念。相較於世界各地「因地制宜」的住棚節慶祝方式,塔特猶太人是少數仍以東方傳統來慶祝節期的猶太人。(參考資料:臺灣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協會)

代禱文

天父,求祢預備合適的宣教士和福音使者,帶領這群獨特的高加索猶太人,認識耶穌基督是祢獨生愛子,為贖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獻上挽回祭。求聖靈在他們紀念祢的節期、思想神的時刻,揭開他們眼前蒙蔽的帕子,讓他們以更新的目光領略耶穌基督十字架的奧祕,並看見主為他們所預備的新約。「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做他們的神,他們要做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祢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罪債全還清

塔特穆斯林
Mussulman Tat

129月

有超過12萬的塔特穆斯林,住在亞塞拜然和伊朗,只有少數人生活在北高加索的達吉斯坦共和國。他們屬於伊朗語族群,說一種類似波斯語的語言。在文化上,塔特人和亞塞拜然人幾乎沒有區別,但他們仍對自身民族有高度認同;塔特人通常不輕易相信外人,甚至互不信任,所以他們只顧自己,這讓那些想傳福音給他們的人遇到了極大阻礙。

達吉斯坦及許多北高加索地區的人們,存在著沉重的氏族部落與血債觀念(Bloodfeud),例如一隻羊誤入他人家門,擁有者索還未逐就殺人洩憤,而仇家也會以牙還牙,殺害對方家人或搶奪其婦女報復,直到對方家族被滅絕為止。因此,一樁血債往往可延續一百多年,彼此相互尋仇。

絕大多數塔特人,至今仍從未以自己的母語清楚地聽聞福音,正因如此,需要有人去告訴他們基督的救恩好消息。

代禱文

天父,唯有基督能夠赦免人的罪,願塔特穆斯林認識寬恕,並擺脫在達吉斯坦普遍存在的氏族與血債仇殺的暴力循環。求祢繼續差派工人,興起兼具愛心並能贏得信任的基督使者,向塔特穆斯林傳講耶穌基督的好消息;也求主感動塔特人領袖及長老的心,敞開他們的心靈來聆聽和接受福音。求主使塔特人明白,在祢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祢一切所做的,都有慈愛;願他們知道:「凡求告他的,就是誠心求告他的,你便與他們相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暴力橫行之地

印古什人
Ingush

139月

「我哥被殺了。警察說他加入了激進分子的行列,但我不相信,他很可能是被強迫的。他死前曾遭受酷刑,這件事請不要讓媽媽知道……」身為家裡的年輕男性,別斯蘭理當要去為兄長伸冤,但他不想激起暴力的無邊漣漪,「警察認定我會拿槍為我的兄長復仇,所以他們可能會先來殺我。」

印古什共和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各樣的暴力事件,這裡是俄羅斯最貧窮、犯罪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人們對於沒有法紀、沒有公義的日子,眼神只能充滿無奈與悲傷。過去,東部車臣激進分子潛伏在山區,與地方警察打游擊戰,印古什人雖已歸順俄羅斯,卻被夾在俄羅斯與車臣之間,遭受動亂波及。游擊隊在路上抓人,警察也會以掃蕩為名,在大街上綁架或殺害平民,捏造打擊反叛分子的戰績。

山坡上歷經風霜的高聳石頭塔樓,是印古什人自古面對無數外族侵擾的寫照。族人間緊密的連結和伊斯蘭的信仰,成為他們在動盪環境中團結與存活的支柱。

代禱文

天父,撒迦利亞曾讚美祢:「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我們呼求祢的憐憫臨及悲傷的印古什人,使他們與慈愛、公義、信實的救主相遇,而發出得救的讚美:「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祢是救我脫離強暴的。」祈求聖靈在印古什人當中行修直崎嶇、恢復秩序、帶來醫治的工作,使印古什人走向平安的義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製作祈雨娃娃

沙普蘇格人
Shapsug

149月

沙普蘇格人是12個切爾克斯(Circassian,見8月3日)部落之一。在19世紀60年代,大多數切爾克斯人被殺害或移居土耳其。今日,居住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或伊拉克的族人,比在北高加索家鄉的更多。從1920年代末到1930年,沙普蘇格人獲得了自己的自治區,並被歸類為切爾克斯的阿迪格(Adyghe)亞族。沙普蘇格與阿迪格傳統有許多相似之處,說的都是阿迪格方言。

沙普蘇格人主要從事農業,並畜養牛和馬匹,還會養蜂。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他們崇拜諸神,如雷電神、生育神、戰神、馬蹄鐵神、黑海之神等等。今日,他們已成為遜尼派穆斯林,但保守派認為他們不夠虔誠,因為他們當中有些人會吃豬肉。

