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日未得群體主題的相關經文,讓我們一同操練以靜默的方式思想神的話:
• 請先聆聽經文兩遍
• 然後安靜2分鐘,反思經文與自己生命的關聯
• 最後以禱告回應神
認識未得之民 每日靈修代禱
你們已經穿上 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西3:10
在古時,人的衣著是由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職業類別等等來決定。一看穿著樣式,便可知道你是誰了。
保羅用「穿上」新人來描述基督徒的生活。在希伯來思想中,人的外在表現就等於內在品格的表達。換句話說,我的行為改變了,就等於有新的身分。
現代社會與古時大相徑庭,現代人善於包裝自己,隱藏殘破不堪的內在。基督徒善於模仿敬虔的外貌,來偽裝充滿私欲的內心。
保羅列出一份好衣料材質的清單: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新的衣裳必定是由屬靈的果子編織而成。不過,有一點需要先提醒你:這些材質你無法一次擁有。
由內而外的改變是緩慢的。儘管如此,隨著時間過去,你所穿的新衣,裁剪會越來越合身舒適,生命不斷地被更新。直到有一天,你甚至不察覺自己穿的是一件新衣,因為你已經表裡如一了。
我的心平穩安靜 ,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詩131:2
在希伯來的原文中,這裡出現兩個動詞:shavah(直譯為像)和damam(直譯為安靜、不動、等候)。大衛用這兩個字來描述自己的態度,他決定要像一個安靜不動的斷奶小孩,不會因為要喝奶而隨意哭鬧。即使母親不再餵他母奶,仍然相信她會供應其他食物,安穩地信靠她,享受她的看顧。
大衛這是在說,他已經學會如何刻意地安靜信靠神,而不是要求神必須立即滿足他的需要。他要等候神的供應,因為神時時刻刻都與他同在。
你斷奶了嗎?
神正藉著生活中的許多人事物,訓練我們長大成熟。然而,我們時常像不願意斷奶的嬰孩。
神要我們斷奶,不要依賴其他人事物,而是單單依靠祂。讓我們一起向大衛學習,單單信靠神,因為祂顧念我們,祂永遠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 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
弗2:12
神的治國方針獨樹一幟,而我們藉著耶穌就可以進入他的國度,然後呢?
「國民」這一字,希臘字根是polis,在使徒行傳22:28則翻譯成「民籍」。
在保羅時代的希臘,住在城市或在那裡出生的人,不一定是公民,有民籍的才是。要得到民籍並不容易,因此所有擁有民籍的人都會認真地盡公民義務。
或許,我們要調整「天國」的觀念。首先,神所建造的是新耶路撒冷城,凡住在城內的國民都有城牆的保護,且每個人都彼此認識,關係密切。
其次,成為以色列的「國民」就等於是被神收納為有民籍的公民。為什麼神要單單揀選以色列,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來傳揚祂的救恩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以色列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國民之間擁有血緣關係。如今,我們也被收為這城的一員,代表著我們有責任要順服神。
成為神國的子民何其榮幸,好像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繼承神的約,彼此之間有弟兄的情誼。
人若偷牛或羊,無論是宰了,是賣了,他就要以五牛賠 一牛,四羊賠一羊。
出22:1
偷竊就需要賠償,這是聖經的原則。人必須當面賠償給他所虧欠之人,包括償還對方的財物、尊嚴和榮耀。
「賠償」的希伯來字是shalam,
「得安全」、「得完整」的意思。在約書亞記11:19和詩篇7:4兩處,則翻譯成「講和、和好」。
在古希伯來文化中,法律是用來要求罪犯和受害人透過賠償來修復關係。而今,我們的法律代表往往是國家,其直接將罪犯與社會隔離,並要求罪犯繳罰款給國家。此作法直接忽略了罪犯與受害者和好的必要性,兩者之間沒有互動的機會,與古希伯來文化是截然不同的情景。
從社會穩定性的角度來解讀神的律法,你會看到一個天差地別的生活方式。在個人和財產皆得到尊重的同時,犯罪者也會因彼此和好而得到實際的幫助。
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 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創4:10
此處的「血」用的不是單數,而是複數。這是為什麼呢?
