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许久不曾联络的牧者打电话来,询问有关缅甸和《宣教日引》的现况。我告诉他,《宣教日引》会将每月主题内容製作成PowerPoint,供教会、团契下载,他也可以使用。
他立刻说:「好啊!」
这句「好啊!」,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接到他的电话之前,我曾尝试向某间教会的牧者推荐《宣教日引》PPTX,然而他却回应说,教会目前的弟兄姊妹还不成熟,尚需先接受其他装备。
弟兄姊妹之间的鼓励
宣教祷告就像传福音一样,大家都知道要做,但真正行动的并不多。不过,别气馁!只要我们继续去邀请,圣灵会在当中动工的。就如两个月前,一位姊妹传讯息给我:「师母,我向D姐妹提及自己参加了为未得之民祷告的聚会。她说她也想参加,妳可以和她联络吗?」
我的体验是,这些祷告机会需要透过参与其中之人的传递、鼓励,而负担与感动便随之而来。就如一位M姐妹说:「师母,非常多谢妳邀请我参加。我其实因为疫情,经常待在家裡,许多时候会觉得鬱闷,不能做些什麽;但参加为未得之民祷告的聚会后,我的眼界不但打开了,我的心更是因着与弟兄姐妹一同关心和认识世界,而被鼓舞起来。」
除了弟兄姊妹的回应,许多时候在祷告的过程中,我的灵被大家的同心给大大激励。记得有一次,我与教会的某个小组一起祷告时,我被姐妹的祷告感动,忍不住接在她后面,向主说:「主啊,我相信祢的恩典一定会临到。不论我知道与否,祢的信实都一定会成就……」
宣教祷告,该期待什麽?
另一次,我是这样对主说的:「主啊,我们连这些群体的名字都念得不顺,但即使这样,我深信祢的恩典一定会临到他们。所以,主啊!当我们见到祢的时候,祢可否把刚才我们所祷告的群体,带过来与我们见面?」
过往,我为未得之民祷告的期待是不具体的,因为很难期待任何立时可见的回应。反观平时的祷告,我们常常期待神的立时行动,也借此判断我们的祷告是否蒙应允。
我思想其中的矛盾,学习有关祷告的功课。原来,期待神的立时行动是肤浅幼稚的!那麽,我们的祷告应该期待什麽呢?
除了祂的信实,还有我们在祈求的事上所该承担的——什麽是上帝的工、什麽是自己的本份。这也是神要我们祷告的目的之一。
想到这,我开始明白万民福音使团自去年开始的「怜悯关怀事工」,其实就是神听我们祷告的回应的第一阶段。未得之民要听闻福音,祷告,只是开始。愿圣灵继续带领,洁淨更新我们。