在乾旱缺水時,沙普蘇格人會表演一種「Hantse Guashe」儀式來祈雨,將一個穿戴衣服的娃娃繞行經過村莊,然後將它丟進河裡,直到天空降雨後才將它取回。

代禱文

天父,祢才是又真又活的神,求祢使沙普蘇格人深刻認識到他們需要一位救主,並曉得追隨任何形式的宗教都不會讓真神喜悅,也無法拯救他們脫離罪惡或永恆的後果。求祢透過聖靈的大能,顯明祢自己和祢的主權,使他們知道祢是使雨下在義人與不義之人身上的獨一真神,並感動吸引沙普蘇格人歸向祢,透過耶穌基督這個道路、真理、生命通向救恩!求主使俄羅斯的信徒大膽地用愛心去接觸沙普蘇格人,並在他們的北高加索家園中傳揚福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用120分鐘掃地出門

麥斯赫特土耳其人
Meskhetian Turks

159月

「因為我們是土耳其人(突厥人),跟他們不同種族、信仰和語言,所以他們根本不想我們回來。」

二戰期間,蘇聯將許多少數民族搬遷或驅逐出境,特別是高加索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族群,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也難逃其禍。1944年,史達林下令在兩個小時內,驅逐住在喬治亞邊境的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以免他們與土耳其人串通一氣,而不利於俄軍。

十多萬的麥斯赫特人措手不及地被趕上火車,顧不得衣食補給,星夜送往中亞穆斯林國家。列車奔馳了三個星期,大量的麥斯赫特人被棄於鐵道旁,近半數的人死於這條艱辛路途。二戰後,流放民族紛紛返家,但是麥斯赫特人卻遲遲等不到返鄉的批准,只能散居在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哈薩克等國家。他們不被其他族群接納,更沒有教育和公民權利。

他們曾在烏茲別克和亞塞拜然境內遭到屠殺,許多難民逃到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被當地居民厭棄。

俄烏衝突期間,住在烏克蘭的麥斯赫特土耳其人也淪為難民,現漂泊於不同的國家尋求庇護。

代禱文

天父,麥斯赫特土耳其人的坎坷流離經歷,都記數在祢的心中。當世界把他們當人球、瓜分資源的外來者時,求祢差派愛的福音使者,向他們敞開雙臂與心胸,使他們知道上帝的國全然歡迎接納他們。父啊,求祢向他們顯現,祢藉著愛子為他們預備的應許、白白恩典、來自天上的福氣是何等豐富,又藉著基督把他們收為兒女,使他們同得基業。願他們認識祢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祢向所信之人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祈求祢使那些流離失所的寄居者,得祢慈愛的扶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永遠不可能回家了

烏迪人
Udi

169月

烏迪人的孩子特別早熟,在旁人還是懵懂無憂的年紀,八歲的他們已是父母身邊的好幫手。

戰爭迫使烏迪人離開亞塞拜然的瓦爾達申村莊(Vartashen)。當時,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為了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而開戰,導致深受亞美尼亞生活、傳統及宗教影響的烏迪基督徒,一夕之間成為全民公敵,而被亞塞拜然驅逐出境。

「只要家中有一個亞美尼亞人(通婚或混血),或是使用亞美尼亞姓氏,都必須離開亞塞拜然。」蘿札跟丈夫只好逃到亞美尼亞,新生活超乎想像地艱辛。丈夫種田、幫人看管牲畜、做手工活、打臨時工。他做過各種工作,也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業。先生阿列謝爾臉上長期帶著受壓的麻木神情,鮮有表情。

現在,他們舉家搬到俄羅斯南部。蘿札很希望能有機構幫助他們的下一代,了解烏迪的文化歷史和語言。「我們是古老的阿爾巴尼亞人後裔,在整個高加索被伊斯蘭同化時,烏迪還守住了信仰,守住了教堂。」

不過阿列謝爾卻不抱樂觀態度,「別白費力氣了,沒人會記得我們的。」而他也不願再想起過去。

註:東正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世界最古老的國家教會)。

代禱文

天父,求祢使處在困境中的烏迪人,可以遇見用厚恩待他們的基督肢體,在信仰上堅固他們、在生活上扶助他們。願祢賜給他們在基督裡勝過苦難的恩典、盼望和力量,在各地開展新生活。求祢保守烏迪後代不只在文化、歷史和語言的傳承中繼往開來,也在信仰上忠心地跟隨祢,對三一神有深入、整全的認識,「因為他專心愛我,我要搭救他;因為他認識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願主在軟弱微小的烏迪孩子口中建立讚美神的能力,使他們看見神能改寫過去的悲傷,讓他們得享平安尊貴。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孔雀天使的眼淚