神是在說,他知道亞伯本該有後代子孫,卻都被該隱謀殺了,永遠無法出生在世上。從這一個字,便可看見一個人死後所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總是以個人角度在看事情,誤以為生命只關乎個人。但是在神的眼中,一個人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之間皆有關聯,謀殺所影響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已。
即便該隱的罪得到饒恕,也不會改變其對亞伯所造成的影響和後果。
然而,感謝神賜下耶穌基督,祂塗抹我們一切的過犯。雖然依舊是罪人,難免會有哀告的聲音,但神會不斷地教導和幫助我們,學習過一個合神心意的聖潔生活。
因你的惱怒,我的肉無一完全;因我的罪過 ,我的骨頭也不安寧。
詩38:3
大衛此處使用Khatta’a,來告訴我們什麼是罪。這字在舊約聖經中常用來描述罪,意思是「錯過靶心」。當我們犯罪時,就是錯過、打歪、達不到目標。
那犯罪是什麼呢?雅各書4:17給了我們一個簡單易懂的判斷方式:「我們若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事,卻不去做,我們就犯罪了。」當我們不去做該做的事,罪的毒素就進入身體,危害我們的健康。
大衛之所以身心混亂,是因為他明明曉得什麼是該做的,卻不去行,還誤以為可以逃脫一切,結果他飽受罪惡所帶來的痛苦。毒素只要還在他體內,四肢就不能正常活動。
你是否也曾像大衛一樣,明明知道「靶心」在哪,卻故意打歪?當痛苦蔓延全身時,你是否誤以為自己可以硬撐過去,不需要去找醫生處理毒素?
去找我們的大醫生吧!去做該做的事吧!唯有如此,才能把毒素吐出來,恢復身心靈的平靜與和諧。
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還不明白 這事嗎?
約3:10
希臘的教育模式是老師有效率地傳授知識給學生;神的教育模式卻是以身作則,帶來生命轉變的師徒關係。在神看來,除非你有實際行動,否則就不算已經明白。
我們素來傾向於快快提供知識,連傳福音也是把「使人得救的知識」迅速講一遍。然而,耶穌卻花3年時間,揀選12個門徒,與他們建立美好的關係,一點一滴教導他們如何過一個順服神的人生。
明白,其希臘原文ginosko是一個動詞,意思為「得到知識、理解、明白」。
所以耶穌要問尼哥底母的是:
「你作為子女、學生、隨從者和鄰舍的教師,難道還沒有明白聽到神的話就要遵行的道理嗎?」
看來,尼哥底母這位備受尊敬的老師,只知道知識,卻沒有順服的行動。
今天,耶穌也在問我們:「你教導孩子、弟兄姐妹、鄰居,難道還不明白聽道就必須行道嗎?」
我們總以為明白了所有教義,但在神的眼中,若行為沒有被福音轉化,就不是真正明白。
信 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約3:36
若要更貼近原文apietheo,翻譯應為「悖逆、不順從」。悖逆的態度就是漠不關心(apathy),藉此說明了信心和順服之間的關係。
「信」不只是頭腦接受和吸收知識,還必須產生行動,否則就等於「不信」。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信心和行動是可以分開的,只要相信耶穌就可得到天堂入門票,卻從不強調生活應該積極順服主。
信,原文為pistos。這字在約翰福音裡,出現多達92次,且處處意在表達信不是承認事實即可,而是「信而服從」。約翰讓我們從自我中心轉而看重與神的關係。
從創世紀到啟示錄,沒有一頁不談到「信而順從」,這是聖經自始至終的重點,是進到父神那裡的唯一道路,沒有什麼比信徒要服從耶穌更為重要的了。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我們怎可不聽從祂?
倘若我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漠視神的話,不要忘記那句警醒之語:「主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
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 。
創3:23
這節經文所要強調的不在「個人」,而在創造土地的神和出自土地的人之間的關係。
過往,讀這節經文時總是把重點放在罪疚感,人要負起犯罪後辛苦工作的責任。但若從這角度來思想,那人則成為了焦點,與土地無關。
希伯來思想卻非如此,adam是人,而adama是土地,從而強調創造大工的持續性人是從土地所產生的,而土地是神所賜下的。
人雖是按著神形象所造,卻與土地息息相關。所以當亞當犯罪時,罪的後果也直接汙染了土地。
人是adam,從adama而來。創世記前三章多處提及這兩個字,神要讓我們看到,所有人皆離不開土地,我們都是同一塊土地的人民。人類是合一的,你和我一樣,是兄弟姐妹,因為神如此造我們。
或許,我們該注意聖經裡有關人的概念,是否與世界所強調的個人主義有著天壤之別?
