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文化孩子(Third Culture Kids,简称TCK)由美国社会学家尤西姆(Ruth Hill Useem)提出。经过诸多学者的研究,TCK定义为:当事人18岁成年前,曾在父母的母国或自己的护照国以外地区长久生活,他们包括军队、政府驻外人员,公司外派人员、宣教士的子女等。所谓的「第三文化」并非某一种「同样的文化」,而是一种状态——孩子成长过程中接收父母/护照国/母国/出生地的文化,加上成年前长期居住环境的一种或多种文化影响,这些交错而成的文化便是第三文化。
例如前美国总统欧巴马,若美国是他的第一个文化,之后随母亲与继父一同生活的印尼是第二文化,而蕴含美国、印尼及其生活周遭遇见的各种文化便交织成专属欧巴马的「第三文化」。再者,生在犹太地的主耶稣,为逃避希律王的追杀逃到埃及,更准确地说,主耶稣带着天国文化来到这世上,他也是第三文化孩子。还有,出生不久被带到埃及王宫成长的希伯来人摩西、被卖到埃及做奴隶的约瑟……,他们都是TCK。
笔者在台湾出生,2岁半随父母到菲律宾,中学在泰国4年,生命中包含台湾文化、一点点的菲律宾文化、泰国文化,而在国际差会中以及就读国际学校时受到偏美式文化的影响——数种文化交织成笔者特殊的文化,就是笔者的「第三文化」,一种「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的文化。因为这种特殊性,TCK常常觉得自己不论在哪裡都像「外国人」,哪裡都不像「家乡」。
第三文化孩子的四大面向
按TCK适应环境程度不同,可能呈现外国人、养子女、镜像和隐藏移民等4种不同的样态:
例如白人家庭初到非洲,在一群有色人种中明显就是「外国人」,长相与内在的思想都与当地人截然不同,即便触犯了某些文化禁忌也能得到谅解。等在当地生活久了,外在长相虽不能改变,但思想却逐渐融入当地文化,这些TCK的内在世界很可能比其父母更快向当地人靠拢,一如当地群体的「养子女」。
如果TCK在寄居地生活得够久,可能举手投足间都跟当地人相同,从裡到外就像跟当地人照镜子一样,这种情形称为「镜像」。当这个家庭重返家乡时,与母国交流的亲友们虽外貌相似,但随着在异地生活时间的长短、对当地文化融入程度的深浅,一家人的内在思想已经与家乡的同胞有许多不同,但不容易被发现,这家的TCK就像「隐藏的移民」。他们常常比外国人更容易受到误解,亲友会觉得:明明是自己人,为什麽举止行为、思考模式这麽另类、不合群、怪胎、不礼貌、不懂事……
TCK的不同面向,带给他们在居住地(不论是护照国、家乡或寄居地)不同程度的优势或挑战。有可能因为看起来明显不一样,得以享受一些「客人」的特权,也可能因为长得太像自己人,遭受过度的要求与不谅解,对TCK造成重大压力,甚至伤害。
第三文化小孩的收穫与挑战
TCK丰富的生活经历确实为他们带来不少的「优势」和收穫,简单说,至少有以下3种:
相对强大的语言能力:TCK因为生活经验多元,通常有较佳的语言能力,能流畅使用自己的母语、生活当地的语言及主要的国际语言。笔者一家曾在菲律宾少数民族地区服事,全家鼎盛时期使用中文、英文、菲律宾国语、部落语言、部落邻近的贸易语言,加上台语,后来又加上泰语。直到今日,我们三兄妹至少能流利地使用中文和英文。
相对广阔的世界观:TCK的海外经历相对更加深刻——从岁首到年终、从早到晚的跨文化生活,每日面对真实的邻舍、朋友,再加上与其他TCK交流彼此的经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比仅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人丰富许多。
相对敏锐的观察力:由于TCK年幼时就面对不少搬迁,文化、语言跨度各不相同,为了在剧烈的变动中适应环境,TCK被磨塑出相对敏锐的观察力,以便能正确判断如何面对生活、展开友谊,这种观察力成为TCK重要的生命资产。
不过,身为TCK不全是正面的收穫,也要面对许多挑战,例如:
