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丈夫因頸椎問題,長年忍受着手臂疼痛之苦註1。起初當他躺着時,被壓迫的神經得以舒緩,尚可暫時脫離疼痛,但到了後期他連躺着也會疼痛,就很辛苦了。有一天晚上,他請我為他的疼痛禱告,我想到自己曾經為許多病痛的人禱告,他們並沒有得到醫治,有些甚至已回天家了,一下子感到很沮喪,便對他說:「你還是別叫我禱告,我沒有信心為病人禱告。」當天的凌晨,在半睡半醒間,聖靈感動我:「禱告是神所成就的,並不關禱告之人的事。因此禱告的成就不需要沾沾自喜;不成就也不必受影響,這不是你的責任。」
第二天,我和屬靈同伴賽靈分享這份感動,她受感說道:「對啊,我們只是Summit Document(遞文件)的人,如何成就和執行的是神。」
這個認知對我為宣教禱告也是很重要。於是,我又和《宣教日引》同工分享,當天范師母在禱告中說:「神啊,你的面前一定有一大疊文件了,因為我們一直遞一直遞,但祢絕對有能力處理。」
同一時期,我的兒子經過兩年疫情的停頓,重返校園,一切都得重新適應。他在大學第一年面對許多困難和挑戰,學業、生活和健康都出狀況。我常常為他禱告,卻經常感到無力,因為沒有馬上看到轉變。
有一天,我為他禱告之後,在網上聽到溫偉耀博士的一篇信息——《神的祝福:雅各的天梯和摔跤》,他分享自己的女兒選大學時關注科系、獎學金等事,但神所關心的卻是她能和神連結。當我聽到這一段時,馬上被提醒,當年我的兒子上中學時,聖靈就是如此感動我:「你能給他最好的,就是禱告他能與神連結。」今天,在他進入大學階段,神又透過溫偉耀博士說同樣的話,我聽到聖靈安慰我:「別擔心,你只需要持續這樣禱告。你可能要禱告很久,因為禱告是要付代價的,而媽媽的禱告就是最委身和付代價的禱告。」
這事以後,我彷佛領受一項正式任務——我是負責為兒子禱告的人。得知神為兒子預備一個忠心代禱者這件事,讓我感到安穩許多。我也開始對身邊的年輕人有負擔,很自然地會為他們禱告。
過了幾天,我在網絡上讀到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發生聖靈澆灌的大復興註2,聖靈當下安慰和鼓勵我:「看,我在乎年輕人,我會照顧他們,你只管持續地為他們禱告吧!」
關於阿斯伯里大學的復興,背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早在2018年,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的前講師——廖鴻圖牧師,在異夢中領受為美國復興禱告的呼召,毅然放棄在大馬安享晚年的計畫,按神的指引憑信心啟程到美國的一個小鎮——威爾莫爾(Wilmore)。他和妻子用了3年的時間,掛着「聖靈,這裡歡迎你來」的紙板牌子走在街上行軍禱告,期間免不了面對各種批評和不諒解,但他們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務,持續不停地堅守着禱告崗位註3。
2023年2月8日,復興真的臨到威爾莫爾鎮的阿斯伯里大學!廖鴻圖牧師夫婦是被神邀請,參與迎接這場復興過程中負責禱告的人!
這個見證非常激勵我,也再次提醒我:做工的是神,成就事情的也是神,但在這過程中神會興起負責禱告的人。《宣教日引》的禱告同伴們,在神要萬族萬民得救的大計畫中,我們就是被邀請來負責禱告的人,讓我們繼續遞文件吧!這是我們該做的,而成事在神。
註1:頸椎部位病變而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導致患者的手臂感到疼痛。
註2:詳細報道請見reurl.cc/M8znDK。
註3:肯塔基州的社區長期以來也有一群人一直為着學校新的復興而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