因為耶和華將沉睡的靈澆灌你們,封閉你們的眼,蒙蓋你們的頭。你們的眼就是先知 ;你們的頭就是先見。
賽29:10
那時,以色列百姓假意親近上帝。於是,神把啟示祂心意的先知取走,百姓要摸黑過日子了。
先知,希伯來文是naviy,其字根的意思為「無遺巨細地察看、觀看、考慮」。雖然先知有時會談到未來的事,但更主要的工作是替神傳遞信息,給百姓帶來引導、警告或責備。Naviy的字根,還包含「建設、指示性」,讓那些與神立約的百姓曉得該如何過生活。
以色列百姓輕忽神揀選他們的目的。他們只顧自己的益處,為自己積攢錢財,不向世界傳遞神的恩典;他們驕傲自滿,不是寬恕包容的群體;他們追求世界上的成功,漠視上帝的誡命;他們以肚腹為神、容許淫亂和情慾,貪戀權勢、欺壓弱者和窮人。
以色列人跟隨不敬虔的領袖,如同瞎子領瞎子。於是,神任憑他們。這是神給他們的懲治。
我們該引以為戒,不要忘記被揀選的目的。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謹記神的吩咐,向這世界傳揚神的美善屬性,並將榮耀歸與父、子與聖靈。
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呢?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卻忘記了 我無數的日子!
耶2:32
今日,我們對「忘記」的解釋,大概不脫離「失去記憶」、「不記得」等意思。不過,希伯來文中的「忘記」Sakah,其字母圖畫卻有極深的含義。
首先,這字和其他閃族語言沒有詞源關係,它是道地的希伯來話,純粹用來表達希伯來的世界觀。其次,sakah和許多希伯來字皆有關聯,包括「不記得、不知道、沒看見、否認」等等。當中,有些是關於「思想認知」,有些則是關於「行為」。眾所周知,希伯來文是「行動」的語言,想真正明白sakah,就必須去思想它在行為上的含義。
Sakah的輔音Sh-K-H的圖畫是「毀滅張開的手掌所帶來的」。換句話說,「忘記」等於是毀滅神恩典的預備。在申命記中曾提及,恐怕百姓吃喝飽足,就忘記耶和華。他們蒙神眷顧,不再遭受迫害,享受繁榮昌盛的生活,卻忘記神。
忘記,是關乎我們的行為。當我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拒絕依靠神所賜的恩典過日子時,就等同於忘記神。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 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路16:9
不少人看到此節經文,心中會出現疑惑:「耶穌怎麼會要我們藉著錢財結交朋友呢?」
這句翻譯成「要從手中的不義錢財結交朋友」才更貼近原意,而重點在於管家如何處理經手的錢財。因此,耶穌繼續說,如果你管理不義的錢財都不能體現神的原則,怎能指望神把公義的財物託付給你?
一個人若不能忠心管理神所賜的屬世錢財,那麼神就不會把更大的責任託付給你。反之,如果我們能使用神的原則來對待朋友,同時表示你也預備好自己,接受更大的責任。
基督徒常常走向兩個極端:過度追求物質,積攢財物;或是認為擁有錢財,一點都不屬靈,是不討神喜悅的行為。其實,問題不在於擁有多少錢,乃是我們該按神的原則好好管理,錢財將試驗我們對神忠心與否。
用錢財來結交朋友,就是把物質轉變為服務神的行動。然而,如何管理錢財,將取決我們對神的忠信程度。今天,讓我們一同重新審視對錢財的態度,學習成為一個忠心的好管家吧!