雅茲迪人
Yezidi

179月

「我無數次自問和憤怒:為什麼?只因為我們的信仰不同,就該被屠殺?」看到伊斯蘭國(ISIS)圍剿伊拉克尼尼微省的雅茲迪人,遠在俄羅斯的僑民納迪雅為此感到傷心。雅茲迪人的宗教融合了多種信仰的元素,被IS視為異教徒。

「我們失去了成千上萬的同胞,有成千上萬的姐妹成為IS的囚徒。」男人被槍殺,男孩必須接受恐怖分子的訓練,小女孩和婦女們則被賣給聖戰士,遭受痛打與性侵。

納迪雅說:「俄羅斯的雅茲迪人幸運多了,但在古時,我們也是為了逃離鄂圖曼帝國的宗教迫害,才逃到高加索。在穆斯林眼中,我們不是『有經者』,不能像猶太人或基督徒那樣被寬待。」

雅茲迪人的古老宗教觀,相信一位至高神創造天地,交給7位天使管理。為首的孔雀天使背叛了神而被流放,後來他悔改的眼淚澆熄了地獄之火,最終被神原諒,成為雅茲迪人崇拜的對象。近東的穆斯林與基督徒,認為這個墮落大天使就是撒但,因此雅茲迪人屢遭歧視與迫害。

註:有經書的子民,指猶太人、基督徒,曾被穆罕默德多次讚揚,例如《古蘭經5:28》、《5:82-85》、《2:62》。在某些穆斯林國家,有經者屬於受保護的次等公民。

代禱文

天父,求祢差派基督的和平使者,來到雅茲迪人身邊做和好修復與戰後重建的工作,向他們展現來自上主的愛與接納,並藉著信仰價值觀的交流、生活中流露的認識基督的馨香之氣,吸引他們對福音和聖經有敞開的好奇心,願意用信心領受。祈求真理的聖靈打破他們認為至高者對人漠不關心的錯誤形象,幫助他們倚靠耶穌基督進到三一真神愛的團契中,而非倚靠孔雀天使。願強壯、健全、滿有真理與愛的雅茲迪教會興起,讓許多人認識真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到俄羅斯當打工客

土庫曼人
Turkmen

189月

全世界有超過850萬土庫曼人,其中超過半數住在土庫曼斯坦、超過四分之一住在阿富汗,而有一小部分的土庫曼人在歷史長流中,移居到與土庫曼斯坦隔著裡海相望的北高加索地區。

數百年來,土庫曼人都是游牧民族,甚至有句俗話說:土庫曼人的家,就在他的馬那裡!他們從19世紀開始定居,變成半游牧民族,只在一年中的部分時間放牧羊和駱駝;蘇聯時期,土庫曼人被迫加入集體農場,他們作為游牧民族的日子就此結束。

為了就業養家,許多土庫曼人離開了祖國土庫曼斯坦,來到俄羅斯大城。即使受過良好教育,他們也經常不得不接受長時間、低薪的體力勞動工作。他們在沒有工作許可或醫療保險的條件下工作,然後將大部分錢寄回土庫曼斯坦。

基督教曾受爭議的聶斯托留派(與中國唐朝時的景教相同)信徒,曾在四世紀時傳入土庫曼斯坦;然而到了十四世紀初,基督教在此地所留下的任何痕跡統統被伊斯蘭教取代。

代禱文

天父,求祢呼召願意居住在土庫曼人當中並與他們分享基督之愛的人;也賜給土庫曼人開放和順服的心,讓他們能夠接受祢的話語,並從中得到豐盛的生命。求祢在土庫曼人群體中興起聖靈運動,帶領一個又一個土庫曼家庭走向祢的祝福,讓他們在祢的懷抱中找到真正的安慰和平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媽媽會永遠等你回家

199月

生活在達吉斯坦山間的波娃,這輩子從沒下過山,最遠也只是去鄰村探望親戚,但她此刻卻出現在首都馬哈奇卡拉街頭,憤怒地質問著徵兵中心的人:「你們為什麼帶走我們的孩子!」媽媽們激動地大喊:「俄羅斯被襲擊了嗎?他們(烏克蘭)沒有來攻打我們,是俄羅斯襲擊了烏克蘭。為什麼要讓我們的孩子去幫俄羅斯打仗!請停止這場戰爭!」警察忙著驅離現場的示威者,一左一右地把波娃架離,據說已經有上百名抗議者被拘捕了,只見她握緊著拳頭,肅穆的臉龐毫無畏色。

