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两种景象
远处,几个蒙古包散落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偶尔一阵风吹过,一层又一层的草浪,牛羊的身影似隐若现。一直以来,大口咬嚼羊肉、豪迈畅饮马奶酒,以及纵马驰骋的奔放,是内蒙古留给大众的美好印象。
然而,随着全球气温逐年升高,人类活动不断扩大,中国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偶尔一阵风吹过,大量沙尘铺天盖地而来,快速遮蔽整片天空,这是二十一世纪内蒙古的另一幅景象。
留在矿场附近生活的牧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中国「工业强省」如旋风般兴起,拥有丰富矿藏的内蒙古走上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之路,并年年屡造佳绩:鄂尔多斯市多次人均GDP超越香港。如此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背后却需付上沉重的代价。
不同的採矿过程,所引起的环境破坏不尽相同。以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为例,这裡的煤田以露天开採为主。露天开採的优点是採矿相对安全、开发速度快,且适用于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但由于煤层埋藏在较浅的含水层,开採时必须将浅层地下水抽出来排掉;这让周边的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附近牧民的手压井干凅,不得不重新打井,打井深度从原本的10公尺加到100公尺。
美如地毯的草甸草原注1被公路贯穿,随处可见满载矿石、煤炭的大型货车,还有塑料、纸屑、钉子、污水等垃圾。留在乌拉盖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们和他们的牛羊,一起承受着工矿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一群失去土地的牧民
基于工矿开发的需要,导致部分牧民的大片草场被徵收,迁居到别处,这群人被称作「被徵地牧民」。
以包头市希拉朝鲁嘎查为例,因白云鄂博矿区的需求,矿业公司于2004年徵用将近十万亩草场,约26户人家被迫离开赖以维生的草原,另谋出路。失地前,儘管这些牧民们的受教育程度低,但靠着代代相传,也掌握了放牧的基本技能。失地后,迁居到城镇生活的牧民被迫转职。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相比于二、三十岁社会适应力强的年轻人,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失业比例高,或是仅能从事工时长且无保障的零时工。另外,搬到其他牧区生活的牧民,日子也不好过。工矿开发让周围的地下水资源短缺,加上禁牧政策的实施,使得草料费逐年提高,令从事畜牧业的牧民家庭苦不堪言。
被徵地牧民切身体会到生活的窘迫,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好好上学,拥有漂亮的学历,未来能找到好工作。然而,牧区的教育资源少,孩子们必须到附近的城镇去唸书;有的送到寄宿学校,有的则是在外租房,爷爷奶奶一起去陪读,这大大增加了牧民父母的经济负担。一些入不敷出的牧民家庭在农村信用社贷不到款,转而跑去借高利贷,结果到最后搞到流离失所。
地方持续引入外来企业开发矿产资源,为提升经济发展及GDP成长;企业只要发放补偿费给牧民,即可合理开发当地环境资源;而这群被徵地牧民,失去的是家园、草场,以及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进入市场经济的牧民
若你实际走访一趟鄂尔多斯市马什亥嘎查的草原,看到的不再是广阔无边的草原风光,而是一块又一块被密密麻麻的铁丝网所围成的草库略注2,精确地划分了各家牛羊的食草范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草场承包制度的实施彻底瓦解了内蒙古牧民旧有的自然经济。无论是昔日的倒场放牧,或是「走敖特尔」注3,皆是为了保留草根,缓解地力,使牧场易于复甦,这种流动性的放牧方式是蒙古族千百年来游牧经济中的生态智慧。然而,现代的草场承包固定了草场的使用,使放牧失去原本的弹性;让牧民们开始区分「你」与「我」,专注于达成自我利益最大化。
除了各家争夺地下水资源,拼比打井深度,开发更多水浇地注4以外,面对市场经济的潮流,牧民们扔掉过往「惜杀惜售」的心理包袱,根据市场供需,快速将牲畜转换为商品和金钱。例如,宁夏人爱吃嫩羊羔肉,不少牧民专门进行羊羔注5饲养;不仅如此,一些牧民大规模地放养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的白绒山羊注6,无视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性。曾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毫不犹豫地卖掉市场价值低的马儿注7,买下摩托车、吉普车、手机、电视、太阳能热水器,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享受丰富物质所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在现代牧民的眼中,市场经济决定了牲畜的价值,牠们成为仅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同时,为了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他们无限制地取用自然资源,加剧草场退化的速度。
救恩,所有问题的终结
留在矿场附近生活的牧民、一群失去土地的牧民,与进入市场经济的牧民,这三个群体如实勾勒出当今全球社会的样貌
失序的欲望,让人们仔细估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利益,罔顾善尽保护其他受造物的责任,且任意取用地球资源,导致无法挽回的生态破坏。儘管近年各国政府陆续推行各种不同的环境保护工作,但仍远不及气候变迁的速度。失序的欲望,会有终结的一天吗?
盼望世人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
麽样子呢?着名新约学者包衡教授说:「我们若爱那创造万有的神,同样也会去关爱整个受造界,爱祂所造、所爱的受造物。」注8
注1:在雨水适中、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是良好的放牧场。
注2:库略多用铁丝栏网围成,在内蒙古草原上十分普遍。牧民会在自己的库略上放牧和育草。
注3:敖特尔为蒙古语,意即走场、转场,是草原传统游牧文化的重要特徵。
注4:利用灌溉系统浇水的耕地。
注5:小羊,尤指未满一岁或未长恆齿的小绵羊、山羊。
注6:白绒山羊毛在国际市场极受欢迎,被誉为「纤维宝石」,但此种山羊会啃食草根,无限制地放养对草原有极大的破坏性。
注7:相比于羊,养马既不能卖毛,饲养费成本又大,所以市场价值低。
注8:引自《圣经生态学重探人与万物的关係》(Bible and Ecology: Rediscovering theCommunity of Creation)一书
工矿开发的两种类型: 露天矿场和地下矿场
另外,矿区开採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其酸性、硷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迳流和大气,破坏周围的土壤、水文、空气等,污染影响面积难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