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 的私欲,隨著肉體和心中 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弗2:3
當我們沒有聖靈的引導,拒絕順服神時,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拖著走,像一條帶著頸圈的狗。
保羅用的希臘字是sarx(肉體)和dianoia(心意)。希臘哲學無形塑造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總以為身體所行和心裡所想是兩個不同的部分,因此,當你看到這段,馬上會解讀成兩種欲望:一為肉體的欲望,如性欲、食欲、樂趣……等等;二為心裡的欲望,如貪婪、勢力、驕傲等等。然而,保羅的觀念是整全的,身體所行和心裡所想是互相影響的。
從希伯來的觀點來看,人的心思、意念、情感、意志是整全性的。真正的品格是發自內心。舊約多處經文皆側重於行動,那是因為一個人的內心會從行動體現出來。
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欲,隨著 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 ,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
弗2:3
我們總傾向於把「身體所行」和「心裡所想」分開來討論,這樣比較符合現實中的人性。雖然我們心裡貪婪地想要行偷竊之事,但只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警察並不會逮捕一個只是在心裡想著如何做壞事的人。這合乎世界上的法律規範,卻與聖經相違背。在神看來,為人正直,包括思想和行為。
身為罪人,我們一定會萌發不討神喜悅的念頭,關鍵是:當邪惡的念頭浮現在心中時,我們會如何面對和處理呢?
我們是讓邪惡的念頭反覆上演,還是抓住它,透過禱告,求神幫助?
來到神面前吧!求主為我們重新造一顆清潔的心,正直的靈。
我只怕你們的心受到引誘 ,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
林後11:3
二十世紀中葉,白喉病曾經造成15歲以下的孩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它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菌會在喉嚨形成灰白色膜,導致患者無法呼吸,窒息而死。
「受到引誘」,希臘原文為phtheiro。保羅在字裡行間不只表達「被引誘,離開真理」,還包含「開始腐爛,直至壞死」的意思,就像得了白喉病一樣。
魔鬼熟悉聖經真理,牠慣常使用各種混淆視聽的方式來欺騙你,狡猾地破壞神所定下的秩序。
然而,並不是說信仰不必認真思考,反覆確認。如果我們不肯深入學習神的話語,遇到似是而非的教導時,你就不會有「屬靈分辨力」。
當我們談論「純一清潔的心」,不是只膚淺地停留在相對易變的內心感覺。無論你星期日聽道的感覺如何,一整週的行為是否有被福音改變,才是最為重要的事。
倘若一切如故,當心你的生命也染上了白喉病!
你六日要做工 ,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
出34:21
神最初的設計,是要我們做工,並不包含度假、退休或懶惰。換句話說,不肯做工,好吃懶做之人,等於沒有實現神的設計,是悖逆的行為。
不幸的是,在今日的社會中,有許多人陶醉於遊手好閒的狀態,過著不討神喜悅的生活。
avad不只是關於我手所做的工,更關乎我的態度。當我們願意服事神的時候,按著祂起初所造的樣子來過生活,就是選擇以祂對我們的心意,與祂一同做工。
從avad衍生出來的另一個字’eved,是「一輩子做奴隸的人」的意思。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另一個字sakir,是「領薪酬的臨時工人」。我們不是sakir,而是神的’eved。總括而言,我們一生都要做工,永遠服事神。
詩篇119:23說:「你僕人(’eved)卻思想你的律例。」
你們撒的種多,收的卻少;你們吃,卻不 得飽;喝,卻不得足;穿衣服,卻不得暖;得工錢的,將工錢裝在破漏的囊中。
該1:6
你是否心裡曾有過這種感嘆:無論我們如何汲汲營營,努力工作,卻仍毫無所獲,離渴望的目標還是一樣遙遠。這是為什麼呢?
神的答案是:「把盼望放在我身上。」再多的美好事物也不能填滿空洞的靈魂,那只是我們所創造的假神。唯獨上帝,才是那位完全滿足我們各種渴望的神。
在先知哈該的時代,百姓為自己積攢錢財,卻忽略了主所關心的事;今天,我們也一樣,把所有時間用來追求物質的滿足,卻不關注神國的事。本末倒置地生活著,心裡只會剩下空洞、迷茫、孤單、失落和憤恨。
卻不,原文是為V’ayin,是連接詞「但是」和否定詞「不」的組合。聖經使用這字無數次,含義極深,而此處意在表達:當神的計畫和目的沒有被放在生命首位時,消極負面的事就會發生。你積極努力,卻毫無結果;你好不容易得到所求的,在短短的時間內又再度失去,生活馬上陷入一片混亂。
全心全意地仰望耶穌基督,並且因祂為我們所做的而感到高興,我們的渴望就會被滿足了。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創12:1
亞伯蘭的時代,沒有十誡,沒有聖經,也沒有耶穌,而且他還住在多神信仰的人群之中。然而,當神要亞伯蘭離開安穩熟悉的環境時,他竟然答應了!今天,就讓我們從「說」來得著屬靈亮光吧!