自從俄烏戰爭陷入膠著,俄羅斯準備擴大徵兵以來,波娃每天一早睜開眼睛,就在想該把孩子藏到哪裡。令她不安的是,高加索地區的少數民族往往因為教育及科技化程度不高,而被分配到戰略價值較低、武器裝備較差的兵種部隊,衝鋒陷陣的死傷率最高。

左鄰右舍在議論紛紛,聽說去鄰國格魯吉亞(或譯喬治亞)和芬蘭的過境檢查站,已經出現超過三十公里的車龍,因為男人們試圖離開俄羅斯,逃避徵兵,而格魯吉亞是俄羅斯人無需申請簽證即可進入的少數鄰國之一。但是波娃家很窮,像他們這樣的窮人能走到哪裡去呢?

代禱文

天父,我們為俄烏戰爭儘快止息,兩國恢復和平祈禱!求神使國家官長的心,能做出有利人民福祉的決策。願有基督使者為高加索家庭帶來福音的盼望,使他們在艱熬中得以呼求祢、倚靠祢,得著神所賜的出人意外的平安。願死傷者的遺族在祢無盡的憐憫、慈愛及所賜的平安江河中被醫治,加倍蒙祢恩典。我們祈求祢在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民族當中做修復的工作,引導許多人歸向祢,在祢的愛中彼此寬恕,折斷的枝子因著與基督聯合,在主裡合而為一,彼此相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冰原上的小孤燈

凱特人
Ket

「你看這村裡沒有年輕人,而我們這些剩下的人,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只能砍柴維生。」「都是俄羅斯人的錯,他們把伏特加帶來給我們!」「不,這都是我們自己的錯……」

在嚴寒的冬季降臨西伯利亞前,凱特男人們每天都會到葉尼塞河上游砍樹,將樹幹拖進河裡,讓木材順流而下到村落,再用勾繩拉上岸,並用斧頭砍成大塊大塊的木材,運到城裡去販賣。

凱特聚落與任何一個大城市都相距遙遠,在廣袤的北西伯利亞荒原中孤獨地閃爍著屬於他們的小小燈火。近年來,凱特人穩定在一千兩百人左右,但是熟悉母語的人越來越少。

凱特語屬於葉尼塞語系中僅存的碩果,在西伯利亞找不到任何相近的語言,反倒與北美洲的原住民語言有些連結。語言學家相信,凱特語是研究歐亞與北美人類遷移歷史的關鍵。

凱特人信奉薩滿教,每戶人家都有一個黑色木頭人偶。這人偶是他們的守護神;圓而扁的大頭與細小的身體,是家裡最寶貴的物品。他們相信守護神在白天睡覺,到了晚上便會醒過來保護他們度過夜晚。

代禱文

天父,凱特人真的需要一位願意委身、有屬靈智慧、願意理解他們文化的好牧人,在這些羊的生活遇到難處時,引導他們尋求上主的指引和幫助。詩人說:「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願這些荒涼冰原中的人們,以祢的話語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並且知道唯有祢是在白日、黑夜都能看顧保守他們、絕不打盹的神!也求祢為凱特人預備各種合適他們的福音資源,使他們條條路徑,都能遇到祢所賜無人能關的福音之門。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楚里母孩子在秋天的苔原散步

俄羅斯|西伯利亞

成吉思汗的孩子們

楚里母韃靼人
Chulym Tatar

當我們回答自己是哪裡人後,孩子們便鬧哄哄地搶著答話:「我是俄羅斯人、我是哈克斯人、我是吉爾吉斯人……」奇怪的是,這不是楚里母人的村莊嗎?原來,俄羅斯的韃靼人高度與外族通婚同化;人口普查時,只有三百多人會把楚里母韃靼視為第一身分。

在高鼻深目的俄國人當中,楚里母韃靼人擁有與眾不同的東方面孔,黑眼睛、黑頭髮,身形較小。當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翻越烏拉山,在南俄草原建立了廣大的欽察汗國,被人稱為韃靼人。

十六世紀,軟黃金動物皮毛的貿易,激發了俄羅斯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野心。韃靼人的西伯利亞汗國,被手執長槍的外來者擊潰,一部分人因此流落至楚里母河域。

歷代沙皇想方設法迫誘韃靼人改信東正教,但楚里母人暗地裡還是薩滿信徒。有趣的是,身為農民,他們卻擁有很多關於游牧的詞彙,而定居生活裡的詞匯則大量藉用外來語。原來在蘇俄力行農業集體化時,他們被迫從游牧轉為定居。這些具有衝突感的宗教和詞彙,都乘載著當時不容易的轉變痕跡。