自我定位的困难:穿梭往来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TCK,在人格形塑阶段很不容易找到单一不变的典范,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改变」。TCK常要面对这样的大哉问:我是谁?为什麽在这裡?我是「局内人」还是「客旅」?也许最舒适的定位就是「永远的外国人」。有研究显示,某些TCK觉得最自在的场域是人来人往的国际机场,不用担心踩了谁的禁忌、坏了谁的规矩。在那裡,人人都预备好能宽谅别人的无知或冒犯,没有人会对谁有过多的期待或要求,因为过境大厅裡每个人都一样,是过客。
难解的隐形忧伤:对于不断搬迁的TCK来说,最难的不是带不走某些物件,这些物件就算带不走,也有具体的捨弃过程,但是那些友谊、景致,甚至空气中瀰漫的特殊气味,街市上流动的人潮,实在没办法打包带走。这种捨弃因为不是具体可见,很难描绘,那种「离别的哀伤」会隐藏在记忆深处,成为一抹挥之不去、难以名状的情绪,蛰伏在某个角落,有时会无预警的如恶兽般冲撞当事人的生命,甚至形成莫大的灾难,需要长时间的修复。
延宕的青春期:据研究,许多TCK在青春期较其他同龄孩子成熟稳重,成年之后才开始「彆扭」——青春期似乎迟到了,当别的青少年在肆意狂飙、测试父母底线时,TCK还在费力地让自己认识环境,寻找生存之道,他们只能等到成年以后,等一切相对稳定,才有馀裕寻找失落的青春,容许自己放肆洒脱一回,发展自我。
文化冲击:TCK除了要面对变换空间带来的不安定感,在进入新的语言、文化和环境时,也面对许多冲击。例如:台湾强调孩子要乖巧听话,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是好学生的表现,但美式管理的学校却强调要勇于表达,不说话彷彿没有主见,甚至没有思想。TCK面对这两种不同文化,难免无所适从,或是无意间冒犯师长,成了「问题学生」。
从家乡去到异国他乡面对文化冲击,是在意料之中,但更大的文化冲击往往出现在「回家」之后,也就是所谓的「反文化冲击」。更准确地说,是整个家庭共有的遭遇。回到护照国,理性上认为是「回家」,重返熟悉的过往,理当如鱼得水;不料,每个离开国门的人都不再是纯粹的某国人,裡裡外外都有了新的元素,加上「家乡」也处在流动的时空下,不停地变动翻新。不论是TCK或是家乡故旧、亲友,都不是静止的存在,再相会势必有许多惊喜、惊讶,甚至是惊吓!
与第三文化孩子相处不踩雷
如今,世界各地的TCK人数已大大增加,类型也较以往更複杂,我们身边可能就有不少成年的TCK(称为ATCK)。既然发现TCK的成长不同于定居一处的孩子,除了要更加体谅他们的独特,在实际互动中稍加留意几件事,对TCK便是很大的支持与鼓励。
首先,请不要轻易抛出像这样的选择题:「你比较喜欢A国还是B国?」对TCK来说,去过的国家,几乎是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只是一些观光景点,也不是短暂旅游的一道风景,而是有血有肉真实的生活经历,因此很难简单地做出选择。就好像不能问人:「你喜欢你的左心室还是右心室?」因为TCK之所以成为今日的样貌,每个过往都对他的生命有所贡献,难以割捨。
另外,请别问像这样的是非题:「你从泰国来,那你是人妖吗?你是骑大象上学吗?」这是笔者家人真实遇到的提问,大家对世界的认识应当不是如此奇特怪异!我们是属神的孩子,面对神统管的广袤世界,心态应该可以更加宽宏和包容,多一点贴心的关怀,不要因我们的随意和轻忽让TCK觉得被冒犯。
最后,请尝试平衡看待TCK的境遇,了解TCK的生命旅程有得有失。如前所述,TCK的生活的确会面对许多挑战,但同时也有许多收穫。
祈愿日后我们对TCK的理解更多,在主爱中可以协助这些充满变动的TCK能更好的成长,活出神所赐的更精彩、更丰盛的生命。
原载于《威克理夫通讯》2023年7月号,中华威克理夫翻译会授权转载,网址:www.wycliffe.org.tw/zh-hant,版权所有,请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