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年注定要成為人類歷史重要的一年,就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1933年全球經濟大蕭條、1969年登陸月球、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與六四事件、2001年九一一事件,在近代歷史中帶給我們深刻的印記。就當全世界還尚未從疫情中走出(截稿時確診人數已上達900萬),航空旅遊觀光到所有國際貿易都停滯,輕重工業產業鏈一一躺平之際,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雪上加霜。
多年站在世界中心的美國,亦無法倖免於這場世紀瘟疫,從醫療體系的衝擊到強權的貿易戰爭,受影響的是千千萬萬的百姓。正當以為局勢不能再下探時,5月底喬治佛洛伊德事件的發生,透過社群媒體和輿論的發酵,後續的社會運動以及反作用力勢不可檔。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數十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聯邦政府必須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徹底引爆民間累積的種種負能量。因疫情而被隔離已久的群體,彼此撕裂着、衝擊着、摧毀着原本就脆弱的社會互信,以及那曾經好像存在的美國夢圖騰。

BLM(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很重要)運動,作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核心口號,點出過去百年來的種種壓迫與不義,直到今天仍然以各樣形式存在。而ALM(All Lives Matter,大家的命很重要)的回應,則是點出其口號政治正確的矛盾每一種人(或每一個人種)的生命都有價值,然而口號主要的使用者,卻又時常帶着「白人至上」的光譜。關於民權運動的歷史、教會對社會公義的責任、有色人種的被歧視與反擊,其研究論述不勝枚舉,甚至立場標籤與光環,早就隨着年齡背景和政治傾向而被歸類。本文沒有企圖也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難題,但卻想要從一個萬民代禱運動推動者的角度去思考,到底誰的生命誠可貴?
聖經裡明確的把我者(以色列人)與他者(外邦人)都放在神的救贖計划當中,神愛世人的宣告,透過耶穌基督的捨命與復活,為所有信者提供了恩典的選項。今天你我的禱告,為了自己與家人,是一種理所當然。但若是為了與你我無關的族群,甚或是政治立場相左、性別意識不同、信仰迥異或不相信有神與永生的人禱告,那就是學習耶穌基督「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的眼光。
這一期我們再次為世界不同角落的福音邊緣群體(Frontier People Groups,簡稱FPG)禱告,從中國邊境、巴基斯坦偏僻的山區,到印度恆河畔的貧民窟。大部分的你我,根本沒有聽過他們的故事,去過他們的村落或城市,沒有聽過一句他們的鄉談;在今天之前,也許根本沒有必要關心他們是否聽聞福音,得着永生的盼望。但你翻開了《宣教日引》,踏出了神喜悅一步,That matters to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