代禱文

天父,楚里母人沒有文字,孩子們也不大會說母語,我們祈求他們可以在各樣處境中,以獨特的方式來認識祢,開始與祢建立親密的關係,在信心中不斷經歷祢的同在,改寫他們的身分認同,知道自己是屬基督的人!並在各個族群中如同天國酵母,或是乃縵家的小使女,在平凡生活中影響周遭人敬畏獨一的主。求主派遣基督工人,用醫療或教育等方式,委身於楚里母村莊中,帶出得勝的楚里母教會。禱告懂俄文的楚里母人,有機會藉著俄語聖經遇見基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在薩滿巫師與東正教
之間擺盪

哈卡斯人
Khakhassian

古老的遊牧民族,在廣闊的大地生養族群,他們的土地卻是大國角力之處。哈卡斯人是突厥民族的一支,因為戰爭與政權的變更,輾轉遷移到南西伯利亞,在葉尼塞河上游居住。十八世紀初併入沙俄版圖時,部分哈卡斯人被遷到中國東北黑龍江一帶,目前歸屬中國。中國政府誤以為他們是柯爾克孜族支系,因而將其定名為柯爾克孜族。

在原始環境、生活艱困的西伯利亞,人們在大自然的無常面前感到脆弱,充滿懼怕。此時可以與萬靈溝通,用神祕儀式安撫鬼靈,或驅使靈體完成委託人任務的薩滿巫師,成為人們的慰藉。哈卡斯人也曾接受俄人帶來的東正教,卻融入薩滿風俗。每年舉行豐收慶典時,他們會向天地神靈獻上祭物與感謝。而黑龍江一帶屬中國的哈卡斯人,在周邊民族的影響之下,則轉變為藏傳佛教徒。

經歷許多世紀的流轉,哈卡斯人在西伯利亞大地上逐漸脫離了遊牧生活,也在諸族習俗的影響下,漸漸離開了東正教,走回熟悉的薩滿信仰中。

代禱文

天父,祢來調轉人們的腳步與生命方向,使哈卡斯人能與真理和福音接軌。當他們一心尋求薩滿的幫助時,祢卻使他們想起耶穌基督的名,轉而從錯謬的道路中回轉。願有像施洗約翰那樣的神僕,在哈卡斯人當中傳悔改的道,預備主的道路,修直崎嶇;我們禱告,哈卡斯人要看見上帝的救恩。求主賜下完整的聖經譯本,並在哈卡斯人當中建立強壯的教會及門徒,幫助人們在真理上扎穩根基,存敬畏警醒的心等候上帝再來。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成吉思汗驕傲的子孫

喀爾喀蒙古人
Khalkha Mongols

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的剽悍蒙古戰士,隨著成吉思汗稱霸歐亞大陸的傳奇故事,深深印在人們的腦中。喀爾喀蒙古人就是成吉思汗部族的後代,他們主要分布在蒙古共和國,少部分住在中國,另外極少數的人則居住在俄羅斯的布里亞特共和國,與布里亞特人和其他民族一起生活。

就算身居異族異方,布里亞特的喀爾喀蒙古人仍然是成吉思汗驕傲的後代,少男少女騎乘著駿馬,在草原間奔馳,在荒原裡狩獵。他們傳承著古老遊牧民族的生活智慧,徜徉在天地之間,以崇敬的心靈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來到西伯利亞的喀爾喀蒙古人,憑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家庭連結,使他們得以維持蒙古的傳統文化、語言,以及藏傳佛教混合薩滿教的信仰生活。向天地神靈獻上祭物,或進廟宇參拜大佛是他們生活的重心之一,如此強烈的信仰文化及習俗,使得極少數信主的喀爾喀蒙古人,受到社群的嚴重排擠,甚至被逐出家族。

代禱文

天父,「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滴在曠野的草場上;群山以歡樂束腰,牧場以羊群為衣,山谷都蓋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願這群喀爾喀蒙古人能夠成為祢草場的民,看見唯有祢能使人心裡擁有真正的喜樂、盼望與滿足,使他們一無所缺。祈求祢看顧喀爾喀少數基督徒,堅固他們的信心,當他們有機會向同胞分享見證與好消息時,祢聖靈的大能就觸摸眾人的心,使他們能謙卑地聆聽、回應主愛的呼喚。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聲」入其境

圖瓦人
Tuvan

「沒有什麼比坐在空曠的山頂上,聽圖瓦人歌唱更好的事了!」年輕的查克,剛從人類學系畢業,為了研究游牧經濟,開著小車在西伯利亞的圖瓦共和國逐游牧人而居,因此邂逅了圖瓦人傳統的喉音說唱。