希伯來動詞’amar不僅僅是說話,其意涵包括了行動上的支持。耶和華呼召亞伯蘭,他聽而順從了。
今日,我們可以透過各樣方式,如屬靈書籍、神學教義、教會歷史、聖經,以及五花八門的教會活動來知道關於神的事。古時,亞伯蘭只能透過與神直接的對話來認識祂。
假設你是亞伯蘭,在沒有聖經、沒有基督教的文化和歷史,沒有熟悉的神學教義思想的背景之下,你還會聆聽神的聲音嗎?你與神之間會有好的關係嗎?恐怕,我們都想選擇留在吾珥。
你認為神已經停止對人說話了嗎?還是,神學研究和歷史分析已經取代了神的聲音?想想看,你今天聽見神對你說了什麼?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 了。
約21:25
若你停下腳步看看四周,會發現這世界有多匆忙。手機上的訊息不時跳出通知;路上的各色行人腳步匆匆,來去如風……
然而,世界越快,你越需要刻意地停下腳步去體驗和享受與神之間的關係,這是要花一輩子去經營的事。
「容不下」,希臘原文為choreo,意思是「騰出地方來」。當它與否定詞oude一起使用時,則是在表達:全世界都不夠地方。換句話說,作者約翰礙於篇幅有限,無法將耶穌所做的事、所說的話全部都紀錄下來。
今天,我們的世界已慢慢剝奪語氣、表情、情緒和非語言溝通的機會,只剩下毫無溫度和色彩,力求簡短快速的網路文字訊息。
如果神也把祂對我們所說的話縮減成短短的文字訊息,會怎麼樣呢?
感謝神,祂總是那麼有耐心、溫柔、包容和愛,不計任何代價,花時間牽著我們的手,在耳邊反覆提醒。在神的世界,溝通的聲音、樣子、感覺都非常不同。也許,我們應該調整與神相處的方式了。
他們說:「你是瘋了 !」使女極力地說:「真是他!」他們說:「必是他的天使!」
徒12:15
當彼得被捉時,一群弟兄姊妹熱切地為他禱告。然而,就在禱告的當下,神應允了他們的祈求。從經文中,我們無法得知他們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在禱告,但從他們的反應來看,這群門徒肯定沒想到神的回應來得如此即時。當使女說門外是彼得時,沒一個人相信。
你是瘋了,希臘字為maine,與英語的maniac(瘋子)是同一字根。
我們總以為初代信徒的信心每時每刻都堅定不移,不過此處經文在我們面前揭露了一個事實:初代信徒和我們一樣,遭逢患難時,也會對信仰產生疑惑,心裡其實一點兒都不期待神會回應。
某一天,當你很急切地在禱告時,要想起這一群代禱者。雖然心裡懷疑,但神還是垂聽了他們的禱告;雖然他們沒預備好自己,依舊來到神的面前,而神也成就了他們的祈求。
神是否應允禱告,不在於我們的信心有多大。即便我們抱著懷疑,最後總能驚訝地發現:神願意施恩垂聽我們的祈求。
他們說:「你是瘋了 !」使女極力地說:「真是他!」他們說:「必是他的天使!」
徒12:15
當我們讀到這段「門徒為彼得被捕的事而齊聚向神禱告」時,要知道我們指望的是神的信實,而不是神的行動。
事實上,我們知道神是良善的,就可以相信祂到底。無論祂的回應是什麼,甚至讓我們感到毫無道理可言,都能繼續相信下去。神的良善是一切禱告的基礎。
猶太拉比教導,禱告就是預備我們的心,接受神的回答。我們的神既信實又良善,祂絕對會守約,同時也深愛著我們,祂總是按照自己美好的目的,在最合適的時間,將最好的給我們。
禱告的最後,是把我們的心帶到一個合神旨意的地步,以致我們能夠全然地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祂,安然躺臥在祂的懷中。
我想,這些門徒發現彼得在外面敲門後,大概會捧腹大笑吧!因為神早已教導他們,要相信他祂的信實、良善、公義與慈愛,終必兌現。在等候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如何完全地信賴祂。
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 論以色列。
摩1:1
「得默示」,希伯來動詞為chazah,有些聖經譯本則直譯為「看見異象」。
在舊約時代,神是用聲音來傳達和吩咐。以色列百姓在西奈山聽見的是聲音,而不是文字紀錄。到了新約,耶穌是以形像來傳遞真理。直至今日,我們有了一本完整的聖經。
「得默示」,希伯來動詞為chazah,還包含「領悟、感知」的意思,有些聖經譯本將其直譯為「看見異象」。在此處經文,雖然沒具體描述阿摩司看見了什麼,但我們可以知道他得到一個關於以色列的信息。
如今,我們查看前後文便可知道阿摩司是在傳遞神的話。不過,當時與阿摩司處在同一時代的人們,如何才能分辨他所說的是來自於神呢?