「這些蒙古人非常親切好客,頭一次見面就邀請我加入他們的慶典,在高山松林旁的蒙古包吃烤羊。那天,我見到了一個喉音說唱歌手。一開始,他以渾厚低沉的嗡嗡聲悠遠地發出,像是從地的深處傳來的鳴動,接著輕快高亢的鳥叫聲、溪水、風聲、失去幼崽的動物悲鳴一一加入……全從一個喉嚨同時發出,在(攝氏)零下三十度的沉悶雪地裡,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自然景致,這太讓我震驚了!」

圖瓦人信奉藏傳佛教與薩滿教,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考古學家說:「其他宗教是神幫人,薩滿教則是人幫人。」薩滿巫師幫人們與萬靈打交道,以占卜、祈福、醫病、主持紅白喜事,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大小難題。

史達林時期,無神論的政府向圖瓦的薩滿教宣戰,七百多名巫師因此失蹤或被殺害。直到蘇聯解體,薩滿巫術很快又復甦過來。

代禱文

天父,當圖瓦人追求萬物和諧、敬畏自然時,求祢差派使者來帶領他們認識掌管自然、以全能的話語托住萬有的真神。父啊,祢曾藉著基督創造諸世界,基督就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願圖瓦人將敬拜的焦點,對齊萬有的源頭與主宰!願祢的大光釋放被惡者擄掠的薩滿教巫師們,不再將自己獻給罪做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做義的器具獻給神,引導圖瓦同胞歸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雅庫特女孩端著削成薄片的冰生魚和生肉

俄羅斯·西伯利亞

住在世界最冷的國家

雅庫特人(薩哈人)
Yakut / Sakha

12月的冬季,極端氣候襲擊世界最冷的薩哈共和國,氣溫跌破零下51°C,學校開始停課。即便有車,但只要熄火5分鐘,汽油立刻變成凍油,所以家家戶戶還是必須以步行或拉雪橇,拖著推車上菜市場,一次把一週的食物採買回來。攤販放在露天之下的冰魚、馴鹿肉和馬肉塊,完全不需冷凍櫃;青菜與雞豬羊稀有且昂貴,因為牠們難以在極圈存活。

謝苗說,他最期待6月的到來,因為在整年日照最長的那天,雅庫特人會舉行新年慶典「豐收節」(Yhyakh);這個曾被蘇聯打壓的傳統節日,近年慢慢恢復,廣受年輕人喜愛。

「這天,我們會喝馬奶酒,吃傳統菜,唱歌跳舞,以及進行運動競賽。慶典上,薩滿也會跳著大型的迎神舞蹈,為眾人祈福。在那裡能找到我們的傳統!」

雅庫特人的信仰揉合各種宗教影子,有如萬花筒。例如他們認為耶穌與民間的光明創造神,都是住在九重天界的眾神之一。

代禱文

天父,求聖靈向雅庫特人啟示三一真神的自有、永有與獨一及超越性,耶穌是唯一能幫助他們與又真又活的神建立正確關係的那一位。我們祈求有教會和忠心的傳道人牧養雅庫特人,幫助他們在神的話語和真理上扎根,脫去異教風俗的影響,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並且在主裡合一相愛,積極向周邊群體傳揚救主的愛。願真光照耀在西伯利亞,使一切的居民能用他們獨特的文化、舞蹈、語言來敬拜讚美祢,並讓他們感受到造物主對他們的關愛、接納與重視。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極地漁獵手

多爾干人
Dolgan

雅庫特的最北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人居之地。多爾干馴鹿牧民,在這片凍土度過令人難以想像的嚴冬整整兩個月看不見太陽。

來追極光的人,想必看過一隊隊馴鹿拉著小木屋,在響亮的鈴鐺聲中匆匆路過是多爾干人在遷徙。夏天,他們前往靠近極圈的海邊,在苔原上尋找稀有的植披讓小鹿覓食,三天兩頭就得搬家;入冬,他們便駕著馴鹿躲進森林,十天拔營尋找新資源。

傳統的多爾干人使用弓箭、彈弓追擊馴鹿的本領高超,北極狐、金剛狼、紫貂都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夏季,他們常靠著湖泊與水邊紮營,練就一身捕魚、削魚的功力。

蘇聯曾規定他們組建集體農村,過定居生活,並養殖馴鹿、奶牛、狩獵毛皮,或從事苔原農業,以方便國家管理和提高經濟生產效率。

來到現代,牧民的生活多了雪地摩托、手機和GPS定位,但他們依舊習慣於季節性的游獵、與馴鹿為友,並和因紐特人在夏季的海邊相聚,用毛皮交換海象肉及海鷗鳥蛋。

俄羅斯東正教會曾向多爾干人傳教,於是他們的信仰同時存在著東正教與薩滿教的元素。

認識農業集體化

蘇聯推行集體農莊的目的,是想藉由集體化方式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生產效率,並加強對人民的政治控制,維護國家穩定與社會統一。然而,過程中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和人道主義問題,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社會矛盾。1920年代初,蘇聯政府推出「消滅富農」的政策,通過強制收取富農的土地和財產,將農民的財富重新分配給貧困農民和國家。隨著集體化的推進,農民被要求加入集體農莊,放棄個人農業生產和擁有權,交由國家管理,透過集體合作的方式生產糧食和農產品。許多農民因此遭受強制遷移、沒收財產、監禁和甚至死亡的懲罰。

代禱文

天父,讚美耶和華,我們的神鑒察全地,即便黑夜也無法使祢的眼被遮蔽。祈求祢賜給多爾干人倚靠祢的信心,明白祢的全能,了解祢的同在就在咫尺之間。願多爾干人凡事求告祢,因「祢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的人」。我們祈求有基督徒或宣教士來到多爾干人身邊,帶領多爾干人認識祢的名;願祢的靈澆灌多爾干人,引導他們走在祢的義路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恩加納桑的民俗舞團

俄羅斯|西伯利亞

極北的冰原之子

恩加納桑人
Nganasan

太陽沿著地平線緩緩移動,金色的光芒打在冰封的大地,雪與冰晶反射著刺眼的光芒。放眼望去,是一片岩石、苔蘚與冰組成的廣袤平原,這裡是歐亞大陸極北之地泰梅爾半島。這裡也是冰原之子恩加納桑人的故鄉。

恩加納桑人是歐亞大陸最北方的民族之一,居住於俄羅斯近北極圈的地帶。在副極圈氣候區裡,一年有九個多月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6月底,泰梅爾半島才剛步入夏季,回升的氣溫使冰雪融化,泥濘的土壤取代了冬季白雪皚皚的樣貌。但這塊凍土平原依舊無法種植任何農作物,因此恩加納桑人幾世紀以來,都以獵捕馴鹿為生,是極地最有經驗的獵人。

馴鹿群是上帝賜予恩加納桑人的豐盛產業,他們以富含高蛋白的鹿肉為食,並以毛皮製成衣服、毛毯,以鹿角製作精美的骨雕藝術品,販售至鄰近的城市。

如今,大多數的恩加納桑人已離開獵人的傳統,移居城市,改說俄語。恩加納桑人血液中淌流著的冰原獵人精神,不曉得還能再傳承幾代?

代禱文

天父,「白晝是祢的,黑夜也是祢的,月亮和太陽,都是祢設立的。地上的一切疆界都是祢制定的,夏天和冬天都是祢制定的。」求祢看顧在極寒之地的恩加納桑人,在寒冷嚴酷的環境中,依然有豐盛的生活。求祢觸摸他們的靈,為他們敞開許多福音管道、差派不畏冰雪的福音團隊,讓他們可以認識祢至聖的名,因祢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唯一真神,祢是恩加納桑人唯一的拯救與盼望。願恩加納桑人在福音的大能中,全然地向祢獻上愛與敬拜。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涅涅茨帳篷與現代城市為鄰的趣景,傳統與現代化僅一線之隔

俄羅斯|西伯利亞

極地中的需要

涅涅茨人
Nenets

涅涅茨人是俄羅斯北方極地區域薩莫耶德人中的一支,多數居住在北極圈內或北冰洋沿岸的自治區中。涅涅茨人講冰原涅涅茨語或森林涅涅茨語,但這兩種語言差異甚大,兩者之間無法溝通。傳統的涅涅茨人以馴養馴鹿為主,漁獵為輔,現在也有許多人在城市旁駐紮帳篷。

十八世紀早期開始的「西伯利亞基督化」運動,使涅涅茨人與薩莫耶德人展開野蠻行動來對抗這個新信仰。他們不但焚燒整個基督化城鎮、殺害女人小孩、殘害屍體,甚至進行活人獻祭。

過去的涅涅茨人是薩滿教徒,相信薩滿是人和靈界之間唯一的溝通媒介。巫醫要施行魔法、醫治病人,並預測未來、與亡者溝通。自從薩滿習俗在共產統治時期受到壓迫,現今只剩極少數的薩滿巫師,但薩滿信仰、萬物有靈論仍滲透涅涅茨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代禱文