阿摩司是先知,明天我們就來看看真正的先知的特徵。
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 得默示論以色列。
摩1:1
真正的先知大致有以下幾項特徵:
首先,仔細閱讀聖經後你會發現,通常不會有人自告奮勇想當先知。真正的神的發言人都知道,傳講神的話不僅一路上會遇到許多逼迫,甚至時刻都需帶著一顆戰戰兢兢的心,因為神的話是聖潔無瑕的,而我們卻是滿身污穢的罪人。今天,若有人是貪於榮耀的虛名而自稱是先知,那必定是假的。
其次,沒有哪位先知所帶來的信息會是悅耳中聽的。他們常常是呼籲人快點悔改,要求人不可隨己意行,乃是要順服神。換句話說,若有人講的信息少了上述這些元素,那便是與聖經相違背。
最後,先知幾乎很少預知未來,因為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傳達神的旨意,告訴神的子民該如何走在合神心意的道路上。喜歡算命占卜,預知未來是典型的希臘思想。
你所聽的是純正的真理,還是偏頗的道,抑或是出於假先知的教導?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分辨真假先知吧!
他就成了 有靈的活人。
創2:7
聖經無疑是世上最引人入勝的書,因為有許多按人常理無法想像、也無法編造的錯綜複雜內容,從頭到尾充滿令人驚訝的事和深刻見解的字句,hayah就是其中之一。
經文說人「成了」hayah有靈的活人。成了也可用作「是、成為」;「靈」nephesh則涵蓋意志、情感、思想、身體與心靈是一個完整的人。
舊約描述神的話臨到彌迦和別的先知身上,也是用同一個字hayah,有「成形在」的意思,意指當神的話成形在先知身上時,其中心思想是指「有生命」這回事。
hayah另一個用法出現在神創造人的事蹟,當神的氣息在由塵土所造的人身上顯現出來,ha.a.dam le.ne.fesh ha.yah(直譯是「由塵土造的人被顯現出來」),似乎在說:「個人的生命出現在這塊被製作的泥土裡。」
生命如何進入人的身體,基本上與神的話如何臨到先知沒兩樣,其中的奧妙值得我們花一百年去思考。
我們的生活有否把神話語的生命能力表現出來呢?
他就成了 有靈的活人。
創2:7
神的名字是YHWH(耶和華或雅威,英文是I AM),核心也是hayah(成了)這個動詞。當神在先知彌迦身上顯出祂的話語,和當祂把自己的生命在人身上顯現出來時,都是把自己變成可以讓人來接觸和知道。
試抱著這樣的觀念,從希伯來思想理解約翰福音1:14「道成了(hayah)肉身」,你就明白神的本質是hayah,祂以basar(可觸摸的身體)顯現出來。這不僅是說主耶穌誕生為人,而是說那位偉大的「TO BE」現在以身體的形式出現,那位I AM現在以和人類同樣的身體形式存在著。
這個偉大的事實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是神要在所創造的大自然中彰顯祂自己的管道;我們是被裝備好為要彰顯祂榮耀的hayah。人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表示神計畫使用我的 nephesh hayah來彰顯祂的榮耀。
你的生活離神彰顯祂的榮耀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