天父,涅涅茨人生活在北極圈極端的環境中,對我們來說是陌生而困難的生活方式。我們向祢祈求,求祢照顧這些可愛的人,讓他們感受到祢的愛和保護。我們為他們的語言、文化和獨特的生活方式禱告,求祢保護、保存這些價值,也讓他們能夠有適當的學校和教育。願祢打開他們的心,使他們能夠聽聞福音的好消息,讓他們揚棄帶來捆綁和黑暗的薩滿之靈,認識到唯有耶穌基督能夠帶來真正的自由、平安和永生。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馴鹿帳篷下的心願

埃涅茲人
Enets

喬治無奈地說道:「我們不是涅涅茨人!」退伍更換身分證時,他被登記為涅涅茨人,但公務員蠻不在乎地說:「沒關係。」他的許多親戚也遭遇過同樣的問題。

「涅涅茨人是馴養馴鹿的。我們則以打獵跟捕魚為生,鹿只是交通工具。從前涅涅茨人需要牧場,不斷攻擊我們,我們只好往北極靠近,還好這裡有不錯的釣點。但現在政府規定了每一家人的捕魚上限。」喬治被罰款多次,考量了許久,「我想搬到城裡,去港口定居找工作。」

語言學家太遲才為埃涅茲人造字,所以他們長期必須仰賴涅涅茨語或俄語的文字學習,加上高度對外通婚,因此生下的孩子都不會說埃涅茲語,也不認為自己是埃涅茲人。

現在,他們大約只剩兩百人左右,但上帝為這小小的族群預備了 《路加福音譯本》。孩子可能是對福音最感好奇的人,喬治的小兒子每晚都想聽故事。聽到耶穌醫病趕鬼時,他開心地歡呼,問:「耶穌是厲害的薩滿嗎?」

「不,任何薩滿都比不上祂,祂是上帝的兒子。」

晚上,在覆著馴鹿皮毛但依舊寒冷的帳篷裡,我在想:如果喬治的孩子可以像我們兒童主日學的孩子一樣,能夠從小聽聖經故事長大,會是什麼樣子……

代禱文

天父,謝謝祢讓我們擁有這麼多福音與詩歌的資源。求祢使神的子民也能為埃涅茲人,特別是他們的孩子,預備生動有趣、切合處境文化,使他們備感親切與受重視的福音資源,例如:影片、圖卡故事書、歌曲等。祢以豐盛和慈愛餵養與建造埃涅茲人的男女老少,使他們成為主的活石、主的靈宮。願他們如同孩子般帶著純淨的信心與渴慕,相信主的能力、愛慕真理。求主差遣宣教士或其他極地基督徒,在埃涅茲人當中帶出專一委身基督的門徒。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

俄羅斯·西伯利亞

鹿與祖孫情

鄂溫克人
Evenki

「當飛機飛越冰凍的大地時,難以想像有人居住在這片寒冷的樹海裡。」一次西伯利亞的拍攝計畫,讓佐爾坦有機會跟隨一個鄂溫克家庭在針葉林裡生活和旅行。

可愛的鄂溫克祖孫,對著鏡頭露出真摯單純的微笑。他們的生活很簡單,依循季節的腳步,與馴鹿群在森林裡游牧,如今還維持這種傳統生活的家庭為數不多了。

即便他們不久之後又要遷徙,但爺爺還是在搭好帳篷後,用樺木給孫女搭了個小鞦韆。每天,他用心地將祖先的文化與森林知識傳授給這個小女孩,因為等她到了上學的年紀,必須前往杜金卡的寄宿學校後,她可能就會與這片森林永遠斷裂,正如他許多兒女一樣。

小女孩親暱地推搡著馴鹿靠近雪橇,想以雪橇為凳爬到牠背上;好不容易得逞了,就咯咯地為著自己的小聰明笑了起來。雪白的大鹿溫順地馱著她悠悠漫步,千年來牠們已習慣與鄂溫克人在這片森林裡唇齒相依。

上帝賦予亞當護理萬物的職責後,牠們彷彿也護理了亞當之子的內心;許多放棄了以森林為家、脫離與馴鹿親密生活的鄂溫克人,內心似乎空缺了一塊,最終在城市的安逸中墮入了酒精成癮的漩渦。

代禱文

天父,禱告鄂溫克人的靈將對永活神感到飢渴,如鹿渴慕溪水一般。讓鄂溫克人在面對生活與傳統變遷中,明白祢那份永不動搖的愛,以及祢永不改變的信實。「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從祢身上挪開,我和平的約也必不遷移。」願鄂溫克人在祢永恆的愛中得著滿足、有安全感、有指望、找到生命與生活的意義,不再被罪與酒精捆綁!願有宣教士、鄂溫克基督徒向他們活出新造生命的豐盛與喜樂,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的挑戰。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瀏覽每日聖經原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